学术投稿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临床分析

刘艳珍

关键词:妇产科, 失血性休克,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预案及护理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12年1月于本院妇产科治疗妇产科疾病且符合本研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治疗组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另外采取整体护理方式,整体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在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例症状得到了缓解,经护理后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另外有3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病死率为8.57%.在治疗组的35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后被送入护理病房养护,经护理后2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另外14例患者由于病情恶化被安置在特护室,经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事例发生,病死率为0.结论 护理预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感染率,同时还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广泛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谈老年人的心理保健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这一挑战,目前中国老龄人口1.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0%.在未来的30年中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4%,老年保健及其服务将成为我国社会十分重要的任务.其中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尤为不可忽视.

    作者:安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目的 通过系统回顾和汇总分析的方法评价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近10年更新时间截止到2012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运用荟萃分析软件RevMan5制成森林图和漏斗图,对10篇研究比较超声内镜和普通内镜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的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估计.结果 10篇随机对照实验,共172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荟萃分析的同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同质性较好(χ2=36.27,P<0.00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比值比等于0.20,95%CI[0.16,0.24],整体效果检验Z=15.64,P<0.00001,表明超声内镜组与普通内镜组诊断符合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US根据镜下特点和超声声像图可以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基本确诊,显著高于普通内镜的诊断符合率,超声内镜检查诊断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优于普通内镜检查.

    作者:斯轶凡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措施

    作为医院的重要软实力,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会对医院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护理专业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病情出发,密切关注影响患者的各方面因素,包括患者的心理、情感等原因.在进行妇产科的护理时,尤其要关注这些因素.笔者就如何提高医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作者:韩君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43例孕妇早产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早产的原因及其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43例早产病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早产原因和其干预措施.结果 43例早产患者中由感染引起的胎膜早破因素造成的共24例,占55.8%,包括阴道炎7例,羊膜炎17例.子宫因素造成早产4例,子宫颈机能不全2例,子宫畸形2例.妊娠合并症8例,妊娠合并高血压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2例,臀位2例.多胎妊娠2例,有既往流产史5例.所有患者经过抑制宫缩和促进肺成熟治疗,孕周延长至32.9±2.3周,延长时间为1周左右,产后出血7例,占16.3%,新生儿窒息5例,11.6%.结论 孕妇早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因积极预防早产的相关因素,对有早产征兆的患者可通过抑制宫缩治疗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保障孕妇及产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少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 为了分析总结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文采用病例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100例肝硬化患者的合并感染情况以及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 45例肝硬化患者继发了合并感染,发生率为45%;其中35例(78%)患者合并感染发生在医院中,并且被感染的患者死亡率为20.5%,发生合并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要显著高于为发生感染的患者3.1%(P=0.08);临床中为常见的感染为自发性腹膜炎,共17例(30.7%),其余患者感染为胆道感染与肺部感染(15.7%);34例进行标本培养,其中22例标本检测呈阳性结果;在这其中有12例(56.4%)为革兰阴性菌,其为常见的致病菌.结论 肝硬化患者感染的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为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

    作者:吴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提高阴道分娩与降低剖宫产率技术研究

    剖宫产所产生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如麻醉意外、大出血、生殖道及其它脏器损伤、术后感染、羊水栓塞、慢性盆腔炎、肠粘连、肠梗阻等问题在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研究表明,阴道分娩可避免剖宫产的多种并发症及后遗症.如何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是妇产科医师亟需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就乐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提高产妇阴道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的技术措施及效果予以综述.

    作者:岑美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2例老年硬膜外患者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 对6例老年硬膜外患者麻醉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62例要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在及时的处理和严格的监护下,62例患者对于麻醉效果均很满意,术中和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结论 硬膜外麻醉具有设备简单和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在对老年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之前和手术中要合理用药、完善各种抢救措施,在保障患者的利益,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春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营养包项目在贫困地区农村的推广及使用情况

    通过历年大量的妇幼资料和调查报告显示:贫苦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普遍营养缺乏,生长发育落后,低体重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生长迟缓发生率和贫血患病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改善和提高贫苦地区农村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国家倡导向西部贫苦地区的3岁以下婴幼儿实施营养包项目,旨在为婴幼儿提供足够的膳食营养和科学育儿指导,助他们健康成长,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作者:温林霞;谢金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给予阿昔洛韦10mg/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日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0-14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3%)明显高于对照组(40%,P〈0.01),X2为6.787,P<0.01;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咽峡炎改善、淋巴结缩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治疗组未发现有粒细胞减少,无血小板减少,无肝功能损害.结论 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

    作者:朱慧;龚红蕾;孙宝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彩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理论性依据.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100例患有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鉴别与诊断.结果 绝大多数乳腺占位性病变呈现的都是不规则的形态,边界欠情,而且内部的回声也不是十分均匀,有的内部还有砂砾样的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出了十分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鉴别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应经被广泛应用于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当中.

    作者:雷祖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双辽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为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按照<地方病防治实施方案>要求和<中央补助吉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市于2009、2010年进行了该项目工作.工作从夯实基础,打造特色,注重基层入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做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衣伟;蒋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化理念服务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新水平

    目的 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实行人性化服务,赢取儿童及家长的信任,减少医疗纠纷和接种差错,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预防接种率.方法 创造温馨接种环境,提高接种人员素质,开展诚信服务,做好个性化的护理,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等方式,把人性化服务贯穿于整个预防接种过程中.结果 我中心自实施规范化门诊以来,未出现疫苗的接种差错,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家长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提高了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和及时率,有效提升了预防接种的效果和质量.

    作者:杨彩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六堡茶对大鼠生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六堡茶对大鼠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干扰和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对六堡茶提取物进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雄鼠从交配前9至周交配成功,成功的雌鼠于妊娠第20d解剖,记录胎儿总重、黄体数、着床腺数、吸收胎数、活胎数、死胎数等指标.计算雌雄大鼠交配率及妊娠率.各取一半存活胎鼠进行内脏检查.结果 六堡茶提取物组雌鼠体重增长正常,雌鼠妊娠率、雌鼠黄体数及着床腺数未见异常.结论 六堡茶提取物对大鼠生殖及胚胎发育未见异常影响.

    作者:覃良;李茂;黄宇声;刘冠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有11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55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质量调查资料.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焦虑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显著低于、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宁彦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目的 对结合了针灸推拿的肩周炎治疗方法进行效果分析,以此来找到能够缓解病人病情或者治愈病情的措施.方法 采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的方法,把患者一共分成两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针灸上的治疗.实验组要将推拿和针灸这两种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两组患者的治疗频率为一日一次,整个治疗周期为十天.观察的周期是两个疗程.结果 实验组患者30例,共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30例,共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的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率.结论 比起只使用针灸治疗肩周炎,结合了推拿的治疗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产生了很大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苦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

    目的 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 针对对不良反应的概念、分类的理解,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药学服务经验,对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归纳总结.结果 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结论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

    作者:方影;董国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抑郁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的抑郁心理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抑郁心理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乙肝患者护理工作中给予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袁崇兰;彭益萍;孙显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分析报告

    半年来,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及全县妇幼专干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各项妇幼卫生信息的上报内容.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下面对全县2012年上半年报表的各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1 孕产妇保健情况2012年上半年全县孕产妇总数1871人,产妇1161人,流产6人,外出2人,遗留孕妇数702人,出生总数1169人,活产数1153人(非农业户籍活产174人,农业户籍活产979人),死胎数10人,死产数6人,早期新生儿死亡6人(围产儿死亡22人,率为18.82%),产妇建卡人数1142人,率为98.36%,产妇产前检查人数1142人,率为99.05%,孕早期产前检查人数993人,率为86.12%,产后访视数1150人,率为99.74%,产妇系统管理数970人,率为84.13%,住院分娩活产数1032人,率为89.51%,剖宫产数208人,率为18.04%,农业户籍住院分娩活产数858人,率为87.64%,新法接生活产数为1134人,率为98.35%.高危孕产妇数301人,管理301人,率为100.00%,高危产妇数247人,高危产妇住院分娩243人,率为98.38%.孕产妇死亡数2人,率为173.46/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数2人,率为1.73%,新生儿破伤风死亡1人,率为0.87%.

    作者:陈玉萍;友碧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非甾体药致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A组给予NSAIDs观察,B组未给予NSAIDs观察;并观察比较性别、心血管病史、胃镜表现、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水平(Hb).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消化道溃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心血管病史、Hb、住院时间、止血效果等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SAIDs是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老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止血效果不好.

    作者:艾力哈木·艾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评价18F-FDG·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腺癌的术后随访通常以视诊、触诊、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为主,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乳腺摄影、CT、MRI及放射性核素全身扫描[1].原发性乳腺癌的10年内复发以及转移率高达35%[2],早期诊断复发或转移灶对及时进行治疗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以鉴别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和肿瘤复发病灶.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18F-FDG 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作者:朴永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