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体会

宋丁发

关键词: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使患者可以达到的高健康水平,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1年3-12月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实施健康教育,进行交谈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结果 医护人员加强对病患的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将护理知识科学地传授给病患,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患者健康的认知力、舒适度和依从性效果显著,能使之达到佳状态.结论 对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疱疹为特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常见的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中,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1].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表现为全年散发及季节性流行的特点[2].为更好的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原学、传播模式、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指导防控工作,综述如下.

    作者:严汉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精神科病员冲动伤人行为的预防与管理

    目的 如何应对精神科病人的冲动伤人行为.方法 检查和管理好病区内的危险物品,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结果 病房无冲动伤人事件的发生,保证了病房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结论 精神科病人安全重要.

    作者:马丽;文兆蓉;马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80ml溶于250ml溶液中静滴,1次/日.15天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51例)中显效30例,好转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经统计学处理,X2=6.55,P<0.05,提示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上有显着意义.结论 参附注射液配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男护士带教体会

    探讨男护生临床带教方法,使男护生坚定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顺利完成从学校到临床的过渡.

    作者:蔡文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孤独症与妊娠围产期不良因素及中医治疗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孤独症与妊娠围产期不良因素的关系及中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自制儿童心理卫生调查表对孤独症患者128例与正常儿童对照组120例进行分析,研究孤独症与妊娠期不良因素的关系;从128例孤独症患儿中随机抽取40例应用头针治疗,来分析研究中医有效疗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孤独症组有明显高的妊娠围产期不良因素出现率;应用头针治疗的40例患儿中,32例有显著性恢复.结论 孤独症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先兆流产、出生时窒息、剖宫产等因素有关;头针治疗可使患儿的孤独感、语言重复、感情淡漠等有极大的改善,完全解除理解障碍等症状.

    作者:苑金美;神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了普外科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某医院所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了回顾性的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组中有45例患者出现了切口的感染,通过比较和分析.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年龄、手术种类等都是引发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加强对切口感染的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抗生素的合理科学使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

    作者:张东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X线机高压电缆击穿故障原因分析及修复新方法

    乡级医院X线机高压电缆击穿为常见故障,其故障多发生在靠近高压电缆插头处.主要原因为:①乡级医院X线机配置低,高压初级很多无可控硅零相位合闸装置,高压初级继电器熄弧装置不好,易产生电弧突波,高压次级电压突然升高容易击穿高压电缆.②在安装X线机时忽视地线的制作安装及连接,多为简易地线连接装置,时间长了接触不良常有漏电现象发生,不安全、高压变压器次级中心轴头接地,正常下每根高压电缆承受的电压只是次级总电压的一半.

    作者:李敏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每天12.5mg,对照组每天25mg,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能够保持与常规剂量相近的疗效,子宫与肌瘤体积疗效也没有明显影响,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晶;梁吉平;李利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联合组行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前、后观察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尿素氮(Bun)、肌酐(Cr)、血红蛋白(Hb)等指标.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PTH、β2-MG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PTH、β2-MG等中分子物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薛海丽;王天生;杨剑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担任着越来越来重要的角色.因此,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护患关系来源于良好的护患沟通,通过了解患者信息、收集资料,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王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型气管切开堵管技术

    气管切开患者病情稳定、气道通畅、呼吸平稳后需要进行堵管时,传统的堵管方法有很多的弊端,经过我们临床探索实践改进后,采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堵管技术,使其更加科学、安全、有效,更便于操作.

    作者:王丽莉;詹菊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穿刺引流加硬化治疗肾囊肿32例

    目的 研究肾囊肿的一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 我们采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加硬化治疗单纯肾囊肿32例,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有18例病人疼痛剧烈需吗啡止痛,其余均反应不大.单个囊肿者效果好,多囊肾者大都反复,但是经再次穿刺仍有效.结论 采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加硬化治疗单纯肾囊肿,勿需手术,创伤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肾结石诊断及治疗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肾结石发病机制有所变化,过去多形成于膀胱内,现在则主要出现在肾区,且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肾结石成分不定、形成原因多样,因此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带教护生的心理体会

    临床带教工作至关重要,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教学向临床实践的过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带教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作者:张月琴;任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颈部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腹腔镜辅助下经颈部自然皮纹2cm左右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结果 成功完成手术38例,6例因术中病冻切片为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颈部美容效果好.手术配台护士熟练的腹腔镜仪器、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的完美配合使手术顺利完成,效果满意.

    作者:金嵩;于霓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604例儿童营养不良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市儿童营养不良情况及其相关疾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访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儿童保健门诊1604例营养不良患儿,年龄分布在0-7岁.结果 中度营养不良占营养不良患儿的99.75%,体重低下型占79.86%,消瘦型占61.85%,生长迟缓型占36.72%,营养不良在6月龄至1岁之间发病率高,男、女分别为32.09%、38.59%,具有统计学差异;在其他年龄段男女发病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伴随营养不良的疾病中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腹泻、呼吸道感染、佝偻病、贫血.结论 营养不良高发于6月龄至1岁之间,营养不良常见的相关疾病是腹泻与呼吸道感染.应加强喂养宣教与护理.

    作者:邹奕;沈笑梅;程英;黄安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100例急性脑梗死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同时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运动障碍康复.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评价比较结果.结果 康复治疗前后两组对比上下肢FM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组上下肢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有效率81.5%,治疗组有效率69.3%.结论 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疗效好,安全有效.

    作者:于淑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超声评分法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评分法鉴别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自制的超声评分法对良恶性病变行鉴别诊断,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良性甲状腺结节61例,其中滤泡状腺瘤55例,甲状腺肿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39例,其中转移癌1例,单纯性甲状腺乳头状癌29例,滤泡状癌4例,髓样癌1例,硬化性弥漫性乳头状癌4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结节钙化、声晕、结构、动脉RI综合评分显著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采用7分为临界值,与病理检查对照,甲状腺癌特异性为94%,敏感性为95%,阴性预测值为95%,阳性为91%.结论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正确评估是制定临床治疗方案依据的关键,自制超声评分法为传统超声评分法的补充,操作方便、准确性高,易于推广,患者易于接受,显著提高诊断效果,使预后获得理想改善.

    作者:戴翠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0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诊治分析

    目的 对60例老年性溃疡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 保守治疗主要用药有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及奥美拉唑.手术治疗17例因出血或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结果 20例患者实施手术,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有17例,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死亡,其余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3%.结论 治疗上应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复发.一旦内科治疗无效应及早手术.

    作者:孙忠文;谭国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观察

    目的 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情况进行护理分析,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护理情况.结果 90例患儿中其中52例为胃肠喂养不耐受者,余38例为耐受者,两组患者在开奶日龄、住院天数及达足量喂养日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中可见不耐受组胎龄低于耐受组,住院天数及足量喂养日龄显着高于耐受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合理的喂养方式能够提高患儿耐受情况,而胎龄小及开奶日龄是喂养不耐受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谢玉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