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系列示教视频制作应用的体会

胡永林;江良飞;朱杰华;刘阳;李雪;张琼;李玲玲;陈泽慧;郑国波;刘清亮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 实验教学, 系列示教视频短片
摘要: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系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我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在实习阶段表现出来的不足,制作了一套供学生实验时学习和实习时参考的系列教学视频短片,收到良好的成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全州县幼儿园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全州县大部分幼儿园的卫生状况和消毒工作情况.方法 走访全州县60家幼儿园,其中公立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59所,重点记录各幼儿园的照明情况、教室和休息室的人均面积及消毒状况、床上用品一人一被使用状况、厕所卫生情况、食堂设施和餐具消毒状况、从业人员的卫生情况等.结果 全州县幼儿园整体卫生合格率为20%,单项合格率高为食堂保鲜设备,达86.7%;低为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达20.0%;总体基础设施合格率较消毒合格情况好.结论 全州县幼儿园总体卫生情况较差,存在防疫措施、消毒工作不严格,管理、监管不到位,有些幼儿园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相关单位应予以重视,及时改善.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自制过床易在护理临床的应用研究

    2010年应国家卫生部号召,我院开展了优质服务示范病区工作,我科作为首批示范病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了能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工作中我们不断思考,鉴于术后患者搬运问题,我科护士在护士长带领下制作了过床易,大大提高了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了护士和家属的负担,另外造价低廉,适合中小型医院广泛使用.

    作者:詹菊辉;吕晓蕊;张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经阴道超声对早期输卵管妊娠诊断的体会

    目的 探讨早期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内有无妊娠囊、重点观察附件部位及盆腔包块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彩超观察有无特征性血流信号.结果 58例超声诊断为输卵管妊娠,术后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结论 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率高,图像清晰,可减少漏诊与误诊.

    作者:邰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52例产后大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产后大出血临床诊治措施.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出血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 通过准确的诊断及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使产后出血患者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张凤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疆牧区少数民族产后避孕知识及避孕意愿的调查分析

    新疆牧区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到本地区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本地区的牧民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大多数人是逐水草而居,所以牧民们的住所随着所在草场的季节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给人口计生工作者在牧区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我县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多数.通过对我院分娩的牧区少数民族避孕健康知识的调查,了解牧区少数民族避孕和生殖健康宣教与服务方法.

    作者:布丽格;隋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对于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也日益提升,从解放初期至今,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虽然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很大,也解决了很多公共卫生问题,但我们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传染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作者:钟文映;庞倩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行剖宫产手术生产的产妇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疼痛发生率为39.34%,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67.2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6.72%,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1.9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院时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产妇的抑郁情绪,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增加剖宫产术后产妇的舒适度,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凤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天门市2012年10周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5-7月为其高发季节,为了进一步了解手足口病在天门市的流行特征,制定出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现对2012年10周报告的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倪明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腮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 提高对腮腺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腮腺肿瘤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 混合瘤37例,乳头状囊腺瘤15例,管状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2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淋巴上皮囊肿2例,脂肪瘤2例,癌5例.混合瘤平扫多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后轻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行多期增强扫描病例表现为渐进性的强化;乳头状囊腺瘤平扫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后强化较为显著,行多期增强扫描病例无渐进性强化;管状腺瘤平扫可见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基底细胞腺瘤平扫呈等密度不易发现,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嗜酸性细胞腺瘤平扫为稍高密度,周围脂肪间隙略模糊,增强后呈环形强化;淋巴上皮囊肿平扫成囊样低密度,增强后囊壁强化明显,较为均匀;脂肪瘤平扫呈典型的脂肪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腮腺癌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良性肿瘤包膜一般较完整,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并可有相应区域淋巴结肿大.结论 CT可清楚显示腮腺区肿瘤的存在及定位,一定程度上可鉴别良恶性肿瘤,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文华;李黎明;李武铭;颜剑豪;黄海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性胆囊炎内科治疗患者临床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内科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急性胆囊炎内科治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观察组68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请两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9.33±3.47)h和(6.24±1.52)d,对照组分别为(23.62±4.53)h和(8.63±1.63)d,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及满意者分别为70.59%和92.65%,对照组分别为40.32%和82.26%,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胆那样内科治疗患者采取全面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王新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如何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主要职责的回收临床污染物,并集中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不可缺少.因此,必须要重视对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防止医院发生感染事件.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的临床护理

    目的 临床分析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给予常规导泻、利尿、洗胃治疗,实施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综合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8例患者痊愈,痊愈率26%,13例患者好转,好转率45%,存活率为71%,9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9%.结论 针对百草枯急性患者,实施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配合优质与高效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抢救成功率.

    作者:马晓燕;张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心理干预在肿瘤医院ICU带教中的作用及其效果

    目的 总结心理干预结合带教在重症监护室(ICU)实习生带教实践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三年间进入ICU实习的护生共60名,该60名护生具有共同的特点:对不同于普通病房的ICU病房产生焦虑,惊慌恐惧,急躁等心理问题.随机将其分成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名,空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对其心理问题不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结合带教,三个月后,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两者相结合来评估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 显示,各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比较.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心理干预结合带教能提高护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能提高护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规范性.还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郭丽;成翠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担任着越来越来重要的角色.因此,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对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护患关系来源于良好的护患沟通,通过了解患者信息、收集资料,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王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参归脾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崩漏气虚型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参归脾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崩漏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人参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0例用安宫黄体酮按人工周期调经治疗.连续治疗3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60例,治愈31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50例,治愈17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人参归脾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崩漏气虚型疗效显著.

    作者:龚清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症,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通过破裂口进入中层,随着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导致血管壁分层,形成异常通道或夹层血肿[1].我们将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其用药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儿童肺炎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n=54)和治疗组(n=54);对照组患儿采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20mg-30mg/kg,2次/d,持续给药7d-14d,治疗组患儿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7.5mg/kg,1次/d,持续给药2d-5d;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判断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①临床有效性:对照组:治愈40例(74.1%,40/54),有效8例(14.8%,8/54),无效6例(11.1%,6/54),总有效48例(88.8%,48/54);治疗组:治愈50例(92.6%,50/54),有效2例(3.7%,2/54),无效2例(3.7%,2/54),总有效52例(96.3%,52/54),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5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5/54);治疗组患者共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6/54);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均轻微且可以自愈,不会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 关于闭角性青光眼通过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 我院于2008-2011年收治的98例患有闭角性青光眼的患者,共计124眼,均合并白内障及视力低于0.4,其中采取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68例(74眼),而其余的患者采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例数为30例(50眼).结果 采取两种方法治疗闭角性青光眼后,与治疗前患者的眼内压、视力、C值及前房深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闭角性青光眼的治疗,应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疗效可观、安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运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析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对于妇产科来说具有的问题和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方法 分析国内现今情况,大多数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必须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才能将母婴的安全问题升级,临床护理方面尤其要引起重视,对于保障孕妇的生产顺利,婴儿的健康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结果 分析国内妇产科方面在临床上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论 通过本文的一系列分析和探讨,不难看出临床护理在妇产科方面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对孕妇和婴儿的安全保障.

    作者:李月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诊断

    目的 对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头癌的诊断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由此为胰头癌的CT检查以及诊断等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胰腺头癌患者其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应用情况以及患者的CT影像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具体的要求为:使患者处于仰卧位,然后对患者采用Philips MX4000 Dual双排螺旋CT机与非离子型的低渗透造影剂、高压注射器等配合的方式实施平扫和增强扫描(注意螺距应该为1.5:1,层厚以及层距好取5mm为宜).结果 在胰头癌的CT诊断中,CT平扫的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呈现略低的密度以及等密度的状态;而采用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方法在动脉期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肿瘤边缘的部位均出现一定类似环状的强化现象,而门静脉期这一边缘就显得比较模糊而且还呈现出一定的低密度状态.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在不同的程度上都伴随有一定的胰管扩张以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结论 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在胰头癌的检查和诊断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价值;通过良好的动态扫描的掌握可以做到对胰腺病变密度变化的更好观察,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健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