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心理护理体会

巩梅芳;吕丽娟

关键词:乳腺癌, 手术室,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在手术室内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进而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方法 本文将选择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采取各项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本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极大的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术前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因而为了能够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此来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14例,死亡率为21.88%,存活50例,存活率为78.12%,消化道出血量超过1000ml者死亡率为30.77%,未超过1000ml者死亡率为8.00%,二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以基础护理为根本,以呼吸道、饮食、心理、用药等护理为拓展,综合护理、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海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液净化中心院内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保政策的逐步完善,慢性肾功能衰竭需维持性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重视院内感染问题也日趋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除了肾衰,还伴有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机体抵抗力下降.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在透析期间获得院内感染的可能越来越加大.医护人员也面临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威胁.所以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为了提高透析质量、降低院内感染,我中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永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直肠癌手术局部复发因素及再手术分析

    目的 探讨患有直肠癌的患者进行手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和再次进行手术的观察情况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2月间进行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420例,对这些进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手术)的患者,在局部复发以后进行分析.结果 首先dukes分期大致可以分为A期、B期、C期、D期,A期是指患者的癌肿侵润深度限于直肠壁内,没有穿透深肌层,并且没有淋巴结转移现象;B期是指患者的癌肿侵犯浆膜层,也可能侵入到浆膜外或者是肠外周围组织,但是还可以整块切除,没有淋巴结转移;C期是指患者的癌肿侵犯到肠壁的全层或者是没有侵犯全层,不过淋巴结有转移,这个时期还可以分成C1期和C2期;D期是指癌肿伴随远处器官的转移,局部转移或者是广泛转移,这样的情况是不能根除的.这里有55例患者局部复发,对这些复发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在这些复发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9例,有40例为Dukes C期,有29例患者组织学高度恶性,有41例患者的肿瘤距离肛门的长度为4-6厘米,这些数据和女性患者、Dukes A、B期组、肿瘤距肛门大于6厘米组的发生概率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这里有38例患者复发后再次进行手术,切除的百分比占73.68%,进行切除手术的患者5年的生存百分比为35.71%.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局部复发和其病期、病理类型以及是否根治有着密切关联,第一次进行手术就需要根治,这是减少复发情况的关键,对于复发的患者可以再次进行手术来延长生存期.

    作者:陈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血宁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有提高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世界三大主要致残疾病之一,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急性脑梗塞共100例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以探讨丹参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侯德军;宗学莉;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急性腹泻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腹泻是夏秋季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肠道感染、肠道微生态疗法、肠道粘膜保护剂的应用以及调整饮食,纠正水电紊乱和并发症的治疗.本研究采用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与常规治疗对照进行比较,用以评价该药物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1],各种疑难杂症不断被攻破,手术治疗作为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如何发挥手术团队的集体力量,运用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我院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

    作者:孙丽;王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化疗预期完成情况及放射剂量达40Gy时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结果 干预组97.5%(39/40)而对照组仅72.5%(29/40)按预期的剂量和时间完成放化疗;放射剂量达40Gy时,QOL评分≥41分者,干预组为82.5%(33/40),对照组为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满萍;侯英兰;陈庆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1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6[1].临床中常以保守治疗为主[2].由于认识不足或治疗不当而延误治疗,导致有些患者治疗效果欠佳,终影响功能.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手术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3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大军;杜支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4月-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接受随访至少半年,多两年以上,经X片复查显示所有患者的假体位置均变现为正常.其中包括3例高龄患者(年龄均超过70岁),在术后1月内均有发生脱位的情况,但经复位处理并特别嘱咐其注意事项后均再未见复发,未出现局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显示,术前平均为(46±11.7)分,而术后为(88±7.9)分.结论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科学制定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康复期间给予正确的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细节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细节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 对于在我院2010年6月到2012年3月之间来我院治疗肝硬化的患者抽取其中的50例,患者的年龄在35-80之间,患者的病情无显著差异,对患者进行细节护理,仔细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情况,以及对患者的静脉输液护理和心理护理,并且要注意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给予多方面的细节护理,以及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将患者通过细节护理的效果与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细节护理为肝硬化患者带来的影响.结果 经过细节护理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良好,患者提高自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因此并发症产生概率降低至2%并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显效的患者比例增加,患者对于医院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增加.结论 通过我院的此次实验,可以明显的发现细节对于肝硬化患者的积极治疗影响,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概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因此细节护理在肝硬化患者治疗期间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小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宫外孕保守手术治疗中米非司酮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40例实施腹腔镜单纯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回顾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治疗后两组β-HCG水平均有下降表现,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切除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保守治疗中加用米非司酮应用,可有效降低输卵管切除率,提高预后,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任玮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门诊及住院临床确诊4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除外各种原发肾脏疾病、尿路感染、心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治疗组在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怡开)120u3次/日,疗程为6W.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及药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减少,与对照组及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异常(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少学;吴学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腹痛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腹痛原因与治疗方法,提高急性腹痛治愈率.方法 抽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50例急性腹痛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腹痛主要由急性胃肠炎、泌尿结石症、肝胆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引起.结论 产生急性腹痛有多方面原因,多种疾病会引发急性腹痛,属于医学常见疾病.在对其治疗中需多加观察,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多方面原因,仔细分析病因,作出正确诊断,提高治愈率.

    作者:龙永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内固定术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术,动力髋部螺钉(DHS)、股骨近段髓内钉(PFN)、(Gamma)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型的骨折中的治疗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6至2012年6月两年间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42例,分别应用不同内固定术治疗后的康复情况做回顾性比较分析.结论 Gamma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Gamma钉是内固定术中除人工置换股骨头外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它不仅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经济等优点.

    作者:刘海波;赵枫;曹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1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体检确诊与职业相关的慢性铅中毒的病例152例,测定血铅、尿铅等含量,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1-10年工龄的患者,血铅含量为(610.7±29.3)μg/L;11-20年工龄的患者血铅含量为(669.1±34.6)μg/L;20-30年工龄的患者,血铅含量为(750.4±36.7)μg/L,随着工龄的延长,血铅含量逐渐递增,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事与接触重金属铅有关的行业的人群,随着工龄的增加,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发病率增高,相关行业应提供健康工作环境,积极防治.

    作者:木尼拉·阿布力海米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6例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溶栓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而不进行溶栓治疗.结果 溶栓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溶栓组并发症发生率及4周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分别P<0.01,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确切,血管开通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忠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 使手术室医务工作者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防范及预防.方法 对本县二级医院的8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80份,收回79份,有效率99.9%,根据量表总结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 护士对该职业的危害因素不能全面了解,对防护措施知晓率较低.结论 护士应充分认识到各种危害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以避免感染疾病,减少病毒感染,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张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射治疗致皮肤过敏的护理

    报告1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因放射治疗导致全身皮肤过敏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加强病情观察,通过做好皮疹、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时指导等,患者能完成放射治疗,好转出院.

    作者:吴庆珍;李素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

    目的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探讨,探索其护理关键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间收治的2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胎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护理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28例,胎儿并发症24例;对照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44例,胎儿并发症48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认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质量是关系到产妇妊娠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并发生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出现可以降低妊娠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余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血脂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TC、TG、LDL-C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共3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治疗高脂血症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