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珍;李素芳
目的 通过应用检测rhSOD对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综合症中的治疗作用中,有显著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以来,我院应用rhSOD对高血压癌症、糖尿病、体弱者和其它疾病患者进行检测试验共60例,其中高血压15例,癌症放疗、化疗20例、糖尿病10例、体弱者15例,我科主要采用口服rhSOD对癌症放疗、化疗患者进行重点检测.结果 60例患者通过口服前口服后检测,患者状况大大好转,身体健康恢复很快.结论 证明rhSOD对癌症放疗、化疗综合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春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腹痛原因与治疗方法,提高急性腹痛治愈率.方法 抽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50例急性腹痛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腹痛主要由急性胃肠炎、泌尿结石症、肝胆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引起.结论 产生急性腹痛有多方面原因,多种疾病会引发急性腹痛,属于医学常见疾病.在对其治疗中需多加观察,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多方面原因,仔细分析病因,作出正确诊断,提高治愈率.
作者:龙永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手术后,高龄对胃癌患者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的高龄胃癌患者153例,并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胃癌患者(年龄≥60岁)术前合并症26例,发生率高达43.33%,对照组为25.53% (P<0.05);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5%,对照组为11.70% (P≥0.05);术前有合并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37.50% (P≥0.05).结论 年龄对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对于高龄胃癌患者,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正确处理,高龄胃癌患者仍能较好的耐受手术治疗.
作者:雷军;吴康;阳庆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米索前列醇在高危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嚼服预防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具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术中给予嚼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处理,能够有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 对本院62例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等.结果 本组62例肺心病患者中,合并心肌梗塞的11例患者,死亡8例,病死率为72.72%,其他51例患者中死亡22例病死率为43.14%.合并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的病死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为急危重症之一,易发生并发症,且预后差、病死率高等.
作者:吴子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关注孕期营养,提出营养指导,增进人们对孕期营养的正确认识,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张宏英;李凤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患者486例,对患者病例中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中使用诺喹酮类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药学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药学干预组所涉及患者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中所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对照组不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结果 药学干预组不合理处方比例为14.03%,对照组不合理处方比例为21.49%.结论 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可以规范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蔡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脑干梗死在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为提高脑干梗死的临床确诊率,以避免漏诊和误诊,借助脑颅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便于临床第一时间抢救治疗.
作者:金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主动脉夹层(AD)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行血管置换术或者是腔内隔绝术临床患者病例35例,对其术前和术后展开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同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CTA检查确诊患者Stanford A型者5例,破口处在0-2区;确诊为Stanford B型者30例,其中有26例破口处在3-4区,另外4例属于多破口.术中发现与以上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采用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在主动脉夹层展开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很高,能够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准确的分型,为手术规划提供可靠参考,值得给予关注.
作者:丁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血糖尿糖浓度变化.方法 从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妊娠期妇女中选择76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和GDM孕妇,将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 正常妊娠组相较于正常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偏低,其P<0.01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妊娠组的尿糖阳性率也同样远远低于正常对照组,其P<0.01.结论 妊娠期妇女是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人群之一,在对她们进行产前检查时,应当准确把握她们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作者:王冬玲;陈瑞坚;吴川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是对基层临床外科常用的锁骨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寻找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供基层外科工作者参考:从我院2000年-2012年十年间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46例患者均用克氏针做内固定,术后伤口较其它方法恢复较快,也能进行小范围的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但有6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克氏针自肩外侧突出,作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将手术方法进行了小的改进,此后再未见克氏针突出,同时患者也能大范围锻炼伤肢,以利功能恢复.
作者:翟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通道对口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优越性.方法 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依据脑出血的量、形态及单、双侧继发脑室出血,行立体定向软通道脑室、血肿对口引流术.结果 42例患者出院38例,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7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9.4%.结论 应用微创多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继发出血能充分清除引流原发灶及脑室血肿,能充分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畅通脑脊液循环,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二次脑损伤小,临床医师值得借鉴.
作者:张建勇;王晓强;王燕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260例,进行从心理到生理,由术前至术后等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产妇术后恢复较好,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可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作者:汪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护士的责任与使命决定了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抓好护士的素质培养是实现高质量护理目标的基础.
作者:袁颂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例老年PD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与20例健康患者进行HAMD评分比较,观察老年PD患者出现精神抑郁状态的比例,以及老年PD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定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治疗前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PD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明显改善其抑郁状态,同时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9月到2011年11月之间的52名以乳头溢液为主诉收入住院的患者资料,均行患侧乳腺导管造影后钼靶摄片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本次收集病例中,有28例溢液性质为血性溢液,有20例溢液性质为透明及淡黄色溢液,其余4例为乳汁类.52名乳头溢液中50例与病理分析一致,2例误诊,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6.1%以上.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临床诊断中有很高的确诊率,可作为乳头溢液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一大辅助工具.
作者:邱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对胆管扩张症患者胆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管扩张症胰胆管合流异常的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观察胆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结论 胰胆管合流异常导致胆管内成分变化造成患者胆管、胆囊病理改变,其胆管壁损伤程度严重,原因为长期慢性刺激造成组织损伤、炎性细胞浸润、胆管上皮化生、肉芽肿形成等病理改变所致.
作者:韩新峰;孙广新;袁增江;刘福生;韩新献;霍浩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即使行手术切除也有近半数患者发生复发、转移.近年研究表明,化疗能控制晚期肠癌症状,延长生存时间,维持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FOLFOX6方案(甲酰四氢叶酸钙(CF)、草酸铂(LOHP)、5-氟尿嘧啶(5-FU))化疗已经被推荐为晚期肠癌患者的标准化疗方案之一,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治疗期间化疗副反应较大,仅部分患者能够顺利完成化疗.2007年4月-2009年4月,我们采用奥沙利铂(艾恒LOHP)联合5氟-尿嘧啶时辰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彩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发作类型.方法 对106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新生儿惊厥大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居多,类型主要轻微型多见.结论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对围产期有缺氧因素的早期新生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惊厥,给予正确诊治,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深入探讨3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们诊治的39例子宫肌瘤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照像检查、X线造影检查、综合进行诊断.结果 对本组39例子宫肌瘤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临床结合X线拍片及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吴晓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