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珍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行骨科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2005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58例患有精神分裂的下肢骨科病人进行治疗,回顾分析麻醉处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中均表现为生命体征平稳,镇静及镇痛效果良好,可稳定地自主呼吸,血流动力学正常,术中及术后均未有见到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且术后随访2周仍未发现任何麻醉后遗症及患者精神分裂病情加重的情况.结论 本麻醉方法安全有效,术中管理平稳方便,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琼珍;杨继蓉;王富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进行本次实验,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治疗,止咳治疗,抗病毒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显效率为52.50%,实验组患儿显效率为87.50%,两组患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付金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靖宇县艾滋病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遏制艾滋病蔓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分析2006-2011年艾滋病疫情.结果 2006-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12例,以农民为主占58.33%,男女性别比为1:1,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占,传播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结论 靖宇县HIV/AIDS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报告病例以流动人员为主,文化程度较低,应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以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工作,大力推广安全套100%使用,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刘锡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各50例,术前通过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分别对其进行检查.结果 病理子宫肌瘤50例中,43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另7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而病理子宫腺肌病50例中,41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另9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结论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确诊的准确性.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慢性鼻炎是青少年学生好发与多发的疾病,而鼻塞是急慢性鼻炎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睡眠休息及至工作学习均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睡眠的影响,其时身旁也常无解除鼻塞畅通鼻腔的药物备用,患者常常难以入眠或易醒.本人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探索了一种非药物性治疗鼻塞的方法,简单易行,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天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血栓患者静脉血中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TOP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430例血栓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D-二聚体值.结果 与健康组对比,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明显增高(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D-二聚体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在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排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明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以发生肺栓塞,严重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严重,加之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日益呈多发态势.以笔者所在的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为例,2011年中旬至2012年中旬共收治DVT患者15例,本文将对这15例患者的护理经过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米索前列醇在高危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嚼服预防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具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术中给予嚼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处理,能够有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发作类型.方法 对106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新生儿惊厥大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居多,类型主要轻微型多见.结论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对围产期有缺氧因素的早期新生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惊厥,给予正确诊治,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为探讨后位切扩术为主综合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回顾研究分析2009-2011年采用后位切扩术为主综合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资料,II期肛裂160例,III期肛裂440例.结果 显示:600例均一次性治愈,术后无大便失禁、血肿、肛门闭合不严、畸形和感染出现,无复发.结果 表明:后位施术具有操作简单,不禁食、不控制大便、创面小,痛苦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等优点.
作者:马国杰;刘蕊;王世超;邹慧民;张建坡;孔中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40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72例,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qd,疗程10天,对照组68例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疗程10天.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9%和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5%和67.6%,有显著差异(P〈0.01),丁咯地尔组不良反应偶有头痛.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评估表在预防全麻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可行性.方法 与结果 设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自行设计的<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对全麻手术患者术中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的术后应用观察,效果显著.结论 评估表具有良好的规范手术护理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美凤;徐冬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前,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应用广泛,术后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切开后,空气可以直接进入气管及肺,而不需要通过鼻腔及咽喉部.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尹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情志护理干预急诊车祸患者心理应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诊断标准,选取我院急诊车祸患者病人1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一般急诊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情志护理,对照组予一般急诊护理,干预前后采用自制伤员个人信息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76.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情志护理干预急诊车祸患者心理应激障碍优于一般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急诊车祸患者的心理应激障碍.
作者:黄春娥;皮鹰;晏海飞;余桂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多次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 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选择90例急性牙髓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66.7%,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显效率46.4%,总有效率8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黄立萍;王向阳;张建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讨论吗啡、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在腹部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观察(每组100例),A组为单用吗啡镇痛组; B组为吗啡、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三药混合镇痛组.两组术毕前都向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镇痛药,观察术后72小时内临床镇痛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比较A、B两组在手术后镇痛效果上基本都能满足需要,但B组术后镇痛副作用明显小于A组,故B组较A组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儿科手足口病中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方法 通过对180例ADR患儿进行详细的分析报告,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16.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ADR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0.0%;ADR药物种类以抗生素为主,占76.1%;ADR类型以过敏为主,占71.6%;ADR发生的时间在30-60min,占55.0%.结论 加强对临床儿科的合理用药,有效降低ADR的发生率.
作者:艾力哈木·艾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探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72例髋臼骨折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6例,观察组采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骨愈合,并发症发生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和应用.
作者:仲召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因记忆力减退伴头晕2天于2012年7月11日入院.入院前两天无何诱因晨醒后想不起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叫不出熟悉人的名字,伴有头晕,无恶心及呕吐,无言语不利,无肢体麻木及活动不灵.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系统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作者:金仁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结石为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输尿管又为比较高发的位置,此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严重的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很大.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可了解患者的疾病,到达诊断效果.但是此项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尤其是造影剂有过敏的患者,为此项检查的禁忌症.超声检查却可避免此缺点,其对患者没有任何影响,且诊断率也比较高,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22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以探讨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及诊断符合率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殷朴;王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