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娥;皮鹰;晏海飞;余桂珍
结石为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输尿管又为比较高发的位置,此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很严重的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很大.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可了解患者的疾病,到达诊断效果.但是此项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尤其是造影剂有过敏的患者,为此项检查的禁忌症.超声检查却可避免此缺点,其对患者没有任何影响,且诊断率也比较高,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22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以探讨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及诊断符合率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殷朴;王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在骨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效果并总结心得体会.方法 结合骨科特点渗透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改革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制护理、简化文书,加强专科护理及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教育、运用中医特色护理等措施.结果 护理并发症零发生,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结论 在骨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有利于开展护理工作以及维护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周蓉霞;付桂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对比介入栓塞与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76例鼻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观察组采取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对照组采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无复发案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复发5例,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小,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对比传统介入栓塞治疗占有优势,能够迅速、有效、准确止血,减少复发,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从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梁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环境和基础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为例,探讨了人性化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作者:蒋雪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阿斯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次每日两次静滴,共14天,低分子肝素钙5000IU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共7天,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进行测定.结果 每组用药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安立新;李海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推行护理实验课课后反思教学环节,思考、分析护理实验课课后反思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课后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教师提高了职业成就感与教学经验,学生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成绩与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护理试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作者:胡婕;刘萍;刘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在手术室内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进而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方法 本文将选择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3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其采取各项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本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极大的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术前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因而为了能够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此来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巩梅芳;吕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老年脑血管患者误吸早期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1年近三年来我院收治的122例出现误吸的老年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接受的早期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呼吸疾病得到了较好地改善.结论 老年脑血管病人误吸进行早期护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为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KPS)及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死亡率较低,KPS及GOS指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逸帆;魏艳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1],各种疑难杂症不断被攻破,手术治疗作为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如何发挥手术团队的集体力量,运用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我院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
作者:孙丽;王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科室确诊的8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其实施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在手术后对所有患者给予孕激素治疗,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的84例患者的切除手术都很顺利,手术的时间在8-55分钟不等,平均时间为(18.12±5.21)分钟,患者的出血量在10-5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30.43±9.89)ml,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大多数月经异常患者在手术之后也恢复正常,术后的1-3月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也恢复至正常水平,有1例患者复发.结论 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术后辅以孕激素配合进行治疗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应用.
作者:陈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4月-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接受随访至少半年,多两年以上,经X片复查显示所有患者的假体位置均变现为正常.其中包括3例高龄患者(年龄均超过70岁),在术后1月内均有发生脱位的情况,但经复位处理并特别嘱咐其注意事项后均再未见复发,未出现局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显示,术前平均为(46±11.7)分,而术后为(88±7.9)分.结论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科学制定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康复期间给予正确的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孕妇在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心理反应的分析,进行护理干预,为孕妇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保证母婴健康安全.
作者:刘桂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病理生理学理论性强,难教,难懂,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就更需要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利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作者:马丽亚;季晓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实例分析厄贝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适合标准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244例进行临床分析,采用厄贝沙坦治疗4个月后,对这些患者的用药前后血压以及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在进行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统计学显示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充分说明了厄贝沙坦具有非常好的降压效果,另外,治疗后四个月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也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厄贝沙坦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时有明显的效果,该方法起到降压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降低血尿酸,以此来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作者:李冬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室性期前收缩V1-V3导联ST段明显抬高对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观察V1-V3室性期前收缩对ST段抬高的影响.结果 患者V1-V3ST段马鞍形抬高伴ST段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V1-V3段马鞍形抬高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脏结构正常支持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方法及产妇与新生儿的结局进行讨论.方法 对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因早产胎膜早破而住院的108例孕妇的处理,以及它对母婴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孕周在28周以上-34周以下和34周以上-37周以下的病例,以及保胎时间在3天以内与3天以上的病例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对孕周在28周以上-34周以下和34周以上-37周以下的病例进行比较后发现,它们在新生儿的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死亡率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新生儿的感染率则差异不明显,同时还发现后者的剖宫产率比前者明显高出许多.保胎时间在3天以内出生的新生儿,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保胎时间在3天以上者.并且随着新生儿体重的增加,其死亡的几率就越小.结论 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以期待治疗的方法尽量延长孕期,从而有效控制新生儿的死亡发生率和患病率.
作者:金媛媛;庄建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间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0例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上述200例妇产科的住院手术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于围手术期间进行全程心理护理.两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比较.结论 患者在围手术期一般存在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缓解这类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剖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剖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48例患者资料,分析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结果 本组48例患者,术前心电图异常者22例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10例(45.5%),年龄≥60岁者2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1例(45.8%),手术操作时间≥4小时30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6例(53.3%),行主动脉弓上或颈部吻合者3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9例(55.9%),术前患有心肺等疾病者11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7例(63.6%),术后有其他一项或多项并发症者17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3例(76.4%),与相应组两两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食管、贲门癌剖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与术前合并症、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等有一定相关性,需要医生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宋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青年直肠癌是<30岁的直肠恶性肿瘤,发病比例逐年上升,占所有大肠癌病人的10%-15%.本文报道青年直肠癌1例,通过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以促进对青年直肠癌的认识,避免误诊.作者对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青年直肠癌有误诊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
作者:魏志豪;杜元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