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rugada综合征2例临床分析

张丽君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 晕厥, 室性心律失常, 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
摘要:目的 探讨室性期前收缩V1-V3导联ST段明显抬高对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例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观察V1-V3室性期前收缩对ST段抬高的影响.结果 患者V1-V3ST段马鞍形抬高伴ST段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V1-V3段马鞍形抬高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心脏结构正常支持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维生素K及其临床新应用

    1 概述1.1 定义维生素K(英文vitamink)是一组抗出血活性的化合物,是2-甲基,4-奈醌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指溶性维生素K1、维生素K2和水溶性维生素K3、维生素K4.1.2 性质维生素K1呈油状,维生素K2是黄色晶体,溶点52℃-54℃,不溶于水,溶于油脂及醚等有机溶剂.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是人工合成的水溶物质,化学性质稳定,能耐热耐酸,但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

    作者:杨在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血管意外康复期治疗指导

    脑血管意外是目前发病率是高的疾病之一,脑血管意外也称脑中风、脑卒中,其中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常见的是脑出血、脑血栓、脑血管意外的致残率哦为疾病之首,随着医疗抢救技术的提高,脑血管意外幸存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越发值得关注,脑血管意外康复期的治疗工作也越发显得格外重要,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期的治疗工作是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医务人员,开展治疗上指导,服务社会,开展了新医患关系和新的课题.

    作者:孙晓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

    目的 3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32例妊高症患者,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过治疗及严格执行护理程序,均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结论 加强妊高症患者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身心达到佳状态,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RPR滴度检测对梅毒患者治疗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RPR滴度检测对梅毒患者治疗疗效的情况.方法 跟踪梅毒确诊病人55例,治疗前后均抽采患者血液,按1:2、1:4、1:8、1:16、1:32、1:64检测出患者达到的滴度,判断其血清滴度转阴情况.结果 50例患者转阴性,5例治疗无效.结论 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判断治疗后梅毒患者是否达到血清治愈、是否复发或是否中枢神经系统受梅毒感染,其滴度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戴宝平;蔡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阐述计算机管理在医院运行中作用要点操作问题与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医院计算机管理已经形成区域网的规模,这是形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种手段.具体作用在网络配置上,将通信设备和将医院内所有计算机连接起来,搭建了医院工作运行平台,在功能项目完备的软件支持下,实现医院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计算机管理网络,使计算机成为医院正常业务工作的有效可靠工具.

    作者:韩廷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神鹿社区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用药及血压控制情况探讨

    目的 以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神鹿社区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控制以及用药情况.方法 利用神鹿社区服务中心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资料作调查分析.结果 神鹿社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38.73%;在263名用药患者中,血压水平1级的患者18.87%,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9.00%;2级患者79.00%血压控制率为37.88%;3级患者37.60%,血压控制率为17.89%.结论 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不是很理想;降压药物的应用不太合理,有待提高.

    作者:武桂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腺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观察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胰腺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观察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囊腺肿瘤患者共92例的影像学特征观察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超声检查组及的CT联合MRI检查的诊断结果分别为浆液性囊腺瘤8例(17.39%)、10例(21.74%);黏液性囊腺瘤14例(30.43%)、20例(43.48%);黏液性囊腺癌8例(17.39%)、12例(26.09%);假性胰腺囊肿6例(13.04%)、3例(6.52%);胰腺混合性肿块10例(21.74%)、1例(2.17%).超声检查组患者的囊腺瘤率及囊腺癌率分别为68.75%、57.14%均明显低于CT联合MRI组的93.75%、85.71%,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超声检查组的误诊率34.78%显著高于CT联合MRI组的8.70%,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CT联合MRI检查能够显著地提高诊断率,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艾小顺;刘友富;吴志宏;谢伟峰;董伟;李章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1],各种疑难杂症不断被攻破,手术治疗作为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如何发挥手术团队的集体力量,运用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我院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

    作者:孙丽;王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40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72例,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qd,疗程10天,对照组68例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疗程10天.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9%和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5%和67.6%,有显著差异(P〈0.01),丁咯地尔组不良反应偶有头痛.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如何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

    针对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通过科室组建的品管圈,即QCC小组,利用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的PDCA循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提高洗手依从性,坚持正确、有效地洗手方法,避免经手引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金丽;彭丽君;李洪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4例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运用小切口开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采取选择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54例病例经过临床手术治疗之后,其中37例为优,13例为良,4例为可,0例为差,其优良率达到92.59%.结论 通过临床应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治疗结果显示其具有损伤小、脊柱结构破坏小、临床疗效显著等优势,因而其属于是为有效、可靠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巩宁;付珂;刘向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09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泮托拉唑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观察组采用木糖醇注射液稀释.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确切,适用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特殊患者群.

    作者:肖明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剖宫产后出血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98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术中常规宫壁注射催产素20u,剖宫产术后清理阴道积血,试验组将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照组不放置米索前列醇,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张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40例导乐式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临床研究导乐陪伴分娩方式对产妇及胎儿影响以及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本文研究中将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40例分娩的初产妇,并对比分析导乐分娩与传统分娩之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剖宫产率(15.83%)明显低于对照组(44.17%);产程时间,其中实验组在第一、第二和总产程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的Apgar评分、胎儿窘迫率及产后出血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产妇行导乐陪伴分娩,进一步消除了产妇的恐惧心理,从而有效降低了临床剖宫产率,另外还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以及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因而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克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7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选择探讨

    目的 通过7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情况的选择对其病情的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73例患者中选择非手术治疗14例,手术治疗59例,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按照国内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非手术组患者级别为Ⅰ级10例,以下依次为Ⅱ级4例,临床手术结果表明并无死亡情况.在患者进行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对照的结果中,手术组的Ⅰ级患者有31例,术后死亡患者为3例,Ⅱ级情况的患者为28例,术后死亡患者为19例.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患者手术后的结果显示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好坏状况与患者重要器官功能情况的受累与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表现为其作用在早期得到明显的减轻状况,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其中毒症状也得到减轻,此种情况可以为处置患者胆道合并症和后期处置并发症提供借鉴.结论 通过治疗情况分析研究,患者临床上表现出Ⅰ级患者可以先行非手术治疗,此方法可以使相当部分的患者能够避免手术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同时对中毒症状较重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或者合胆道并以疾病患者应当进行早期手术处理.

    作者:赵艳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羟苯磺酸钙、药用炭、包醛氧淀粉、尿毒清颗粒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药用碳、包醛氧淀粉、尿毒清颗粒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羟苯磺酸钙对肾脏的保护机制,从而初步评价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2年9月铁岭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使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药用碳、包醛氧淀粉或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同单独使用药用碳、包醛氧淀粉或尿毒清颗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使用羟苯磺酸钙联合药用碳、包醛氧淀粉或尿毒清颗粒同单独使用药用碳、包醛氧淀粉或尿毒清颗粒相比较,观察平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下降情况,观察疗效.结果 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是肯定的,能降低肌酐,尿素氮,尿酸,增加肾小球率过滤,联合药用碳,包醛氧淀粉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降肌酐效果更佳.

    作者:于革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随着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35岁以上人群,通过开展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疾病的有效干预,进行综合防治,能够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致死致残率得到进一步降低.

    作者:王嘉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街头食品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所在县街头食品繁多,其真实的卫生情况不得而知,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卫生安全,笔者于2011年4月至6月选择我县街头食品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我县的街头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现在总结如下.

    作者:郑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对甲状腺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76例,全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病理学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腺瘤34例,诊断符合率94.44%;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癌15例,诊断符合率88.24%;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诊断符合率91.30%.总诊断符合率92.1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在甲状腺瘤的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对3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

    目的 深入探讨3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们诊治的39例子宫肌瘤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照像检查、X线造影检查、综合进行诊断.结果 对本组39例子宫肌瘤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临床结合X线拍片及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吴晓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