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程兴梅;陈晓英;沈维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 抗生素, 重症肺炎
摘要:目的 探讨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80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血必净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血必净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体温、WBC、CRP水平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可提高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的心理需求及影响因素,为治疗及护理提供更好的措施,促进患者实现真正的康复.方法 对80例冠心病患者本人术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需求的是手术是否成功及预后情况,其次是术后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影响需求的因素是住院费用及家庭收入情况直接与患者需求成正相关.结论 根据不同心理需求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洪明花;林玲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内径及心脏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卡维地洛及双氢克尿噻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和福辛普利,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后左心室内径及EF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左心室内径缩短程度,EF增加程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厄贝沙坦与福辛普利联合用药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及增加心脏射血分数,可作为心衰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韩晓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8例骨折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骨折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骨折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4例行保守治疗,2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平均随访14个月后前臂平均旋转角度为(135°±15°),肘关节平均屈伸度为(110°±9°),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为89.29%.结论 骨折肘关节脱位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病情恢复受损的解剖结构并保持其稳定,术后积极给予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韩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输卵管妊娠的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抽取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创伤小,出血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作者:米和古力·阿皮孜;李新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分析

    目的 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通过回顾2009-2012年间收集到的42例尿毒症患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情况对其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及时发现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并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了分析处理,保证了透析治疗的顺利完成.结论 低血压、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为透析过程中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曹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R在传统口腔曲面断层摄影中的探索和改进

    目的 介绍传统口腔全景机获得数字化影像的一种简便和实用的方法,并探讨其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现有的岛津曲面断层机设备,自制盛装IP板的特制软皮套载体,在摄影时用它把IP板的软和IP板盒的硬进行互相转化,摄影完后用西门子数字成像处理系统对已摄影好的IP板进行扫描,再用Sony相机打印,从而得到口腔全景数字化影像.结果 改进技术后得到了高质量的数字化影像,随机搜集200例影像资料,进行质量评比和统计分析,其优片率达97以上.结论 此技术可获得与其他CR一样优点众多的1:2腔曲面全景数字化影像,可与医院设备支持匹配,合理优化资源,且具有动态范围调节灵活、投资小、收效大等优点.

    作者:李永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宝石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诊断价值及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97例肺部病变患者,在宝石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所取组织,病灶大小、深度,穿刺针数,扫描层厚,受照射剂量,并发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7例经病理证实,鳞癌45例,腺癌41例,慢性炎症6例,肺脓肿3例,炎性假瘤2例,无假阳性病例.发生气胸36例,穿刺病灶部位少量出血28例,痰中带血丝15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诊断方法,特别在宝石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扫描速度快、图像重建快、时间短、射线剂量减少60%,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庆和;张俊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诊治体会(附28例报告)

    总结28例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观察和治疗.正确掌握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适应证以及实施科学、合理、有效、及时、个体化的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剑;陈亚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干梗死患者20例鼻饲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患者鼻饲管进行营养支持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2008年3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脑干梗死鼻饲患者20例,鼻饲营养支持治疗.总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并总结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20例患者没有脱管、导管堵塞、腹泻、呕吐感染等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消瘦和营养不良的现象.结论 加强脑干梗死鼻饲患者的护理和防治并发症、对于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女性甲状腺手术中给予不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 对女性甲状腺手术中给予不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进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两组,每组各有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而对改良组中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进行了解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对于护理满意;而改良组中有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即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均满意,而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女性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时,应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恢复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肺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肺性脑病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方法 应用无创呼吸机对30例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并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血气分析结果pH值、PO2、PCO2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中,2例转为有创通气治疗,3例死亡,其余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和症状明显改善,pH值和P0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以明显改善肺性脑病患者的症状和动脉血气的pH值、PCO2及PO2对肺性脑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田景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动脉硬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分析

    目的 本题观察患者IMT﹑ABI﹑CRP﹑FIB﹑血脂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非冠心病者的相关分析,探讨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关系.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平行的研究设计方法设计试验方案.选择200份病例,UAP组和非冠心病组各100例,年龄均在40-70岁之间,两组在年龄、性别经统计学统计无明显差异,其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取左右两侧检值的平均值为平均IMT,IMT≥1.0mm判断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1.2mm判断为有斑块,结合ABI,CRP﹑FIB﹑血脂.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TC、TG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LDL-C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IMT﹑ABI﹑CRP﹑FIB﹑血脂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崔跃;章兴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7-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征、临床症状、胸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和咳、痰、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为81.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靖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在本文研究中将选取32例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T1时两组患者的HR、MAP值均有所下降,而到了T2时实验组无如何变化,对照组则出现回升;在T3时实验组HR、MAP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在T4时实验组的HR、MA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HR、MAP值差异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RS)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LC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其具有较高的临床麻醉苏醒质量.

    作者:于会森;王学峰;高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初24小时内在急诊中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急诊科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稳定,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增高,顺利度过危险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的护理非常关键,科学及时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转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产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精心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6.2±1.4)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82.2±3.5)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应针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秋霞;张晓丽;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比分析肾癌的螺旋CT征象和病理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肾癌螺旋CT征象与病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95例肾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证实,实施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对照分析CT征象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肾癌患者的细胞排列方式和CT增强效果有者明显关联,肿瘤周边短毛刺征无侵犯于病例肾包膜,并呈现正相关.肾癌细胞类型、CT分型无明显关联.结论 针对肾癌患者,实施螺旋CT扫描,可有效反映肿瘤影像学特征,CT征象和病理细胞结构、类型呈现密切相关.

    作者:马守成;兰东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剖宫产后出血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98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术中常规宫壁注射催产素20u,剖宫产术后清理阴道积血,试验组将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对照组不放置米索前列醇,分别观察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有效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满意.

    作者:张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法 总结2012年1月至2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结果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子宫膀胱间位术治疗老年性子宫脱垂的疗效

    目的 对子宫膀胱间位术治疗老年性子宫脱垂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治疗老年性子宫脱垂的佳治疗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患老年性子宫脱垂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进行子宫膀胱间位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6±11)min,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为(130±7)ml;而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3±12)min,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为(98±5)ml,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手术效果更好,P<0.05.并且对照组中,对手术满意的患者有23例,占53.49%,而观察组中对手术满意的患者有81.40%,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 在对老年性子宫脱垂患者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时,子宫膀胱间位术的治疗效果好,更为安全、有效,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田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