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电图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汤映雯

关键词:脑电图, 小儿手足口病, 脑炎, 脑脊液异常, 诊断
摘要:目的 对脑电图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66例和同期收治的脑脊液异常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脑电图检查情况.结果 统计得知66例患儿中发生脑电图异常者59例,占89.39%,58例脑脊液异常患儿中发生脑电图异常者24例,占41.3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电图变化对于早期诊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方法,是一种复杂的牙髓治疗方法;使用的器械多,步骤多,需要经过多个治疗步骤,拍摄多张X光片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多数属于正常反应,可以按预约的时间复诊,如果疼痛严重,伴有局部和全身反应,酌情进一步治疗.根管治疗后,机体有一个修复过程,可以定期复查了解,根管治疗前将病变的牙髓腔打开,将其内发炎.坏死的牙髓组织用器械清除干净,并将牙髓腔内消毒,清理干净,再以充填糊剂和牙胶尖把牙髓腔紧密的充填起来.需要2-4次才能完成整个过程费时,费用相对较高.结果 收集2009年60例根管治疗的牙齿,对病人的年龄,性别,牙位,治疗使,有无瘘管,消毒药物,根管充填的质量进行分析,其中死髓牙,无瘘型根尖周炎,后牙,超充,根管再治疗发生疼痛的比例较高,对于死髓牙要有足量的根管冲洗,再以甲硝唑与地塞米松糊剂做根管暂封,增加复诊次数,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疼痛,根管充填的目的 是消灭死随腔,获得根管内严密封闭,切断感染途径,促进根尖周的病变愈合.

    作者:王素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脂检测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2350例健康体检人群分成青中年组(<60岁)及老年组(≥60岁),按要求采用血清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脂TC、TG指标的测定,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血脂情况;再将正常血脂人群组与高血脂人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血脂正常率为53.15%、高血脂率19.40%、边缘升高血脂率27.45%;青中年组正常血脂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血脂异常率青中年组则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脂者的FG、BMI、WC、SBP、DBP相关指标高于正常血脂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血脂检测可对血脂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这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方式的融合,进而探讨其佳的治疗方式,是现在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所以,针对这一课题,通过来我院住院的多位患者的临床观察而分析出单纯使用西医方式以及采用中西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得出结论,观察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在治疗肺心病的过程中,应坚持中西医结合,疗效可靠确切,方法简单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智芳;郭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40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72例,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qd,疗程10天,对照组68例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疗程10天.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9%和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5%和67.6%,有显著差异(P〈0.01),丁咯地尔组不良反应偶有头痛.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阴道炎10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105例不同类型的阴道炎患者采用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10分钟.每天一次,连用7天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105例患者痊愈93例(88.57%),好转12例(11.43%),总有效率100%,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过程中,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 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仪治疗阴道炎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吴迪;吴涤;梁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影响居民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的因素

    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且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进行合理引导,大限度地实现食物资源利用的大化,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居民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为引导居民合理进行食物消费及营养膳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桂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3岁直肠癌一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青年直肠癌是<30岁的直肠恶性肿瘤,发病比例逐年上升,占所有大肠癌病人的10%-15%.本文报道青年直肠癌1例,通过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以促进对青年直肠癌的认识,避免误诊.作者对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青年直肠癌有误诊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

    作者:魏志豪;杜元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老年帕金森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例老年PD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与20例健康患者进行HAMD评分比较,观察老年PD患者出现精神抑郁状态的比例,以及老年PD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定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治疗前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PD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明显改善其抑郁状态,同时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补充大豆磷脂对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后血清CK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充大豆磷脂对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后血清CK的影响,探讨大豆磷脂对骨骼肌细胞膜的修复作用.方法 20名男子赛艇运动员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实验组在四周的大力量训练过程中服用大豆磷脂,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分别在实验开始前、每周后一次力量训练后第二天早晨测血清CK.结果 第一周大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CK较实验前均显著上升(P<0.05),随后均呈下降趋势,到第四周实验组已经恢复到实验前水平,而对照组在四周期间CK值一直显著高于训练前水平(P<0.05),同时从第二周起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补充大豆磷脂能修复大力量训练对骨骼肌的损伤,减少骨骼肌细胞CK的溢出,降低血清CK水平.

    作者:黄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方法 对照组临产前不给予阿片类镇痛药,只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疼痛分级、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失血量及新生儿产出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7-9min后,疼痛明显减轻,镇痛15min后,镇痛总有效率为100%,未产生运动阻滞,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4.29%,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分娩方式、失血量及新生儿产出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硬膜外镇痛分娩不影响宫缩和产后出血,有利于产程进展.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明确,有效达到感觉和运动分离作用,缩短产程时间,影响宫缩和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冠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防范

    作为医院高危科室,产科的助产人员肩负母婴安全与健康的重任.助产的要求高、变化快,存有较大风险,任何微小疏忽都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社会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对助产工作的要求更高,也引发产房的管理者对于安全助产管理这一项工作高度的重视.文章针对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管理防范措施,从而提升助产的安全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减少纠纷,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唐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抑郁症50例

    目的 观察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0例采用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西药组50例口服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用药前及用药60天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两名以上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症状评定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中药组为86%,西药组为78%.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定优于盐酸帕罗西汀.

    作者:钟向阳;李秋琼;缪雪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HRZS/6HR方案对原发耐药肺结核病人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应用3HRZS/6HR方案对患有原发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患有原发耐药肺结核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3HRZS/6HR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肺结核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情改善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肺结核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3HRZS/6HR方案对患有原发耐药肺结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旭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我院从2008年1月开始,对38例妇女应用,米索前更醇口服同时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进行无痛人工流产取得满意效果,论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早孕妇女年龄18-48岁,第一胎意外早孕12例其余的产后避孕失败的早孕妇女.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饮食营养的问题

    [概念]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作者:刘晓洁;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46例患者均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统计手术时间、伤后愈合时间和疗效,评价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结果 肱骨干骨折患者手术时间为101±12.5min,愈合时间为3±0.7月;胫骨干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5±7.6min,愈合时间为5±1.6月;股骨干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7±5.1min,愈合时间为4±1.2月.肱骨干骨折、胫骨干骨折、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2.3%、90.9%、90.9%,整体有效率为91.3%.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具有较强的疗效,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罗楚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MSCT在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几乎全部患者均累及,是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和特征性改变,并被认为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改变[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40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MSCT影像学表现特征,探讨MSCT在其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孙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治疗后,有8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5.24%;发生死亡的患者有4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进行比较,术后第3天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治疗,从而使治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作者:李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合并呼吸衰竭护理

    吉林省属于高寒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一年四季温差大,故此地区的支气管炎等疾病比较高发,故慢性肺原性心脏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比较常见,此疾病与气候寒冷、潮湿、吸烟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肺原性心脏病在心肺功能不全时病情复杂变化较大,易发生肺性脑病,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褥疮等并发症病死率高,加强对肺心病患者护理,对延缓肺心病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金立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式进行治疗.结果 全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经手术治疗,1例未定期复查复发后鼻内镜下清理并上颌窦冲洗后痊愈,余37例均Ⅰ期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