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蒙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当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而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残角子宫妊娠较为少见.
作者:赵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CT检查方法及表现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胰头7例,胰尾5例,胰体1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在3.2cm×4.cm0-8.7cm×12.4cm之间,动脉增强期、静脉增强期实质部分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位始终处于低密度影,无强化.12例患者包膜完整,3例患者存在侵袭性包膜不完整情况.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较为明显,诊断价值重要,诊断时英语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囊性假囊肿相鉴别.
作者:于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小儿急性喉炎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常见急诊,多在春冬季发病,1-2岁发病率高,小儿喉炎起病急,发病快,易发生喉阻塞导致窒息,起病急反映在发病快,往往白天小儿正常,到夜间突然起病,伴声嘶及犬吠样咳嗽等典型喉炎表现,在我科诊治150例小儿喉炎患者中,大多数通过静点抗生素及激素,雾化吸入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其中有近1/3患儿仅仅通过肌注地塞米松5mg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一次即可好转,相比从前,患儿家长就诊意识提高,仅有轻微声嘶及喉喘鸣便来医治,整体来讲,轻症喉炎占大多数.
作者:张明;张婷;李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给临床医师提供老年肺结核病合并其它细菌肺部感染提供抗生素治疗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痰标本分纯细菌并用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86株细菌做12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其中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三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超过了90%.结论 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抗生素应为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首选药.
作者:郑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当前,电子病历受到中央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主要参考当前电子病历的建设实际,重点对电子病历的建设的困境和难题进行简要的剖析,然后从可以实际运作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作者:刘艳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被确诊为萎缩性阴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利维爱(口服,每次2.5毫克,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后,改为每次1.25毫克,每日1次,连续治疗6周),治疗组给予雌激素尼尔雌醇(口服,每次4毫克,每日1次,连续治疗3周后,改为每次2毫克,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64.4%,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雌激素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利维爱,可作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治疗的首选.
作者:彭昌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依据钩骨钩骨折患者的病情和自愿选择的原则,13例选用钩骨钩切除手术、11例选用骨折却开后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手术、4例选用保守治疗短臂管型石膏固定,术后随访6-18个月,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石膏固定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恢复运动时间.结果 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的恢复工作时间及恢复运动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石膏固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采用钩骨钩摘除手术患者的恢复期明显短于前两种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钩骨钩摘除手术的终疗效与骨折后切开内固定疗效相当,并且不须破坏腕关节的稳定、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术后无并发症,能迅速地恢复患者腕部功能.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上肢手部骨折的患者因进行此部位检查,便于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
作者:李华光;万楠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医学快速发展,为适应其对疾病诊断准确性的追求,发展高端的高清晰度影像设备成为必然,新设备来源于新的成像技术以及对原有设备的改进.同时为满足全民医疗,除了大型医疗中心,中小型医院对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甚至要求发展便携式高清晰度影像设备来满足个人用户的需求.这样高端性和普及性,将成为高清晰度影像设备的发展趋势.
作者:王燕;宋青青;尹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辅助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手术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ASAⅠ-Ⅱ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120例孕妇,并将其随机分成4小组(ABCD),每组30例孕妇,对这4组孕妇分别使用50、75μg的芬太尼以及5、7.5μg的舒芬太尼,每组辅以2mg/kg的丙泊酚,对孕妇均匀注射2min,在手术中,若有体动,应加0.5mg/kg的丙泊酚.对HR、BP、SPO2,手术中孕妇的体动,手术后孕妇的清醒时间以及手术后宫缩痛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4组孕妇的HR、BP、SPO2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孕妇手术前中后的组内比较,HR、BP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中体动,A组的体动比B、C、D都明显,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完成之后,4组孕妇的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A组孕妇的宫缩痛较C、D组更为明显,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B、D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组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舒芬太尼辅助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手术比芬太尼辅助丙泊酚的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吴晓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伤后1年随访,生存36例,其中26例(54.2%)预后良好,中残7例(13.5%),重残3例(6.25%),植物生存1例(2.08%),死亡11例(23.9%).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显露良好,能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减压充分,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989年9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法>),此法规已经实施有13年的时间了,此法规在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法规是为了确保我国人民群众健康,避免出现重大疫情而影响人们群众健康设立的法规.
作者:于大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WH01999年诊断标准,2011年1-1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帕司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疗程均为8周.测定2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 依帕司他可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李和祥;张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下行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式进行治疗.结果 全组3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经手术治疗,1例未定期复查复发后鼻内镜下清理并上颌窦冲洗后痊愈,余37例均Ⅰ期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观察分析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名,再随机选取50名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50名脑梗死患者为A组,50名健康组为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重度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轻度、中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以及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均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呈正相关.
作者:刘新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术后发生出血1例,切口感染4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18%(5/23);患儿住院7-14d,平均(7.9±3.1)d,痊愈22例(94.82%),好转1例(4.3%),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程发展较快,认真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应行手术治疗,同时注意外伤口的感染防治.
作者:周大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申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到2012年8月间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标准化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申捷80毫克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日一次静点12天,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2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并对治疗组进行CISS分型.结果 申捷组以及对照组在治疗12天后NIHSS评分均有改善,Barthel指数有所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这种优势在CISS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更为突出.结论 申捷在脑梗死的早期即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其安全性较好.
作者:郑文旭;薛军;钟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倒睫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本文探讨一例眼睑内翻倒睫的矫正手术及并发瘘道的处理,认为在行部分睑板切除术时,如果不慎切断了睑板,一定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缝合,避免有空腔形成,以做到手术的完整与高效.
作者:孙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某羁押场所劳教人员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 对南昌某羁押场所部分劳教人员实施短期的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用相同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共发放问卷200份,获得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0%.劳教人员对结核病知识的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68.4%提高到教育后的91.25%(P<0.01),对结核病行为的态度较干预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在羁押场所劳教人群中开展结核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旻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早产儿及患病的足月新生儿通常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几周到几个月的治疗才能出院.6%-10%的新生儿在出院前经历过疼痛的刺激[1].而每一个婴儿平均每日都要进行(14±4)次治疗措施,而这其中多为疼痛刺激的治疗,其可占83.9%左右.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比年长儿和成人更易受到疼痛负面效应.所有的疼痛刺激都会对婴儿今后的神经发育有很大的影响[2].笔者现对住院新生儿疼痛的来源,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及疼痛的干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赖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新生儿末梢血预稀释和静脉血血常规中主要指标WBC、RBC、HGB、HCT、PLT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新生儿科住院患者,年龄0-7天,每人在同一时间内采集其末梢血和静脉血;用迈瑞BC-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 新生儿末梢血和静脉血中的HB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RBC、HCT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末梢血并不能完全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因此如果遇到疑问时,好进行静脉采血复查,以免造成误诊.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