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勇
目的 探讨抗逆流引流袋在留置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病人中留置尿管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普通引流袋1d更换一次,B组使用普通引流袋7d更换一次,C组使用抗逆流引流袋7d更换一次.分别在留置尿管的3、7、10及14d留取尿培养,取得结果并进行统计.结果 三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长短与培养细菌阳性数成正比,C组尿培养结果与其余2组相比有显著优势.结论 抗逆流引流袋在留置尿管的应用中可减少尿路感染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杭昀;龚红玲;邵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院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并进行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住院3-6d,均痊愈出院.护理后的焦虑水平评分和心率次数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积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人们也逐渐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当前除了对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技术要有严格的要求外,还需全面提高医疗服务的人文理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明确我们以后要做什么,具体怎么做.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分析激光与中药宫颈炎康栓结合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激光治疗,研究组给予激光与中药宫颈炎康栓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愈率为79.34%,研究组治愈率97.48%,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宫颈炎患者,实施激光与中药宫颈炎康栓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15%时,就被称为脂肪肝.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作者:郑志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期待疗法治疗的设为保胎组,给予积极引产治疗的设为引产组,对比两组分娩相关指标.结果 保胎组就诊至分娩完成时间明显长于引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剖宫产、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用保胎治疗或引产治疗,二者在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状况方面效果相近,均是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张少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成药在治疗各类疾病的过程中也不断呈现出疗效,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也在逐渐增多,如何在中成药使用过程中,趋利避害,合理有效地发挥中成药的大效用,避免一些不良效果,本文拟就日常中成药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识,剖析中成药的使用禁忌和方法.
作者:唐剑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我院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将长沙市芙蓉区红十字医院4个护理单元护士分为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组,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工作缺陷和病人满意度情况等指标.结果 层级管理组的技术操作合格率、病区管理质量、无菌物品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每百张床严重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明显改善我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恒波;肖红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相对提高,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护士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素质、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具备了精湛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高玉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在护理中大力提倡人性化基础上,探析温馨护理应用于护理中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某院在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手术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护理并评价效果与分析护士满意度;而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开始实施温馨护理,同样抽选出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评价效果与分析护士满意度;对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存在的差异.结果 两者比较之下现实出来采用温馨护理有效提升了护患间的沟通,患者也更加满足护士的工资,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两者比较后(P<0.05)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馨护理融入到了手术室护理中,有效提升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了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质量及效率.
作者:肖圣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腹部脏器损伤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2例腹腔脏器损伤者行腹部常规扫查.结果 本组82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漏诊6例,超声诊断符合者77例,符合率为92.69%.结论 超声可及时判断腹部脏器损伤的程度和种类,是首选而重要的诊断方法.
作者:李祖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用LCP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06年5月-2011年11月间到我院诊治的6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CP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 观察组35例患者中,治愈1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1.4%,对照组34例患者中,治愈1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治疗有效率为70.6%.结论 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疾病的过程中,采用LCP钢板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处方4300张,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651张占38.4%.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611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37.0%;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20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2.5%,口服抗菌药物处方127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7.1%.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频率较高,分别占33.2%、26.3%.儿科与内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分别占32.9%、19.2%.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有无指征用药、药理作用拮抗及抗菌药物给药剂量不合理、抗菌药物配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间隔不合理等.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我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作者:王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探讨应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过程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做好治疗前各项准备并及时开展抢救,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后,44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1.67%,共有4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的心率失常,3例死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结论 加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护理,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唐艳覃;宋海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肢体血管急性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及相应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对急诊科30例肢体血管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30例肢体血管损伤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肢体血管损伤经过积极有效的急救处理,可明显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邢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三组病例各30例,治疗组为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加椎体成形术;对照组(1)为椎体成形术组;对照组(2)为保守治疗组.观察三组病例术后疼痛改善情况、椎体高度恢复及Cobb氏角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1)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能有效的恢复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氏角,对照组(2)病例疼痛及椎体高度、Cobb氏角未明显改善.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加椎体成形术能取得更好的骨折复位,远期效果可能要优于单纯椎体成形术及保守治疗组.
作者:唐炳魁;尹立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伤后1年随访,生存36例,其中26例(54.2%)预后良好,中残7例(13.5%),重残3例(6.25%),植物生存1例(2.08%),死亡11例(23.9%).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显露良好,能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减压充分,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死亡14例,死亡率为21.88%,存活50例,存活率为78.12%,消化道出血量超过1000ml者死亡率为30.77%,未超过1000ml者死亡率为8.00%,二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以基础护理为根本,以呼吸道、饮食、心理、用药等护理为拓展,综合护理、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海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时CT影像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CT影像学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胰腺及肝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在该院进行临床治疗的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其CT显示出的结果为胰腺比正常情况增大,密度减低或不均匀,周围部分炎性渗出,吉氏筋膜增厚和出现脂肪肝的症状.结论 CT影像学分析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辅助评价.在采用CT影像学后,可以参考其分析结果进行病情治疗诊断,确定胰腺是否坏死以及是否有并发症.从CT影像学的调查分析能够发现,其CT的严重程度与病人的治疗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覃维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260例,进行从心理到生理,由术前至术后等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产妇术后恢复较好,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可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作者:汪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