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玲
目的 对造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9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29.1%.男女比例为9.11:1.年龄段在20-41岁为发病高峰.交通事故成主要原因,在发生颌面损伤中接近一半发生骨折,在骨折中主要以下颌骨骨折为常见,而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中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 男性青壮年成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作者:董慧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提高烧伤患者治愈率,提高健康教育落实程度和良好效果,对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探索,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对治疗及治疗行为遵从的程度[1]从而提高治愈及满意率.方法 由专科责任护士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结论 在目前我国护理队伍整体健康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由专科护士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贯彻实施.体会 由专科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作者:刘咏兰;舒自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全肠外营养液(TPN)处方用药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肿瘤外科2011年6-12月251张肠外营养处方处方配比以及稳定性等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我院T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热量供应不足,热氮比、糖脂比比例欠妥,镁离子浓度超标等问题.结论 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自身疾病特点等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同时强化药师审方意识,并与临床医师加强沟通,提高合理应用TPN的水平.
作者:张素平;赖善城;林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对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进行术后镇痛.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对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曾勇;黄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学校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比较常见,我们搜集了近几年来在本地大中专院校发生的多例在学校运动时发生的骨折、脱位及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病例,帮助我们熟悉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利于提高从事体育运动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赵磊;王东武;王景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非胸腔镜下改良微创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在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非胸腔镜下Nuss手术,在术前进行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护理,同时要做好并发症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的完成手术,手术效果都比较好.术后出现明显疼痛的患儿有10例,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有22例,皮下气肿以及少量气胸3例,在及时处理之后患者都明显好转.结论 采用非胸腔镜下改良微创Nuss手术方法和精心的护理对于治疗小儿漏斗胸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为摄131I率低表现,均给予其应用131I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33例,男l0例,女23例,平均年龄(36.5±13.8)岁.过往有过此疾病病史的患者有6例,初次就诊的患者有5例.其中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没有起到疗效的患者有19例.3例曾接受过甲状腺手术.所有患者均进行摄131I率检查,结果<40%可入选本文研究,其中有4例摄131I率<30%,平均(36.8±4.6)%.有9例伴摄131I率高峰前移,4h即达甲状腺高摄131I率.
作者:易战雄;李卫春;杜方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种社会因素的介入,脑出血的病人日渐增多,并趋向年轻化方向发展.1 一般护理1.1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呼吸、血压的变化,如有意识障碍加重、头痛剧烈、瞳孔大小不等、血压升高、呼吸脉搏慢,即有再次出血或脑疝的可能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降颅压、止血等抢救工作.脱水剂应快速给药,保持静脉通畅,输入其他补液时,必须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速度、量并做好记录,为合理用药,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提供依据.1.2 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于冰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依据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早期判定心肌再灌注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测定其血清CK-MBact值.依据心肌再灌注判定标准判定心肌再灌注情况,同时对比ST段偏移峰值及下降速率.结果 参照心肌早灌注判定标准,37例心肌再灌注,14例心肌低灌注,57心肌无复流.在心肌再灌注、心肌低灌注和心肌无复流三组ST段下降速率对比上,心肌再灌注组下降率高,与另外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依据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可及时、准确判定AMI患者心肌再灌注情况,对临床及时掌握、判定AMI病情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与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对比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原发性痛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伴随症状是否消失等.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1.9%,明显高于对照组54.8%(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痛经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优先于一般针灸治疗.
作者:陈彦;陈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庆大霉素治疗十二指溃疡并出血的止血及促进溃疡愈合的疗效和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方法 随机将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48例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均用奥美拉唑80mg首量静脉推注后改为40mg,每12hl次静脉推注,连续用5天后,改为20mg每天1次口服;阿莫西林0.5g,每天2次;庆大霉素8u,每天2次口服.A组用药7天,B组用药14天.结果 其止血显效率达94.4%,第2周和第6周溃疡愈合达到86.1%和88.9%.Hp清除率达88.9%和83.3%.结论 联合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庆大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不仅止血疗效及促进溃疡愈合效显著,而且也有提高Hp清除率,减少溃疡病的复发.
作者:任航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用于加工食品用的水质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根据水质委托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方法 找出日常工作中受理的委托检验样品存在的问题.结果 各个方面的因素如果注意不到,均会造成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各职能部门只有齐抓共管才能确保本次送检水质的真实性、可靠性,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健康.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显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艾灸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起主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英;喻闽凤;曹祖清;邓吉华;舒毅芳;占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结局影响及处理.方法 分析170例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和170例足月妊娠羊水正常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对围生儿影响.结果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占足月妊娠的5%(170/3400).剖宫产、围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羊水正常产妇(P<0.05).结论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围生儿发病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增加.
作者:薛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救中心2009年8月-2011年7月记录在册的有关院前急救纠纷30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的30例纠纷中4例为因为患者发生坠床引起,3例患者因为药物及设备不全引起,5例患者因为操作不熟练而引起,18例患者因为就诊时间过长而引起.结论 根据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颈椎病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从传统认识认为颈椎病属退行性疾病,与椎间盘突出有关,近年来研究证实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周围的颈肌改变或病变有紧密关系.颈肌由于本身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及生物学特性决定其容易发生劳损和退变,颈肌的改变致使肌肉张力不平衡,导致颈椎静力平衡失调,引起颈椎骨关节系统发生病变.现将颈肌改变与颈椎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康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OCT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糖尿病患者10例,分别对每位患者抽取2管静脉血,对2管血分别进行生化分析仪血清葡萄糖检测和POCT血糖仪血清葡萄糖检测,对比观察两者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通过生化分析仪和POCT血糖仪对血清葡萄糖检测后发现两者检测结果呈现高度相关性,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CT血糖仪具有简便、快捷、高效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尤其适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及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作者:赵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概念:便秘是剖宫手术后易发生的一种症状.剖宫产术后产生便秘不仅会影响切口的愈合,还会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至在肠内发酵,产生毒素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晕,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并且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高,切口疼痛,病人变得焦虑,影响身体健康.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0年8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786例,其中剖宫产占380例,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25±1.2岁)住院天数7-10天,平均(8.2±1.0天).
作者:董金艳;汤宏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水平.方法 随机性抽取30例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病人资料,对其浅表静脉留置针操作情况,重点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的相关措施.结果 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提高了静脉注射的质量.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注射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作者:王昕;王健;王丽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 对象和方法随着胰腺癌患者的增多,在我院进行胰腺癌治疗的患者病例就有28例,一般年龄均在24到66岁之间.通过就诊发现,大多数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为:不同程度黄疸、上腹隐痛等.经过术后病理,确诊患有胰体癌和胰头癌的患者分别有:6例和18例,患有胰尾癌和胰腺癌的患者分别有:3例和1例.针对这些病例,我院将采用螺旋Light Speed Uitra 16 CT扫描机,利用平行扫描的方式,先从患者的肝顶依次扫描到胰腺勾突下端,然后再针对患者的胰腺区进行双期加强螺旋CT扫描,并通过工作站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4.0将收集到的原始病例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作者:田俊波;李截;陈万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