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周美荣;王伟芹;田丽霞

关键词:护理人员, 问卷调查, 自身素质, 以人为本, 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提升内科护理沟通水平的策略方法.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也就是向患者发放有关内科护理沟通的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根据原因找出解决对策.结果 对问卷进行分析后得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有利的解决方法,通过实践证明,合理的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作为内科护理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服务,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自身素质,以此来找出更好的应对措施来解决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病院实施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在精神病院实施优质护理刻不容缓,应针对精神科专科医院特点,对全体护理人员开展集中学习,转变观念,实行专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还要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营造温馨的人文气氛,创设有益的康复环境,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定期调查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总之,要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变护理管理模式,才能在精神病院真正实现优质护理.

    作者:李福英;班瑞易;李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直以来,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都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急症,尤其是基层各个医院中十分常见.但是AOPP在临床上变化比较复杂,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救治就会危及到生命.因此必须要探究救治中的注意问题,为成功救治打下基础条件.本文就是从AOPP临床表现入手,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作者:陆桂波;李桂色;黄金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效果,选择更适合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7月到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例消化疾病患者先行常规胃肠镜检查确诊病灶,经过治疗后进行复查时进行无痛胃肠道检查,将初查结果与复查对比.结果 复查时经无痛胃肠镜检查发现有2例溃疡漏诊,4例息肉漏诊,6例有憩室炎症漏诊,漏诊率为28.57%.结论 无痛胃肠镜检查可比常规胃肠镜检查更仔细全面,患者无呕吐、疼痛感,但其收费标准较高,受患者消费能力限制.

    作者:梁祖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纳络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脑血栓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现在临床那啊有啊?)观察组患者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血栓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治疗起效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纳洛酮对脑血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宝龙;胡静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气管切开在中、重度呼吸道烧伤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中、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8例中、重呼吸道烧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结果 26例在烧伤后24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术预后良好,2例24小时后行气管切开术死亡.结论 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治疗中、重度呼吸道烧伤的必要措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钟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3月到2012年01月收治的120例受检患者对其肝素锂抗凝血浆和血清同时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多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 测定,用软件SPSS10.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探讨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结果 通过对受检者进行肝素锂抗凝血浆和血清同时进行多项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看出,除了NA、AMY、TBIL和PA项目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外,钾、乳酸脱氢酶血清、钠、肝素钠和肝素锂项目的 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除了常用的钾、乳酸脱氢酶血清、钠之外,肝素锂抗凝血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影响也很大,用于门急诊临床生化检验中是非常可行的.

    作者:王好玉;赵振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二位,而患者出现死亡的原因多因为颅内血肿所导致.患者外伤后出现的血肿会致使颅内的压力明显上升,致使患者出现脑疝,从而导致患者预后出现残疾,甚至导致死亡.患者发生颅脑损伤之后发生血肿多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之后需要长时间的休养治疗,此时患者易于发生并发疾病,这一时期对患者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笔者依据临床经验,患者多易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并发疾病,笔者对上述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给予针对性地护理,以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作者:朱凤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塞通粉针剂临床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本组140例脑梗塞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以血塞通粉针剂辅助治疗.结果 本组140例患者的肢体和语言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 使用血塞通粉针剂对脑梗塞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监护分析

    目的 对入住重症监护室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严密病情监护,观察分析持续重症监护对治愈患儿的作用.方法 将18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优先收住重症监护室的原则分为两组:①监护组,103例,即入住重症监护室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严密持续监护患儿的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体温、皮肤病变以及用药情况;②对照组,79例,即在普通病房救治未进行重症监护的患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监护组死亡率1.94%(2/103),对照组死亡率6.33%(5/79),严重后遗症发生率监护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5%(5/103)、10.13%(8/79),两组间死亡率与严重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治愈率93.20%(96/1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4%(96/103)(P<0.05).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患儿进行严密持续监护,可在早期发现病情危象,做出及时救治,显著提高治愈率.

    作者:何梅英;蒋小剑;秦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妇科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患者109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随机分成2组,于术中在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组)55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保留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治疗可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其可降低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朴升日;朴云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的影响,并探讨脂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63例,测定血清中TC、Cr、TG、LP、ApoA1、ApoB的浓度,比较对照组与透析前、后脂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RF患者的TG、ApoB水平显著升高(P<0.05),Cr、Lp(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ApoA1水平显著降低(P<0.05),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后TC、TG、Lp(a)、ApoA1、ApoB水平与透析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r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脂代谢紊乱,检测血液透析CRF患者脂蛋白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王淑云;夏宇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针刀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23例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小针刀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9月间接诊的颈椎病患者23例,排除手术指征.根据颈椎病病情、局部压痛点等选择小针刀治疗点,每周进行1次治疗,一个疗程共3次,并配合局部按摩手法.结果 17例治愈,3例有明显效果,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小针刀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良好,在治疗过程中,本法体现出简单安全、见效极快、无副作用、疗效稳定的优点.

    作者:徐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分析与探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每次100ml,每天1次,同时给予补心气口服液模拟剂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10ml,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盐酸川萼嗪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次100ml,每天1次,同时给予补心气口服液模拟剂进行治疗,剂量与观察组相同,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通过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27.2%,总进步率为79.2%,对照组显效率为28.0%,总进步率为70.4%,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疗效显示,观察组显效率为25.2%,对照组为18.3%,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玉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

    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因(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及其他因素(吸入羊水、胎粪、过敏)等引起的一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为主要症状[1],是小儿的常见多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肺炎极易并发心衰,如不及时救治或护理不当会引发起死亡,我院儿科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共治疗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6例,进行了综合性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36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婴幼儿均为住院患儿,男21例,女15例,年龄3天-3岁,其中新生儿3例,1-6个月12例,7个月-1岁15例、1-3岁6例,单纯肺炎合并心衰28例,同时伴中毒性肠麻痹8例,发热32例,肺部三凹征11例,腹胀9例,经常规抗感染、镇静、强心、利尿、吸氧等综合处置全部治愈.

    作者:李霞;金丽梅;祝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层医务人员脑死亡的伦理与法律意识现状调查

    本文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脑死亡的伦理和法律意识现状,我们了解到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脑死亡的判断熟练,支持脑死亡立法,并有意识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但目前群众对临床脑死亡接受程度有限,要实现脑死亡立法及器官移植立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作者:陈涛;楮荣涛;陈波;张碧波;张晓东;方卫刚;张志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程序和互动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和互动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8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9年5月-2010年5月的护生作为对照组,2010年6月-2011年8月的护生作为观察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和互动理论指导的教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交流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实践和理论技能的护士,将护理程序和互动理论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良好.

    作者:左素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病情反复迁延,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负担.患者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和无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病,故其对于给予其进行各项的治疗措施均有一定的抵触,故给予此类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非常关键,其可解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延缓心身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萍;耿利琼;秦春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9例髌股关节不稳的X线改变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29例髌股关节不稳的X线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髌股关节不稳患者5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使用X线进行观察诊断,对照组使用B超进行观察诊断,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使用X线进行观察诊断其效果显著,其髌骨的高度、髌骨指数、髌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其髌股协调角与髌股指数平均值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有髌股关节不稳的患者使用X线图像检测能够有效的显示髌股对线、对位、髌骨稳定性、骸骨运动轨迹的异常,这对诊断髌股的疾病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手术的成功率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栗也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拟缩宫汤+倍美力治疗剖宫产术后恶露未净30例诊疗体会

    目的 选择缩宫汤+倍美力治疗剖宫产术后的恶露未净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本院剖宫产术后恶露未净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缩宫汤+倍美力对照组传统抗炎+缩宫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达80%,对照组达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运用立普妥对控制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立普妥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使用前后患者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从治疗效果来看,本组中90例患者效果显著,75例患者治疗有效,仅有15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1.6%,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180例患者在用药后并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常规与肝功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立普妥在调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莹婧;崔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