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娟
目的 了解彩色超声在药物终止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彩色超声对药物终止妊娠进行观察.结果 彩色超声在药物终止妊娠中有重要作用.结论 彩色超声是药物终止妊娠的重要保证.
作者:汪秋红;王金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家用无创呼吸机在重庆地区的应用现状,以期能为其在西部乃至全国范围内更好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公共场所及市内18家正规医院为调查地点,对医务人员、患者及社会公众采用问卷和实地问询的方法实施调查.结果 该呼吸机在受调查群体中有一定认可度,医务人员及使用过的患者该呼吸机效果满意,但多数患者对该设备的购买热情不高.结论 家用无创呼吸机在重庆地区应用现状良好,但其需要进一步优化改善和政策扶持才能具有更好的应用空间.
作者:张海洋;刘治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小针刀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9月间接诊的颈椎病患者23例,排除手术指征.根据颈椎病病情、局部压痛点等选择小针刀治疗点,每周进行1次治疗,一个疗程共3次,并配合局部按摩手法.结果 17例治愈,3例有明显效果,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小针刀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良好,在治疗过程中,本法体现出简单安全、见效极快、无副作用、疗效稳定的优点.
作者:徐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剂量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总结其用药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68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观察组采取小剂量硫酸镁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大剂量硫酸镁治疗,疗程相同,观察对比两组母儿不良结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率及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大剂量硫酸镁治疗,能够达到控制血压及病情进展的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小,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5月到2010年1月所收治的46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44例单纯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比较对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期等反面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与术后的临床表现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五年来在我院剖宫产394例,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 剖宫产指征由过去的母亲因素、头盆因素向社会因素、胎儿因素的转变.结论 社会因素及胎儿因素是使近几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招正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肝癌晚期患者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护理经验的总结,探究护理对治疗前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导管介入化疗灌注栓塞术,分析肝癌灌注栓塞化疗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对我院64例肝癌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患者进行了并发症统计,手术前后观察护理及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疏导,可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更能增进患者积极治疗的决心.术后的精心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造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9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29.1%.男女比例为9.11:1.年龄段在20-41岁为发病高峰.交通事故成主要原因,在发生颌面损伤中接近一半发生骨折,在骨折中主要以下颌骨骨折为常见,而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中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 男性青壮年成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作者:董慧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六年来,我院先后经胃镜检查结合病理诊断共发现弥漫性侵润型胃癌4例,就此浅谈一下体会:1 病例资料例1:男性,蒙族,52岁,主诉为上腹无规律性疼痛2月余,饭后胀痛明显,患者于2004年10月出现上腹疼痛不适,饭后胀痛明显,有时呕吐,伴有食欲不振、乏力、消瘦,痛情呈进行性加重,于2005年2月收住我院诊治.体检:四测正常,消瘦体质,贫血面容,心肺正常,腹软无包块,肝脾不大,剑下正中压痛明显.胃镜检查,2005年2月19日胃镜检查见:食道正常,胃底,胃体,胃窦部正常形态消失,胃腔变窄变短呈管状,直径约2-3cm,胃壁僵硬无蠕动.粘膜肥厚,表面见串珠样结节和浅表糜烂.剖腹探查见:胃呈管状,长约15cm,宽厚各约3.5cm,浆膜失去光泽.大弯侧癌侵润至网膜血管.胃体、胃底侵润至脾脏.小弯侧侵润至整个胰腺及横结肠系膜.在胃左组织及胰头处取活检各一块送检.病理诊断:印戎细胞癌.
作者:田佳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患者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42例脑外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输液时间7-21d,平均为15d.静脉留置的时间为3-14d,平均时间为10d.其中出现导管阻塞27例,导管脱落13例,静脉炎17例,经过积极的采取措施均良好治愈,未出现严重的后果.结论 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反复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患者与Hcy水平之间的关系,为CHD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96名CHD患者和96名健康人,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病例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变程度患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水平随病情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Hcy可作为反映CHD的指标,且为CHD病情评估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李俊;张晓刚;柳满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静注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120例选择全身麻醉方式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缝合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安慰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3h、12h的芬太尼消耗量及术后VS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芬太尼消耗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注可使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尧永华;吴文峰;苏凤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2ug/ml舒芬太尼,Ⅱ组采用0.1%罗哌卡因复合0.4ug/ml舒芬太尼,Ⅲ组给予0.1%罗哌卡因复合0.6ug/ml舒芬太尼,观察对比三组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Ⅱ组和Ⅲ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高于I组产妇,p<0.05;I组镇痛起效时间较长,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Ⅲ组产妇缩宫素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高于I组与Ⅱ组,p<0.05.结论 采用0.4ug/ml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较好,能够保证产妇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章春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65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的完成手术,其中一侧卵巢囊肿切除术44例,双侧囊肿切除术19例,一侧附件切除术2例,同时行输卵管造口术1例.随机分成两组:手术后联合孕三烯酮药物治疗组34例,单纯手术组31例,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结果 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组有效率为97.05%,单纯手术组有效率为83.87%,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服用孕三烯酮的患者中有2例转氨酶升高.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明显好于单纯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迪;韩丽珩;刘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2.3%,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护理有效率为74.4%.结论 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世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选择湖南新邵县区内流动人口,自2011年7月针对影响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的因素展开调查,并对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4处流动人口聚集地,流动人口共993人,<15岁的小儿105人.主要来自本县及周边地区.散居622人,占62.6%;聚居371人,占37.4%.80人中,过去1年有感染性腹泻或感冒等疾病者32人.其中存在共用牙刷、水杯,生吃食品、喝生水、随地大小便宜等生活习惯30人,占93.8%;未患病组48人,存在不良习惯2人,占4.2%.两组不良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周岁以下儿童接种率为75%.结论 针对影响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政府管理,职能部门责任划分,行健康、卫生知识宣教、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颜琳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血压病是指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血管性疾病.高血压病是一种现代流行病,为俗话所说的一种富贵病,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迅速,人口的大部分老龄化,以及老年人主要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存在,逐步呈现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规范的治疗方式和良好的护理指导,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的责任就是,引导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病人主动意识,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起到重要作用.很多医学报导及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措施,和恰当预防保健护理指导,能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病的复发和加重.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应根据患者情况,起到防病治病,促进康复为目的而达到护理目标.制定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在日常治疗和护理中按护理要点实施护理计划,着重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的观察、注重降低高血压对血管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提高高血压病护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作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疾病健康知识需求的不断增长,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对疾病健康教育工作,并且成为人们了解疾病、防病治病的重要机构.医疗与保健相结合将成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万龙;张宗宝;张云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眼科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针对150例糖尿病眼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在接受正确的护理后,并未出现伤口开裂,出血以及眼内炎症等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12天即痊愈.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眼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妙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血清PA和hs-CRP变化,并分析该变化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54例患者依照类型不同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简称AMI组)(n=18)、稳定型心绞痛组(简称SAP组)(n=18)、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18),同时选择同时期18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PA和hs-CRP;对比分析4组患者的血清PA和hs-CRP水平差异.结果 患者血清PA浓度为SAP组<UAP组<AMI组,3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hs-CRP浓度为SAP组>UAP组>AMI组,3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冠心病患者的血清PA浓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得知冠心病患者血清PA和hs-CRP浓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0.62,P<0.05).结论 血清PA和hs-CRP浓度的变化情况是预测和评价冠心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检测指标,建议对这两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作者:赵金栓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