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兰;徐萍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诊断规范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神经内科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其预后情况,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代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护理风险管理发展的现状,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重要意义做了详细介绍,其次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多方面意义做了详述,供读者借鉴.
作者:李英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临床以血管的炎症渗出,玻璃体反复出血、结缔组织增生、视力锐减为特征,多为双眼先后发病,致盲率高.现代西医学多应用抗结核药、激素、止血药、局部激光光凝术,严重者行玻切术,但疗效均不理想.中医治疗该疾病,强调整体辨证,局部与全身相结合,有其独特之处.笔者在3年里采用滋阴降火中医疗法治疗本病22例,获效较好,现将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王磊;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产科病房护患矛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 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不断查找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探索出了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结论 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作者:胡海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对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其营养状况对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对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情况与放化疗不良反应有相关性,所以要重视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强饮食营养护理.
作者:周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新生儿黄疸合并胆红素脑病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病例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预防胆红素脑病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儿的其他合并症的发生率同样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新生黄疸患儿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对并发胆红素脑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全肠外营养液(TPN)处方用药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肿瘤外科2011年6-12月251张肠外营养处方处方配比以及稳定性等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我院T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热量供应不足,热氮比、糖脂比比例欠妥,镁离子浓度超标等问题.结论 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自身疾病特点等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同时强化药师审方意识,并与临床医师加强沟通,提高合理应用TPN的水平.
作者:张素平;赖善城;林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21例(2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术后的护理状况.结果 本组21例患者随诊一年后,治愈20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溢泪现象.1例因患者出院后4周留置泪小管导管脱出未及时来院就诊导致手术失败.结论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常见急症之一,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是恢复泪管功能的唯一方法.围手术期进行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术后妥善固定导管,按时冲洗,按时复诊和正确的眼部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家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治疗组予中药活血导浊方加左氧氟沙星;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二组均以一个月为一疗程.根据症状、体征、前列腺液常规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比较二组疗效.结果 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64.3%(P<0.05),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陈扣居;邹更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深入探讨63例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支气管炎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电视胸透及胸部拍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结果 对6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都做出了比较正确的诊断.结论 X线电视透视及拍片检查结合临床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大大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率.
作者:白英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的选择对手术的影响及术中出血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产妇,回顾性分析120例再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上2厘米切口,对照组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下2厘米切口,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妇,且术后出血情况也小于对照组.结论 经过充分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上2厘米的位置在各方面比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下2厘米切口位置情况表现良好,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苟明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运用立普妥对控制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立普妥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使用前后患者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 从治疗效果来看,本组中90例患者效果显著,75例患者治疗有效,仅有15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1.6%,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180例患者在用药后并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常规与肝功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立普妥在调节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莹婧;崔国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预防普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举措.方法 对近段时间由我院收治的172例普外科患者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的情况展开调查和研究.结果 在收治的172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了伤口感染,感染率为8.14%.经过研究发现,伤口由于手术器械、手术操作等因素造成的污染是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严格规范医师的手术操作,强化医师对感染的预防意识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彦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7月本人所在科室住院的脊髓损伤并发生便秘的患者共4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的方法,对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1个月后每次排便所需时间以及1个月后使用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排便功能.将所得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以上3个方面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 腹部穴位按摩配合肛门牵张技术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梅;彭小苑;袁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腔出血的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78例鼻腔出血的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检查治疗,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结果 治疗后进行电话随访3-6个月,在78例患者中,75例患者为一次性治愈,3例患者经过二次治疗后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 鼻腔出血为耳鼻喉科的常见急诊疾病,结合鼻内镜双极电凝止血法为有效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填塞所致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2月期间收集的各个科室出现的50例由于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报告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资料记录回访患者,了解相关情况并详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生变态反应的有24例,占48.0%,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18.0%,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占14.0%,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各占8.0%,其它占4.0%.其中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多,占54.0%.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疾病的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同样对于其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临床上应密切监测和关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的特点,合理应用头孢类药物.
作者:马成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探讨相关的预防策略.方法 对2010年2月19日-2012年1月2日我院收治的6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孕产妇在积极、有效地处理后,所有患者皆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 做好孕产期的保健工作,准确把握孕产妇剖宫产手术所需的适应证,减少子宫收缩乏力,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可减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产生,对孕产妇及胎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振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微波治疗对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治疗宫颈糜烂的女性给予微波治疗并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 123例宫颈糜烂经微波治疗后,轻、中度糜烂治愈率100%,重度糜烂治愈率92%(46例);好转4例,总治愈率96.74%,总有效率100%.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作者:耿慧;王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选取的72例手术后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人,按入院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Fugl-Meyer、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0天时进行评定.结果 入院及20天后两组病人得分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术后的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沙文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孕期干预治疗与分娩结果的关系,总结解决方案以降低不良分娩结果的发生率.方法 对66例经血清学筛查并确诊为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驱梅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孕期内接受规范治疗者为治疗组,共47例;其余19例孕期未接受规范治疗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分娩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97.87%,围生儿先天性梅毒率为17.02%;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31.58%,围生儿先天性梅毒率31.58%.结论 梅毒是导致不良分娩结果的重要因素,是危害围生儿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进行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可提高妊娠成功率,减少先天梅毒的发生,改善不良分娩结果.
作者:任宝红;任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