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宝红;任晓玲
目的 对造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89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29.1%.男女比例为9.11:1.年龄段在20-41岁为发病高峰.交通事故成主要原因,在发生颌面损伤中接近一半发生骨折,在骨折中主要以下颌骨骨折为常见,而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中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 男性青壮年成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作者:董慧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做好防范控制并能及时处理,需要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某市2009-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60起,其中主要集中在农村的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89起;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是发生事件较多的传染病居于前3位;暴发事件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2.14%;传染病暴发的季节是每年4-7月和8-11月.结论 对于一些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较高风险的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和细心指导,只有采用这些主要举措才能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美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诊断规范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神经内科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其预后情况,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代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微波治疗对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治疗宫颈糜烂的女性给予微波治疗并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 123例宫颈糜烂经微波治疗后,轻、中度糜烂治愈率100%,重度糜烂治愈率92%(46例);好转4例,总治愈率96.74%,总有效率100%.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
作者:耿慧;王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宫缩发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体会.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宫缩发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宫腔堵塞纱布治疗)和观察组(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每组各3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宫缩发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并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玲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4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固定稳妥后,复查X线片,均能达到复位要求,全部骨性愈合;优:32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8.37%.未出现内固定失效、钢板断裂等不良后果.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仅有很好的把持力度,固定钉不容易松落,同时对患者骨折处的供血没有影响,进而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方德;陈俊;李军;黄光平;戢勇;唐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易致因素及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6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首次静脉注入胺碘酮3-5mg/kg,随后以1.0-1.5mg/min维持24h,可同时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89.5%,8例无效,未见严重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功能不全无加重.结论 室壁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是顽固性室速的主要原因,大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
作者:吴晓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患者与Hcy水平之间的关系,为CHD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96名CHD患者和96名健康人,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病例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变程度患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水平随病情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Hcy可作为反映CHD的指标,且为CHD病情评估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李俊;张晓刚;柳满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该病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免疫治疗、支持治疗以及痰液引流为辅;哌拉西林抑制革兰阳性、阴性菌及厌氧菌的隔膜及细胞壁的合成,细胞分裂受抑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他唑巴坦保护哌拉西林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之免受病原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降解与破坏,使哌拉西林抗菌活性增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备了广谱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双重特征,二者合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作者:谢淑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2例.治疗组予中药活血导浊方加左氧氟沙星;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二组均以一个月为一疗程.根据症状、体征、前列腺液常规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比较二组疗效.结果 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64.3%(P<0.05),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陈扣居;邹更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医院2011年1-4月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审核处方的17.57%;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用药与诊断不符、重复给药、用法用量不合理、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当及产生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等方面.结论 在医院相关部门的监管作用下,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逐步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柴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病患病人数的日益增多,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并发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社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后,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范小萍;叶东海;李波;崔梅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符合条件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普通治疗组(24例),一组为强制治疗组(24例).强制治疗组在2-3周内固定或降低健侧肢体的使用,给予集中的、重复的强制使用训练.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测试运动能力,B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治疗后强制治疗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普通治疗组(P<0.05),ADL能力改善明显优于普通康复组.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特定患者的康复疗效优于普通康复.
作者:许丰;尹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后进行健康指导,观察健康指导的护理效果.方法 摘取本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5例进行研究,除了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之外,还进行健康指导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效果.结果 通过健康指导护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餐后血糖水平也有明显下降,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且还能有效控制患者餐后的血糖水平,使母婴并发症有效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华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深入探讨子宫输卵管的造影方法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年的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范例及经验教训,使我们更加进一步掌握了良好的造影方法.结果 通过多年的造影实践,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掌握了全面良好的造影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造影经验,使每次造影都获成功,达到了造影要求和目的.结论 掌握了良好的造影方法和技术,是取得造影成功的关键和保证.
作者:吴晓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PSA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PSA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Ⅰ)、苯甲酸(benzoic acid,Ⅱ)、芍药苷(paeoniflorin,Ⅲ)、没食子酰基氧化芍药苷(galloyl-oxypaeoniflorin,Ⅳ)、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Ⅴ).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PSA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作者:周冰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研究加减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总结其用药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98例荨麻疹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9例,观察组使用加减消风散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目、风团持续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减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瘙痒症状及相关体征,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并使用.
作者:李牧;曹魏;郑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护理对手外科患者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且应用了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手外伤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观察.结果 46例患者中36例经一次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转瓣植皮成功,10例经2-3次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二期植皮成功.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护理在手外伤皮肤缺损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金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护理在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衰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衰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微量泵注射药物.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细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微量泵注射的了解程度增加,治疗期间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期间,护士给予细节护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维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马丽萍;塔吉古丽·阿不都热西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 综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孕期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血糖水平稳定,保持孕妇积极乐观心态及少负性情绪对病情影响疗效显著,是有效的临床护理手段.
作者:于海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