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氨喋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50例分析

马亚娟

关键词:甲氨喋呤, 中药治疗, 异位妊娠
摘要:异位妊娠95%左右发生在输卵管[1].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术,对输卵管治疗虽然安全可靠,但它减少了以后宫内妊娠的机会,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治疗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了输卵管,为要求生育者提供了更多的受孕可能,且因不开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诊断设备、技术的发展,很多异位妊娠在破裂或流产前被诊断出,得以进行药物治疗.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使用甲氨喋呤(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5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患者98例,按住院日期单双号随即分成两组,单号住院的患者为A组:50例,采用MTX单次注射配合中药;双号住院的患者为B组:48例,采用MTX单次注射.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怀孕时间、治疗前β-HC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心脏手术(MICS)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心脏手术(MICS)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2至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均良好恢复.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为稳定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微创、美观、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等显著的优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显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腹产术后便秘的机理与护理

    概念:便秘是剖宫手术后易发生的一种症状.剖宫产术后产生便秘不仅会影响切口的愈合,还会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至在肠内发酵,产生毒素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晕,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并且用力排便会使腹压增高,切口疼痛,病人变得焦虑,影响身体健康.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0年8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妇786例,其中剖宫产占380例,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25±1.2岁)住院天数7-10天,平均(8.2±1.0天).

    作者:董金艳;汤宏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将结合所在医院在过去一年半内的患儿病例,对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证实留置针可以有效保护患儿的血管,避免反复的穿刺造成的感染.

    作者:甘甜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给予及时科学的护理,从而延长PICC的使用寿命.方法 观察分析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士对穿刺部位感染并发症的评估能力和处理能力.结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格落实预防措施、及时正确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各种原因所致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利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18例PVS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和护理措施.结果 18例PVS患者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对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PVS患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迟善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直肠癌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目的 为了更好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康复.方法 我们认真做好患者的术前评估及护理.结果 使患者能接受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的手术治疗方式,术后能主动参与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及时给予对症的处理.结论 正确的评估与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晔;董金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源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它不仅影响着病人的康复及愈后,而且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影响医院病床使用周转率.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的同时容易暴发大面积医源性感染事件.而供应室是院内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是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就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容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旨在提高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措施及规范化管理.1 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8例脑出血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6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病原因、年龄以及出血部位方面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占研究对象的85.29%;脑出血的发病率同年龄相关;出血部位同发病原因也有十分重要的关联.结论 脑出血的病因以高血压常见,不同发病年龄病因不同;高血压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基底节,脑血管异常多见的出血部位是脑叶出血.

    作者:侯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及免疫学特征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3例及其重叠综合征(AIH-PBC)15例.归纳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免疫学检查特点.结果 AIH、PBC、AIH-PBC多见于中年女性,PSC多见于青年男性.PSC的常见临床症状为黄疸和皮肤瘙痒.AIH-PBC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自身免疫性肝病组患者的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线拉体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不同分型之间各有特点,自身抗体检测在其的鉴别诊断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胃镜检查当中对病患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2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80例病患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人进行探讨.结果 经过优质护理的病患,其进行镜检的成功率、满意度等问题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即P<0.01.结论 病患进行胃镜检查之前,给予病患优质护理,能够提高病患镜检的成功率、提高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护士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的认可.

    作者:王云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突发公共卫生相关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为了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做好防范控制并能及时处理,需要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某市2009-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60起,其中主要集中在农村的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89起;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是发生事件较多的传染病居于前3位;暴发事件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2.14%;传染病暴发的季节是每年4-7月和8-11月.结论 对于一些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较高风险的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和细心指导,只有采用这些主要举措才能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美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探讨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6例乳腺包块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扫查,分析其不同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果 乳腺肿瘤在二维声像图上,均有各自声像特征,以肿块边界及回声特征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在彩色多普勒检测中,本组良性乳腺肿瘤内均未探及血流,仅少数肿块周边测及少量血流,恶性乳腺肿瘤肿块内均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 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征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等综合指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物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波;范小萍;崔梅花;刘艳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如何强化进修生制度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当今的医疗技术日趋发达,人们对医院有着很高的预期,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师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也是职业培训的重要方法.本文根据我院在接受进修医师方面的实际情况,就进修医师制度管理和其医疗行为的规范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作者:农永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帕苏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帕苏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法考察不同情况下DNA对帕苏沙星荧光猝灭的影响.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Scatchard方程的简化形式,确定两者的猝灭类型和猝灭常数.结果 小牛胸腺DNA对帕苏沙星的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两者的结合常数大约为1.84×104,结合位点约为6.9个;通过考察KI对体系荧光猝灭的影响,发现两者的相互作用类型沟槽作用.结论 帕苏沙星可以与小牛胸腺DNA相互结合,产生较弱的荧光发光体.

    作者:张锋;张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骨肽冻干粉针与骨肽注射液对促进患者四肢骨折愈合的疗效

    目的 探讨复方骨肽冻干粉针与骨肽注射液对促进患者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抗感染治疗;治疗A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骨肽冻干粉针剂150mg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治疗B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肽注射液100mg溶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三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三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改善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均较治疗A组、治疗B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改善程度、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方骨肽冻干粉针和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好,复方骨肽冻干粉针临床疗效和骨肽注射液相似.

    作者:仲召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便携式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含量的比对分析

    目的 分析调查便携式血糖仪测试性能,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用配套质控品对2台仪器进行日常质控品检测,确保仪器工作正常.并对54份静脉全血和血浆进行血糖测定,然后对比结果,得出相关性.结果 血糖仪和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血糖浓度范围分别为(9.91±6.86)和(9.85±6.77),两者进行比较,t值=0.9620,P=0.340,P>0.05,无统计意义.2组数据相关性分析表明,有统计学意义(r=0.9975,P=0.000,P<0.05).结论 54份静脉血样的全血血糖和血浆血糖测定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掌握了血糖仪的使用现状,为临床血糖仪的比对提供可靠地依据.

    作者:魏存乐;王岐;李立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部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患者不断增多,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常多病共存,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且多数不典型,能发生并发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过药物治疗大多容易出现副作用.因而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因疾病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所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当下我们应该关注的.做好老年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我科自2005年2月-2007年4月共收治76岁以上老年手术患者78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福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人性化的普外科护理模式探讨

    在人本管理思想广泛应用的今天,探索普外科人性化护理模式成为了医院提高自身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阐述了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基于人性化普外科护理的基本模式,旨在为医院服务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鲁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康复训练对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能力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对其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观察组74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护理.分别通过FMA评分法和MBI评分法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分别为(61.27±13.15)分和(60.67±11.85)分,对照组分别为(31.12±8.09)分和(41.18±10.22)分,两组患者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提高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压氧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应当作为此种患者的常规护理内容进行推广.

    作者:焦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少年风湿病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风湿病的血液检验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所收治的青少年风湿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对比除红细胞压积没有明显差异,免疫学各项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比组相比均较高.结论 血液检验是及时确诊及时治疗青少年风湿的重要方法.

    作者:潘高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