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习惯性流产辨治体会

高自周

关键词:习惯性流产, 辨证论治, 验案
摘要:近年来,笔者采用孕前论治与孕后保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 孕前论治1.1 脾肾阳虚型:症见素体偏胖,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脱发耳鸣,神疲乏力,纳差,面色不华,月经后期,经期延长,量不多,色淡质稀,白带量多色白质稀,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或滑.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姜春华运用黄连的经验

    黄连是常用清热燥湿药,味苦,性寒,能清心火,泻火解毒,除肠胃湿热.笔者随师应诊,目睹姜老临证运用黄连配伍经验如:黄连配伍阿胶、鸡子黄等为黄连阿胶汤,有滋养阴血,清心安神功效;配伍肉桂为交泰丸,可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配伍当归、生熟地、黄芩、黄柏及黄芪为当归六黄汤,治阴虚火旺盗汗等;配伍黄柏、白头翁等为白头翁汤,治痢疾有卓效;配伍木香为香连丸,可用于下痢里急后重;配伍大黄、黄芩为泻心汤,可治急性胃炎、鼻衄等;配伍吴茱萸为左金丸,可治肝火犯胃;配伍黄芩、黄柏、栀子为黄连解毒汤,治疗三焦热盛之火毒疮疡;常取得显著的疗效.初步归纳姜老运用黄连配伍的经验为12法.

    作者:戴克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治咳嗽经验探析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汇集了有关诊治咳嗽的医案142例,归纳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肺燥津伤、肝火灼肺、脾虚肺弱和肺肾虚衰6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叶天士治疗咳嗽,并非见咳治咳,而是善于掌握病因病机.邪在表者予轻荆宣解,邪在里者或不治肺而治脾肾,注重顾护胃气和津液.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辨治咳嗽精深的学术见解与博通丰富的临证经验.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温电针配合正反阿是穴注射治疗肩周炎

    笔者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运用温电针疗法及正反阿是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利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10年全省卫生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在并召开首批优秀院长、优秀党委书记、山西名医受到表彰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疆地区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初探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新疆地区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特点,探讨影响因素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新疆自治区中医院住院的1 3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表,统计分析新疆地区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我区老年高血压辨证以阴虚、血瘀为主要病机;瘀血阻络证为我区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证候因素.结论:高血压病部分中医证候因素的分布受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分级、高血压病危险度分层、病程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赵玉玲;胡晓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诱导Hca-f肝癌小鼠细胞调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CTX)对Hca-f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Hca-f肝癌小鼠腹水,予生理盐水稀释,调细胞浓度为2×107个瘤细胞/mL,分别接种于每只小鼠右腋下皮部0.2 mL,24 h后随机分成模型组、CTX组、中药组、中药+CTX组,每组10只,给药8天后处死小鼠,剥离并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变化,电镜下观察凋亡小体.结果: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抑瘤率达到47.75%,能够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环磷酰胺对Hca-f肝癌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抑制肿瘤的可能机制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连媛媛;赵金茹;任蕊;刘春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清肺定喘胶囊治疗热哮型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肺定喘胶囊对哮喘发作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发作期的哮喘患者各48例,治疗组口服清肺定喘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片,每次0.1 g,每日3次.疗程1个月,观测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发作频率、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有显著改善(P<0.05),肺功能疗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81.25%,统计检验非劣效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91.67%,非劣效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定喘胶囊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有效,中医证候、肺功能疗效有效率均非劣效于氨茶碱.

    作者:柏晋梅;杨爱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

    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笔者采用门九章教授经验方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5例,女35例;年龄15~60岁;病程1~25年.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作者:孟动玲;门九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癌性发热从阳虚辨治体会

    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热由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正虚邪实所致,多以阳气亏虚为基本病机,应以温阳益气,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

    作者:白雪;周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复方芪鹰颗粒对DPN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芪鹰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3例)加服复方芪鹰颗粒治疗,对照组加服糖脉康颗粒治疗,疗程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神经传导速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及餐后2 h血糖均有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芪鹰颗粒可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并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加快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糖代谢异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张文佳;胡晓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降脂通脉汤治疗高脂血症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脂通脉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降脂通脉汤治疗高脂血症86例.结果:显效58例,占67.4%;有效25例,占29.1%;无效3例,占3.5%;总有效率96.5%.结论:降脂通脉汤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郝爱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

    感冒后咳嗽是指感冒急性期症状好转后遗留咳嗽久而不愈者.2008年1月至12月,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正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黄芪、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6例冠心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95%CI=79.3%~98.4%);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2.2%(95%CI=54.8%~85.8%);两组心绞痛综合疗效比较(u=2.718 7,P=0.008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变化综合疗效比较(u=2.11l 0,P=0.035 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心绞痛疗效收益为OR=0.21(95%CI=0.05~0.84),NNT=5(95%CI=2.69~30.12);其心电图疗效收益为OR=0.43(95%CI=0.17~1.09),NNT:5(95%CI=2.35~56.21).

    作者:郭春玲;王爽;周霞;耿蓬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0例.结果:临床治愈30例,好转6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赵光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消银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疗效观察

    自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笔者以凉血解毒法,自拟消银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患者5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德龙;耿春梅;段世军;曹妞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番泻叶致泻作用时间观察

    番泻叶为豆科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C.acutifolia Del的小叶,具泻下导滞、利水通便之功.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笔者对54例长期卧床的内科住院便秘患者予番泻叶口服后观察其致泻作用时间及腹痛、腹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测定颈腰康片中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建立颈腰康片中士的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BOD 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1%冰乙酸-三乙胺(24:76:0.1),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士的宁在4.052~30.4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0.76%(n=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适用于颈腰康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永杰;张府君;仝立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李素卿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简介

    李素卿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著名儿科专家、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50多年,在儿科疑难病诊治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李老学习,现就其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飧同道.

    作者:陈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雷公藤致闭经治验1例

    金季玲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从医40余载,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金师侍诊,兹介绍金师治疗雷公藤导致闭经一例.

    作者:秦春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现状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鼍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在医学上,骨质疏松症早是由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件骨骼疾病.

    作者:王善付;王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