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春华运用黄连的经验

戴克敏

关键词:姜春华, 黄连, 名医经验
摘要:黄连是常用清热燥湿药,味苦,性寒,能清心火,泻火解毒,除肠胃湿热.笔者随师应诊,目睹姜老临证运用黄连配伍经验如:黄连配伍阿胶、鸡子黄等为黄连阿胶汤,有滋养阴血,清心安神功效;配伍肉桂为交泰丸,可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配伍当归、生熟地、黄芩、黄柏及黄芪为当归六黄汤,治阴虚火旺盗汗等;配伍黄柏、白头翁等为白头翁汤,治痢疾有卓效;配伍木香为香连丸,可用于下痢里急后重;配伍大黄、黄芩为泻心汤,可治急性胃炎、鼻衄等;配伍吴茱萸为左金丸,可治肝火犯胃;配伍黄芩、黄柏、栀子为黄连解毒汤,治疗三焦热盛之火毒疮疡;常取得显著的疗效.初步归纳姜老运用黄连配伍的经验为12法.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消银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疗效观察

    自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笔者以凉血解毒法,自拟消银汤治疗进行期银屑病患者5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德龙;耿春梅;段世军;曹妞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癌性发热从阳虚辨治体会

    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热由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正虚邪实所致,多以阳气亏虚为基本病机,应以温阳益气,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

    作者:白雪;周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豁痰搜风汤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豁痰搜风汤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针灸治疗,1疗程10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豁痰搜风汤配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作者:崔保生;高有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习惯性流产辨治体会

    近年来,笔者采用孕前论治与孕后保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 孕前论治1.1 脾肾阳虚型:症见素体偏胖,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脱发耳鸣,神疲乏力,纳差,面色不华,月经后期,经期延长,量不多,色淡质稀,白带量多色白质稀,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或滑.

    作者:高自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番泻叶致泻作用时间观察

    番泻叶为豆科状小灌木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和尖叶番泻C.acutifolia Del的小叶,具泻下导滞、利水通便之功.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笔者对54例长期卧床的内科住院便秘患者予番泻叶口服后观察其致泻作用时间及腹痛、腹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现状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鼍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在医学上,骨质疏松症早是由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件骨骼疾病.

    作者:王善付;王建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0例.结果:临床治愈30例,好转6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赵光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笔者随导师自2005年9月至2008年11月采用针刺法为主治疗妇科术后尿潴留患者3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志强;龚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雷公藤致闭经治验1例

    金季玲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从医40余载,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金师侍诊,兹介绍金师治疗雷公藤导致闭经一例.

    作者:秦春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姜春华运用黄连的经验

    黄连是常用清热燥湿药,味苦,性寒,能清心火,泻火解毒,除肠胃湿热.笔者随师应诊,目睹姜老临证运用黄连配伍经验如:黄连配伍阿胶、鸡子黄等为黄连阿胶汤,有滋养阴血,清心安神功效;配伍肉桂为交泰丸,可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配伍当归、生熟地、黄芩、黄柏及黄芪为当归六黄汤,治阴虚火旺盗汗等;配伍黄柏、白头翁等为白头翁汤,治痢疾有卓效;配伍木香为香连丸,可用于下痢里急后重;配伍大黄、黄芩为泻心汤,可治急性胃炎、鼻衄等;配伍吴茱萸为左金丸,可治肝火犯胃;配伍黄芩、黄柏、栀子为黄连解毒汤,治疗三焦热盛之火毒疮疡;常取得显著的疗效.初步归纳姜老运用黄连配伍的经验为12法.

    作者:戴克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温电针配合正反阿是穴注射治疗肩周炎

    笔者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运用温电针疗法及正反阿是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利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一般治疗及西药降糖基础上配伍中药补阳还五汤水煎口服.结果:显效25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3%.结论:西药配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喉源性咳嗽的中医研究进展

    喉源性咳嗽是指咽喉疾病引起的咳嗽,以咽痒如蚁行或如有异物阻塞,咽痒必咳,不痒不咳,或有异物感而出现频繁清嗓动为主要症状.此病病位在咽喉,咳点在声门以上,是急慢性咽炎、喉炎、声门上区等疾病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该病名由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首先提出[1].其发病可能与腺病毒、细菌、霉菌、化学粉尘、龋齿填充物、假牙等致敏因素有关.

    作者:薛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宁心安神法针刺治疗心悸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宁心安神法针刺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针刺治疗组和口服西药组分别用宁心安神法针刺以及口服西药治疗.结果:针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且针刺治疗对防止心悸复发疗效更佳,效果更稳定持续.结论:运用针刺疗法治疗心悸,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芳;张唐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肾除痹汤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EO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62例患者,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喋呤、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益肾除痹汤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理化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晨僵持续时间、双手握力、疼痛指数、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改善明显,同时ESR、CRP和RF也明显下降(P<0.01、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田新玮;陈昶;王成;齐保健;刘春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化瘀祛痰法治疗脂肪肝50例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法对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对50例脂肪肝患者采用化瘀祛痰法基本方加减治疗2~4个疗程.结果: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化痰祛瘀法治疗脂肪肝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参芪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

    目的:观察参芪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痛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参芪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并与西药治疗94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中显效41例,有效5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4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4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活血胶囊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较满意.

    作者:牛占海;王凤仙;刘永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

    感冒后咳嗽是指感冒急性期症状好转后遗留咳嗽久而不愈者.2008年1月至12月,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正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测定颈腰康片中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建立颈腰康片中士的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BOD 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1%冰乙酸-三乙胺(24:76:0.1),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20℃.结果:士的宁在4.052~30.4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0.76%(n=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适用于颈腰康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永杰;张府君;仝立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辨治咳嗽经验探析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汇集了有关诊治咳嗽的医案142例,归纳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肺燥津伤、肝火灼肺、脾虚肺弱和肺肾虚衰6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叶天士治疗咳嗽,并非见咳治咳,而是善于掌握病因病机.邪在表者予轻荆宣解,邪在里者或不治肺而治脾肾,注重顾护胃气和津液.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辨治咳嗽精深的学术见解与博通丰富的临证经验.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