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张仁;王万春
目的:观察验方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单用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分别为60.6%(20/33)、78.8%(2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12/35)、54.3%(19/35)(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检测HBVYMDD变异株:治疗组仅有2例(6.06%),时照组有9例(25.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乐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比单用拉米夫定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降低病毒变异率.
作者:胡大庆;张国梁;杨素霞;施卫兵;蔡淑玲;刘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PCBD)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诊断为PCBD的31例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为肝气郁结、肝血瘀阻型、肝胆湿热型3型,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根据辨证分型随证加减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95%CI=75.0%~98.1%).所有病例均获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说明中医辨证论治对于PCBD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民;王约青;赵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阐述了清代名医雷丰所著<时病论>中有关湿邪病证的病机,从病发四时,不拘长夏和四季湿病,各据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雷丰对湿邪病证的辨证立法泾渭分明,用药遣方独具匠心,体现了知时论证、结合体质、灵活变通的学术思想.
作者:刘纳文;吴月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中药与西药交替保留灌肠,对照组仅用西药.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95%CI=77.9%~99.2%);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95%CI=54.1%~87.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50 0,P=0.049 6).结论: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其收益为,OR=0.14(95%CI=0.03~0.72),NNT=4(95%CI=2.13~15.58).
作者:苏东平;王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朱宁云教授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师从于朱教授,受益匪浅.现举例介绍朱教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的经验如下.
作者:回世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年来呈增长趋势,约有70%的患者死于肿瘤的并发症,其中发热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们采用降温汤内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发热6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东;燕丽萍;杨守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常见的原因.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患者6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许振燕;王钦茂;宋显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1990年Ogawa等[1]首先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对比技术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 - nance imaging,FMRI)以来,已有很多研究机构及学者利用此手段对中医学针刺理论进行研究.
作者:熊杰;宁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笔者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孔维民;郑军文;黄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和生长曲线测定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在体外培养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芦荟大黄素可在G0/G1期阻滞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使S期细胞比率降低;在一定范围内,芦荟大黄素的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凋亡率也越高.结论:芦荟大黄素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而阻断细胞周期.
作者:杨宾;付强;王亚娟;唐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3年6月至2007年10月,笔者采用莪红注射液佐治椎 -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3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郝瑞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易复发,病情轻重不一,同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作者:李金萍;李卫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天柱穴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病患者55例,采用小针刀松解天柱穴,每周1次,多不超过3次.结果:痊愈39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小针刀松解天柱穴治疗枕大神经痛效果显著.
作者:王秀娟;王文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胆矾中砷、汞舍量.方法:冷原子吸收分析法测胆矾中汞含量;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砷含量.结果:贵州、云南、广西三地药材市场胆矾含汞平均值分别是1.6 μg/g、1.27 μg/g、1.08 μg/g;砷平均值分别是26.8 μg/g、1.97 μg/g、7.57 μg/g.结论:胆矾产地不同,砷含量差剐较大;从数据的精密度可知,实验效果好,方法简便,数据准确.
作者:杨春;成红砚;张欧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渗出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常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令患者异常痛苦.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法治疗AECOPD的疗效.方法:两组均予西医综合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化痰、抗感染、解痉平喘、对症、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通腑泻热中药汤剂(灌肠).结果:治疗组显效84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4.38%(95%CI=78.09%~90.67%);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2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68.06%(95%CI=57.29%~78.8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310 9,P<0.001);且治疗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u=3.553 1,P<0.001).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泻热法治疗AECOPD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其收益为OR=0.39(95%CI=0.20~0.78),NNT=6(95%CI=3.5~22.5).
作者:陈宏;支开叶;冯五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3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除高密度脂蛋白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注射液配合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闫庆忠;冯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喻文球教授是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作者:严张仁;王万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三七伤药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血瘀证)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64例(脱落8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三七伤药胶囊,对照组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结果:治疗组痊愈115例,显效127例,有效8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6.20%(95%CI=94.17%~98.23%);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30例,有效23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71.05%(95%CI=64.74%~79.3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u=4.199 3,P<0.000 1);且两组总有效率的95%CI不重叠.结论:三七伤药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血瘀证)的疗效优于云南白药胶囊,其收益为OR=0.10(0.05~0.19),NNT=4(3.17~5.32).
作者:王小琴;李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笔者采用消幽益胃汤配合埋线疗法治疗胃溃疡6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贵木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