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莲凤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法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216例,采用通腑泻热中药治疗.结果:基本治愈52例,显效56例,有效88例,无效12例,恶化8例,总有效率为90.7%.结论:通腑泻热法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肯定.
作者:杨娟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有效方法.方法:96例遗尿症患儿全部采用针剌气海、关元、膀胱俞、足三里等穴治疗,结合耳穴贴压肾、膀胱、神门等处.结果:临床治愈63例,好转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用电针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小儿遗尿症具有温补肾阳、补益脾肺的作用,且疗效确切.
作者:刘振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更年益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5例符合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以自拟更年益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7例,以更年安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变状况和治疗前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等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好转5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5%,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两组比效差异显著(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E2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更年益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有提高E2水平的作用.
作者:解春湘;解宁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性关节炎患者200例,采用推拿加超短波治疗.结果:治愈80例,好转10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作者:刘新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笔者应用活血调经法治疗女性皮肤病取得一定效果,兹将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兴明;邵占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常采用镇痛剂、封闭疗法,严重者采用手术疗法,虽能解除疼痛,但术后易遗留面部感觉消失.笔者运用自拟方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兴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未病先防,是理想、积极的措施.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早期诊治就要求病者勿讳疾忌医,医者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才能防微杜渐有效地治疗,而临床的要点就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作者:高玉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胥京生主任医师是江苏省名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从医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余有幸随诊其左右,深得教诲.今将胥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收集整理如下.
作者:吴丽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祛湿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1个疗程30天,可用1~4个疗程.结果:治愈24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结论:祛湿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作者:李立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将流行病学的方法引入中医证候群体特征的研究,通过binary 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原发性肝癌肝血瘀阻证出现频数较高的症状、体征为腹壁青筋暴露、肌肤甲错、面色黧黑、胁下症块、刺痛固定不移、舌紫暗有瘀斑、脉涩等,可通过β取值的大小确定该症状和体征与证型的关系程度,且HA和CD4取值愈大,肝血瘀阻证出现的可能性愈大.因此为临床原发性肝癌肝血瘀阻证型宏观和微观指标量化标准化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武嫣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香砂左金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口服香砂左金汤;对照组38例,口服雷尼替丁、丽珠得乐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95%CI=83.8%~99.4%);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9%(95%CI=62.7%~90.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未达显著性差异(u=1.358 5,P=0.174 4).结论:香砂左金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与雷尼替丁、丽珠得乐相当,其收益OR=0.19(95%CI=0.04~0.95),NNT=6(95%CI=3.25~56.18);提示有必要加大病例深入研究.
作者:万昌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当归芍药散出自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凡见两处.一处见于《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另一处见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方中川芎、芍药、当归活血疏肝,和血养血,茯苓、泽泻、白术健脾运脾,胜湿利水,合用之,既行瘀滞之血,又散蓄积之水,可用于治疗水血互结引起的病证.笔者用此方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病证,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祁宝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今存本《御药院方》由元代许国祯等人修订编辑而成,其采用的底本为金代《御药院方》,成书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中医大辞典》、《三百种医籍录》均误为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该书明清后已在国内失传,而后经朝鲜流入日本,再从日本回归中国,现存本为日本千贺芳久于宽政戊午(1798年)仿刻朝鲜癸巳刊本.是书为研究金元宫廷医方重要的资料,从中可了解当时医方的发展概貌,更能体现金元医学的成就与贡献.
作者:周益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曹志群教授就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内科临床教学20载,临证经验颇丰,对内科杂病有独到的见解,遣方用药不落窠臼,兹将其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思路介绍如下.
作者:张迎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选诊断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38例,口服非淋清汤治疗,7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并与美满霉素治疗16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中痊愈103例,有效28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8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游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虚、痰、瘀是肺癌转移的主因,五脏生克关系是肺癌转移的主要规律.临床应针对肺癌转移的病机提前预防治疗.
作者:张霆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局部穴位埋入肠线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85例,每次选穴5~10个,15天1次,3次1个疗程,用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28例,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12%.结论: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可抑制患者食欲和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郭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李某某,女,61岁,农民,1999年6月10日初诊.浮肿、乏力、劳累时呼吸困难2周.体格检查:血压20.0/9.3 kPa,心率84次/min,律齐,二尖瓣区与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薛必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米逸颖主任医师是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医数十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赵展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内经》对刺禁论述颇多,如《素问·刺禁论篇》、《灵枢经·五禁》篇有专门论述,其他多篇也均有涉及.内容包括部位刺禁--五脏、血脉、形体诸窍刺禁,穴位刺禁,操作刺禁--留针禁忌、补泻禁忌、深浅禁忌、时间禁忌、病者刺禁等.这类刺禁产生的原因有重要脏器禁刺、针具落后、缺乏消毒措施、师传经验等.从现代医学知识来看,刺禁理论确有一定的科学性,涉及到针刺禁忌、针刺注意事项及针刺不当造成的危害,不仅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对针灸临床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晖;许银珊;刘清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