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梦;毛红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呈单侧、带状排列的群集性水泡,同时伴神经痛.当患者抵抗力较低时,同时累及两个神经节产生多个区域皮损称为泛发型带状疱疹.泛发型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恶性肿瘤、手术后或使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后.笔者于临床中治疗泛发型带状疱疹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琼;牟建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腑合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水肿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2013年~2016年4a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处理,观察组利用通腑合剂联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分别记录患者的脑水肿扰动系数和脑梗死病灶周围密度容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水肿扰动系数及脑梗死病灶周围密度容积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水肿扰动系数为(6.0±0.4),而对照组患者的脑水肿扰动系数为(9.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病灶周围密度容积为(10.2±0.6) mm,对照组患者脑梗死病灶周围密度容积为(14.2±0.5)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合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脑水肿患者的治疗中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锋挺;胡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肘后备急方》中将中药熏洗形式分为溻渍法、淋洗法、熏洗法、罨洗法等,尤以外科为,对于乳痈、疽疮、骨疽、诸败疮、白秃、鼠瘘、阴茎卒痛、阴疮、阴囊湿痒等均有详细记载[1].肛门的坐浴熏洗疗法是中医学宝贵遗产之一,该法是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药物离子经创面吸收,增加了局部有效药物浓度,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2].熏洗疗法在痔、肛瘘、肛裂的治疗中,常用药物有黄柏、五倍子、苦参、芒硝、明矾、冰片.诸药合用具有清利湿热、消肿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适于治疗痔、肛裂急性发作期局部肿痛、便血及痔、瘘、裂术后水肿、疼痛、出血、愈合迟缓等并发症[3].
作者:殷玥;徐强;张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确诊的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报告、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6例患者中,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2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09%;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5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48%.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尿潴留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其治疗方法有限,大多需要依靠抗炎药物或手术治疗.我国传统医学中的腹部推拿疗法对于本病具有稳定的疗效优势,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大量文献研究,发现腹部推拿可以通过中枢神经调节来改善膀胱功能,通过本文来阐释腹部推拿治疗尿潴留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正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肌肉平衡推拿配合干扰电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疼痛、麻木及NDI的影响.方法:将符合UCS诊断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选择肌肉平衡推拿联合干扰电治疗,40 min/次,5次/周;对照组仅选择干扰电治疗,20 min/次,5次/周,两组连续治疗2周;每组治疗前后进行疼痛、麻木及NDI评测.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余39例;联合治疗及单纯干扰电治疗,对UCS患者疼痛、麻木及颈椎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5);且联合治疗较单纯干扰电治疗对疼痛、麻木及颈椎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更佳(P<0.05).结论:肌肉平衡推拿联合干扰电治疗对UCS患者疼痛、麻木及颈椎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熊袁;曹必伟;吴淼;赵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雷火灸灸上脘、中脘、下脘、梁门诸穴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口服泮托拉唑肠溶片、复方铝酸铋颗粒治疗,观察组增加使用雷火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再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火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钟永英;钟锡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角化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用中药熏洗联合卤米松乳膏、中药熏洗、卤米松乳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25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角化性湿疹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刘明珠;孙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采用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38例,改良后的术式更多地保留了肛门皮桥及黏膜桥,杜绝了肛门狭窄的发生,减少了舡缘水肿的发生,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38例,男131例,女107例;年龄23岁~75岁,平均49岁;病程1a~38a,平均15a.其中脱垂性环状痔128例,血栓性(包括嵌顿)环状痔32例,出血性环状痔78例.其中并发肛瘘5例,肛裂12例,并发肛乳头增生15例.
作者:刘涛;王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截血膏外敷治疗闭合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24例闭合性锤状指患者,予以自制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截血膏外敷治疗,每周换药2次,小夹板外固定6周后进行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结果:对24例患者进行时间为6个~12个月的随访,通过对患者的患指和健指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相比较,显示患者患指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为0°~70°有16例,0°~ 60°有5例,0°~53°有2例,0°~35°有1例.根据TAM系统对结果疗效进行评定,优16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5.83%.结论:采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截血膏外敷治疗闭合性锤状指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及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少军;丑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腕踝针疗法对肩周炎的即时镇痛效应.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取患侧上4、上5、上6区行腕踝针治疗;对照组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肩前、臂臑、天宗、阿是穴,并依据疼痛部位进行适当循经取穴,进行电针治疗.两组均留针30 min,观察治疗前及治疗5 min后疼痛程度,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中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VAS及PP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min后实验组VAS及PPI评分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VAS及PPI评分无明显下降(P>0.05),且实验组VAS及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腕踝针疗法对肩周炎的即时镇痛效应良好,明显优于电针疗法.
作者:王荣兵;李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苏氏正骨,是天津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重要骨伤科流派之一,其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和特色.胸椎小关节紊乱是骨科常见疑难病症之一,不易与内科系统疾病及皮肤科疾病相鉴别,本文旨在通过病案介绍导师应用苏氏正骨治疗本病的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子威;张文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38例.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有效率89.47%,且治疗后和随访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舌脉上也有所改善.结论:艾灸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任逸;夏子麒;王欣妍;姜旭;郭玮;朱庆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龚居中,字应园,江西金溪人,明代医家,生前曾任太医.著作代表有《红炉点雪》、《女科百效全书》、《幼科百效全书》、《福寿丹书》等.其中以《红炉点雪》负盛名.《红炉点雪》系龚氏考校并汇辑《内经》以降诸家虚损沦治精要,并结合其临证心得而撰就的虚损痨瘵征治专书[1].全书共分四卷,卷四重点论述灸法的运用,灸法治疗痰火证的方法以及灸法禁忌、保健等.灸法治疗痰火证虽篇幅较小,却言简意赅,独具创新,为后世灸法运用开拓新的视野.
作者:郭丽娜;宋南昌;马炜林;徐涵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筛选整理1980年~2016年间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的临床文献,应用频数统计分析总结出相关取穴特点和规律.共纳入文献22篇,选用耳穴21个;取穴主要以位于耳垂及对耳屏的耳穴为主;临床上多选用耳穴埋豆法进行治疗;选用耳穴以神门、面颊、皮质下、颌频次高.
作者:惠真珍;焦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测量8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垫枕复位的相关放射学指标数值,为胸腰椎骨折复位枕弧面的研制提供具有临床意义的观测指标和参考数值.方法:筛选8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且TLICS评分≤3分患者,获取在满足胸8棘突和骶4中嵴同时接触床面的前提条件下,以充气垫枕维持背伸体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周测量X线平片的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以及椎体棘突距离床面垂直高度、各棘突间水平间距等相关放射学指标,绘制相应复位枕弧面,统计分析并终得出适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具指导意义的曲线图.结果:患者病椎前缘平均高度分别由治疗前的(61.82±4.31)%恢复至治疗后2周的(91.23±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12周的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治疗后VAS评分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4和12周的结果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后2、4、12之间的结果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时点的椎体棘突离床垂直距离及不同时间点T10~L5间水平距离比较,治疗后2、4、12周的椎体与复位前数据比较P <0.05,而治疗后2、4和12周的结果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放射学测量,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复位弧度是从胸8~骶4的、以腰4棘突为顶点(高度约6 cm)的非对称弧形,且复位的高度在治疗后2周能达稳定值.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复位枕面的弧度可按照此参数制作.
作者:杨洪杰;王学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研究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痛症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选自我院61例瘀滞型肩周炎痛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舒筋汤结合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两组患者肩周炎痛症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在临床疗效、UCLA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痛症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总结《针灸大成》对灸量的认识,概括书中灸量的使用规律,初步探析艾灸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从而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针灸大成》中对于艾灸量的把握,主要有因人制宜、因部制宜、因病制宜、因证制宜的特点,反映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反映出艾灸灸量与艾灸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直接重要的联系.
作者:杨有为;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身直径不同的毫针对针灸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毫针针身直径0.35 mm的粗针组和毫针针身直径0.25 mm的细针组,每组各35例,给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粗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细针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粗针组VAS评分为(1.53±0.43),细针组VAS评分为(2.45±0.38);粗针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11.54±1.20),细针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41±1.61).各种疗效评价标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细毫针针灸治疗急性期肩周炎都有较好的疗效,但粗针更具有优势.
作者:甘源;熊源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均可引起上肢功能障碍.祖国医学中的卒中、累中、大厥等病症,实际上已经包括脑血管意外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三角肌起自锁骨外侧端、肩峰、肩胛冈.止于肱骨体外侧的三角肌粗隆,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的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主要功能是上臂外展时的起动.中风后肩部失去功能,对上肢功能影响较大,三角肌失用,肌肉萎缩,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等功能丧失,肩关节囊松弛,冈上肌腱等被患肢重量拉长,久之肩关节处于半脱位状态,对患肢的运动功能恢复影响巨大,对患者的生活、护理等带来诸多不便.笔者以推拿为主,重建三角肌冈上肌功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维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