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英;钟锡新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大黄乳膏的制备工艺,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渗漉法提取有效成分,制成O/W型乳剂型软膏,以耐热耐寒,离心和外观等指标考察乳膏的初步稳定性,优选成型工艺条件.结果:制得的乳膏质地均匀,外观细腻,易于清洗,质量稳定.结论:中药复方大黄乳膏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作者:皮凤娟;黄娟;张庆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运用麦粒灸至阳穴的方法治疗胃脘痛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均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山东省中医院就诊并被确诊为胃脘痛的患者,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21岁~ 63岁;病程1个月~7a不等.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结合上消化道钡餐X线或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诊断为胃脘痛,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痞满,泛酸,恶心呕吐等.
作者:赵广;孙春全;杨继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 2017年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住院并确诊为顽固性膝骨关节炎的90位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盲探式针刀松解或玻璃酸钠注射.分别在术前1d、末次术后第7天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测定患膝活动度,超声观察髌上囊积液情况,术后第30天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引导组疗效明显优于盲探组及注射组,而引导组对膝关节髌上囊积液量的改善优于盲探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膝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顽固性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者:阮宜骏;曾振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1 现代医学对于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认识COPD本质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特征是持续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伴有气道和肺部慢性炎症反应的进展呈进行性发展.COPD急性加重期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管-肺反复发生感染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使得细支气管的解剖形态变窄、变宽以及扭曲变形等进而导致局灶肺炎、肺泡炎以及肺泡壁纤维化等病变的发生[2].
作者:王晓东;周胜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采用改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38例,改良后的术式更多地保留了肛门皮桥及黏膜桥,杜绝了肛门狭窄的发生,减少了舡缘水肿的发生,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38例,男131例,女107例;年龄23岁~75岁,平均49岁;病程1a~38a,平均15a.其中脱垂性环状痔128例,血栓性(包括嵌顿)环状痔32例,出血性环状痔78例.其中并发肛瘘5例,肛裂12例,并发肛乳头增生15例.
作者:刘涛;王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中药方剂在游离植皮术后修复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深部皮肤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清创后中厚皮片植皮,皮片表面均匀打若干个微孔(孔径0.3 cm ~0.5 cm)并用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和半透膜覆盖封闭,24h不间断吸引(维持-10.0 kPa ~ 15.0 kPa负压),应用VSD技术7d~10d去除VSD敷料,其间联合服用口服健骨复肢丸.结果:30例皮片全部存活,本组优25例,占83.33%;良5例,占16.67%;差0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皮片下持续引流,避免了皮片下积血血肿、减少积液和皮片感染坏死发生概率;同时健骨复肢胶丸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营养因子交换、进血管形成及肉芽组织生长具有重要辅助治疗的作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中药在深创面修复中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彤;聂云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38例.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有效率89.47%,且治疗后和随访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舌脉上也有所改善.结论:艾灸关元穴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任逸;夏子麒;王欣妍;姜旭;郭玮;朱庆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西医多种方法改善肿瘤患者失眠的治疗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再加用中西医多种方法,对照组40例只给予常规治疗中成药药物口服及护理,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00%.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与护理能明显改善肿瘤患者失眠状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宫丽艳;蒋志葵;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手足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角化性湿疹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用中药熏洗联合卤米松乳膏、中药熏洗、卤米松乳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25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角化性湿疹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刘明珠;孙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痔疮和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常用治疗方法为手术,术后切口水肿疼痛为常见症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院自2015年至今,采用中药四季止痛汤坐浴治疗痔瘘术后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顺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龚居中,字应园,江西金溪人,明代医家,生前曾任太医.著作代表有《红炉点雪》、《女科百效全书》、《幼科百效全书》、《福寿丹书》等.其中以《红炉点雪》负盛名.《红炉点雪》系龚氏考校并汇辑《内经》以降诸家虚损沦治精要,并结合其临证心得而撰就的虚损痨瘵征治专书[1].全书共分四卷,卷四重点论述灸法的运用,灸法治疗痰火证的方法以及灸法禁忌、保健等.灸法治疗痰火证虽篇幅较小,却言简意赅,独具创新,为后世灸法运用开拓新的视野.
作者:郭丽娜;宋南昌;马炜林;徐涵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雷火灸灸上脘、中脘、下脘、梁门诸穴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口服泮托拉唑肠溶片、复方铝酸铋颗粒治疗,观察组增加使用雷火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再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火灸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钟永英;钟锡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身直径不同的毫针对针灸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毫针针身直径0.35 mm的粗针组和毫针针身直径0.25 mm的细针组,每组各35例,给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后,粗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细针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粗针组VAS评分为(1.53±0.43),细针组VAS评分为(2.45±0.38);粗针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11.54±1.20),细针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41±1.61).各种疗效评价标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粗、细毫针针灸治疗急性期肩周炎都有较好的疗效,但粗针更具有优势.
作者:甘源;熊源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中药足浴与温水足浴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 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以温水足浴,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属于中医外治疗法,安全无副作用,与护理干预相结合,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肘后备急方》中将中药熏洗形式分为溻渍法、淋洗法、熏洗法、罨洗法等,尤以外科为,对于乳痈、疽疮、骨疽、诸败疮、白秃、鼠瘘、阴茎卒痛、阴疮、阴囊湿痒等均有详细记载[1].肛门的坐浴熏洗疗法是中医学宝贵遗产之一,该法是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药物离子经创面吸收,增加了局部有效药物浓度,直接针对病因、病位发挥治疗作用[2].熏洗疗法在痔、肛瘘、肛裂的治疗中,常用药物有黄柏、五倍子、苦参、芒硝、明矾、冰片.诸药合用具有清利湿热、消肿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适于治疗痔、肛裂急性发作期局部肿痛、便血及痔、瘘、裂术后水肿、疼痛、出血、愈合迟缓等并发症[3].
作者:殷玥;徐强;张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自拟方穴位贴敷方法治疗,对照组应用炎琥宁肌注,并口服四季抗病毒合剂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拟方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志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肌肉平衡推拿配合干扰电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疼痛、麻木及NDI的影响.方法:将符合UCS诊断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选择肌肉平衡推拿联合干扰电治疗,40 min/次,5次/周;对照组仅选择干扰电治疗,20 min/次,5次/周,两组连续治疗2周;每组治疗前后进行疼痛、麻木及NDI评测.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余39例;联合治疗及单纯干扰电治疗,对UCS患者疼痛、麻木及颈椎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5);且联合治疗较单纯干扰电治疗对疼痛、麻木及颈椎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更佳(P<0.05).结论:肌肉平衡推拿联合干扰电治疗对UCS患者疼痛、麻木及颈椎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熊袁;曹必伟;吴淼;赵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研究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痛症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选自我院61例瘀滞型肩周炎痛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舒筋汤结合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两组患者肩周炎痛症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在临床疗效、UCLA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痛症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总结《针灸大成》对灸量的认识,概括书中灸量的使用规律,初步探析艾灸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从而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针灸大成》中对于艾灸量的把握,主要有因人制宜、因部制宜、因病制宜、因证制宜的特点,反映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反映出艾灸灸量与艾灸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直接重要的联系.
作者:杨有为;王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颈肩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近些年来也多发于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人群.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以颈胸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的退变继发颈椎关节失稳,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周围肌肉韧带劳损,椎间孔变小,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颈肩部肌肉痉挛,肌群失去平衡,出现颈肩酸痛,活动功能障碍,甚则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伴见头晕、耳鸣,在颈项部及肩背部可有结节或条索状压痛点等一系列症状[1].笔者自2008年至今,运用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志彬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