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拳顶压肘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120例

侯筱文;王鹏;杨展科

关键词:胸椎关节紊乱, 拳顶压肘, 复位
摘要:目的:观察拳项压肘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胸椎关节紊乱患者采用拳顶压肘手法进行复位治疗.结果:经1次~2次治疗治愈111例,占92.50%,经3次以上治疗者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17%.结论:拳顶压肘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疗效好,简单,省力,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外治杂志相关文献
  • 小针刀治疗弹响指86例

    目的:观察触摸结节下进行小针刀治疗弹响指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治弹响指患者86例,定位后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下小针刀治疗,治疗1次~3次;随访观察5个~4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小针刀治疗86例中,治愈8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3.02%,总有效率98.84%.结论:小针刀治疗弹响指,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常青;廖志鹏;陈自强;祝最成;李国平;禤柱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695例

    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肿胀、血肿及瘀血斑,功能障碍等体征较明显的患者69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95例,男406例,女289例;年龄小9岁,大83岁;伤后就诊时间短5h,长11d;受伤部位上肢182例(其中腕至手95例,肘至腕67例,肩至肘20例),下肢483例(其中踝至足191例,膝至踝176例,髋至膝116例),躯干30例(其中腰背部22例、胸部8例).

    作者:王基萍;丛培军;王春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温针灸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6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膝骨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封包治疗.结果:显效6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74%.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封包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易于操作,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吕彩虹;彭墩;杨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外治干预糖尿病前期研究进展

    系统回顾并总结了近几年有关中医外治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方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作者:赵志华;孙丽莎;傅美华;陈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联合日式骨盆按揉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日式骨盆按揉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日式骨盆按揉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塌溃、中频脉冲、超短波、牵引、常规按摩等方法治疗,每日1次,12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71.00%.经行×列表x2检验,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日式骨盆按揉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葛明;牛桂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选药脐疗婴幼儿泄泻538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敷脐法治疗婴幼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门诊538例婴幼儿泄泻患儿进行辨证,依据辨证选用中药敷脐治疗.结果:风寒泻227例,治愈174例,好转44例,无效9例;湿热泻151例,治愈99例,好转35例,无效17例;伤乳、伤食泻103例,治愈80例,好转16例,无效7例;脾虚泻57例,治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38%.结论:中医辨证选药敷脐治疗多种证型婴幼儿泄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对风寒泻效果佳.

    作者:许小翠;余文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拳顶压肘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120例

    目的:观察拳项压肘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胸椎关节紊乱患者采用拳顶压肘手法进行复位治疗.结果:经1次~2次治疗治愈111例,占92.50%,经3次以上治疗者9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17%.结论:拳顶压肘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关节紊乱,疗效好,简单,省力,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筱文;王鹏;杨展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3例

    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由颈部急慢性损伤,刺激压迫了颈部神经和血管而引起的头痛,称之为颈源性头痛.本病在神经系统疾患中尤为多见,发病率高占55%…,特别是中年以后的头痛大部分是由于颈部病变引起,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加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兴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62例

    目的:观察采用手法整复辅助中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62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同时选择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6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优58例,良3例,优良率98.39%;对照组中,优58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6321,P>0.05).结论:手法整复辅助中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是有效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疗效与手术复位相当,且具有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的优点.

    作者:叶家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疑似腰椎骨折30例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妇女占了其中大部分,而认识上一些习惯性的误区,致使大部分患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Ⅰ型骨质疏松)的老年妇女失去佳的治疗时机,造成脊柱高度降低、弯曲,而表现出骨质疏松症的驼背、圆背畸形,往往有单个或多个椎体的压缩、楔形变或鱼尾样变.对于此类人群发生的急性腰痛,常常无法界定是有新发骨折还是由于骨质疏松症所致的椎体变形与疼痛.故笔者以骨质疏松症疑似腰椎骨折进行诊断与治疗,于2009年~2012年12月间,应用自制乌鸡接骨膏等综合治疗该病例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魏会东;魏会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结合家庭自主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4例

    目的:大量的腰腿痛的患者通过笔者的观察和治疗,对比分析在门诊与医院+家庭康复治疗的效果,倡导医院+家庭康复治疗的可行性,探讨单纯门诊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按统一诊断标准确诊549例患者,单纯门诊康复治疗345例,医院+家庭康复治疗204例,按统一疗效标准分别判定疗效.结果:医院+家庭康复治疗有效率满意,疗效显著高于门诊患者,x2=47.9,P<0.01.结论:早期在家庭中介入康复训练,这种方法可行而且有效,值得推广,并且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节省大笔费用.

    作者:陈小平;万平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周楣声教授灸法治疗经验

    周楣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名家,擅长灸法,认为灸法不仅可以治疗寒症、虚症,更长于治疗热症,而针灸的特点是“对症治疗”,灸法对发热和疔疖疮疡的红肿热痛疗效显著,提出“热症贵灸”的学术观点;灸感三相是灸法感传规律的总结,艾灸感传和灸效与“艾、穴、灼、久”密切相关;为了突出灸的地位,提出“灸针说”,但不反对针的作用;重视灸具创新在灸法发展中的作用,对灸具灸法进行了十余项改革与创新.

    作者:贺成功;龙红慧;蔡圣朝;徐天馥;袁卫华;朱才丰;费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8例外阴白色病变治疗的临床分析

    外阴白色病变属临床常见病,顽固难愈,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临床医师正努力寻求各种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降低复发率.近年来,笔者应用竹红菌素软膏配合光疗治疗本病38例,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2012年门诊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患者38例,年龄28岁~54岁;病程6个月~16a.主要症状为外阴皮肤和黏膜呈白色,皮肤增厚,外阴瘙痒,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

    作者:孙海艳;赵春生;孙常华;宁艳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向针刺结合推拿拔罐治疗软组织损伤76例

    软组织损伤,是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及相关的血管神经等组织,因长期、反复的姿势不正或突发的负荷过重,使局部应力增加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性疾病.笔者采用多向针刺结合推拿拔罐的方法治疗软组织损伤7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76例病例均为2011年~2012年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小18岁,大54岁;病程短2d,长5a.病情轻重程度积分[1]:轻度(≤12)23例,中度(13 ~20)32例,重度(>20)21例.其中腰肌劳损18例,背脊筋膜炎12例,肩周炎9例,肱骨外上髁炎9例,落枕8例,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7例,腱鞘炎6例,肌上韧带损伤4例,桡骨腕伸肌周围炎3例.

    作者:宋书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63例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腹水是肝硬化突出的表现,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一个重要标志.约50%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0 a内都将发生腹水[1].我院采用中药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超;张翠玲;崔玉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温针灸结合中药内服辨证分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并结合内服中药辨证分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八针”穴位进行温针灸,1d1次,并进行辨证分型口服中药汤剂,1d2次,疗程2周.结果:40例中,临床控制16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温针灸结合中药内服辨证分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邹胜祥;欧阳七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61例

    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阑尾炎超过3d常易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切除实为困难,勉强手术易造成肠瘘等严重并发症,故阑尾周围脓肿还是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我科对61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应用自制中药散外敷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15岁~ 77岁;脓肿直径3.0 cm~9.7 cm;治疗前WBC为10.8 ~26.4×109/L×109/L.对照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14岁~75岁;脓肿直径3.5 cm ~9.5 cm;治疗前WBC为11.2×109 ~ 25.8×109/L.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罗淑红;谢雪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浮针治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经过治疗后,皮疹已消退,局部只留有神经痛长期不愈,持续1个~6个月者[1].笔者选择近2a门诊病例17例进行浮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69.76±9.95)岁;平均病程(2.12±0.36)个月.2 治疗方法针具:选用南京医学浮针研究所监制的中号浮针.选点:第一针为发病神经节段分布区域皮肤皮损处远端,第二次依次沿神经节段向近端延伸.每次选用1或并列2针.手法、浮针操作常规:进针点碘伏消毒,舒张或提捏进针法进针,平刺,或直刺浅刺致肌层,退致皮下,卧针沿皮层下推进运针、扫散.扫散时左手沿肋间神经走向按循拿捏,疼痛减轻或消失为准.抽出针芯,固定软套管,封闭针座尾部针孔.24h或48 h起针,贴封针眼.留针期间,针眼处禁止沾水.糖尿病患者留针时间不宜长.3次~5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如仅留木感,可以虫类活血通络止痛药善后.

    作者:张新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

    目的:观察针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及住院患者150例,采用腰椎牵引、针刺、静脉输液、内服中药、穴位埋线治疗,10d为1疗程.间歇3d,治疗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69例,显效58例,好转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4.00%.结论:采用针药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改变神经根与压迫物的位置关系,促进突出的椎间盘水肿消退,局部微循环改善,代谢产物排除,缓解粘连组织,减轻炎性反应而缓解疼痛,其中穴位埋线疗法,对久治不愈的痛症,有提高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减轻疼痛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凌代兴;凌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温针灸四关穴配合经筋透刺治疗面瘫65例

    面瘫,中医又称之为口眼歪斜,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针灸适宜治疗的43种疾病之一.笔者通过20余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总结认为在治疗面瘫的过程中,尤其在急性期内辨证施治针灸相合才能取佳效.近1a来,笔者采用温针灸四关穴配合经筋透刺治疗面瘫患者65例,观察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面瘫患者为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来我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病例,其中男29例,女36例;年龄12岁~76岁;面瘫病程在7d之内;有感冒症状者30例,有头痛者22例,有头晕者20例,有耳部疱疹者10例,有口腔疱疹者1例,耳鸣听觉异常者15例,无任何感觉仅口眼歪斜者16例.

    作者:魏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