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洪华

关键词:妊娠期, 高血压, 剖宫产,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孕妇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患者60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血压以及蛋白尿.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舒张压、收缩压、蛋白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中运用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手术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年1月—3月清洗的10211件精密器械为对照组;2017年4月我科开展了PDCA循环管理法,选取2017年4月—6月清洗的10324件精密器械为观察组.比较2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及器械功能完整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9.31%,功能完好性为99.38%;对照组清洗合格率为96.67%,功能完好性为97.47%,观察组清洗合格率和功能完好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不断循环和改进,明显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保障了器械功能的完整率,使工作质量持续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云鹤;朱稳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龄产妇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心理护理.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结果 治疗组自然分娩率为73.81%,高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高龄产妇中,可明显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并加速产程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满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6年1月起开始实施质量管理,对实施前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实施后采用针对性质量控制模式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清洗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及考核分数.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后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管理后工作人员理论和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只有充分落实消毒供应中心针对性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够切实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临床工作提供方便条件,大程度地提高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水平.

    作者:杨慧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良脑体表定位贴用于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脑体表定位贴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脑体表定位贴,观察组采用改良脑体表定位贴,对比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时血肿清除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脑体表定位贴血肿清除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减少后期不良反应,患者手术满意度增加,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兰桂香;陈雯;刘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入住时间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入住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129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65例和参照组64例,所有患者均行传统的护理方式,集束化护理组加以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入住ICU时间.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与参照组比较,集束化护理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集束化护理组住ICU的时间比参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行集束化护理策略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加快病情恢复.

    作者:邓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目的 研究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导管堵塞/脱落、导管感染、血栓栓塞、出血等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论加强手卫生教育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加强手卫生教育、 提高手卫生意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及保洁员4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开展手卫生培训、加强考核监督以及开展手卫生宣传等措施对其进行手卫生教育.观察并记录手卫生教育前后40名研究对象的洗手率;同时,对进行手卫生教育前住院的803例患者及手卫生教育后住院的924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统计.结果 在对40名研究对象进行手卫生教育之后,其洗手率从32.1%上升到了88.5%;开展手卫生教育前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为1.87%,高于开展手卫生教育之后患者的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妙霞;张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地市级医院采用冰棉棒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地市级医院采用冰棉棒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纳冰棉棒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棉棒刺激联合低频电刺激可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明文文;王延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婴幼儿中选取70例发生不良反应者,收集其接种资料,对其不良反应的类型以及应对的护理方法予以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 ①70例婴幼儿中出现34例全身性反应,27例局部性不良反应和9例其他异常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48.57%,35.57%和12.86%.②经对症护理,所有婴幼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缓解,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 婴幼儿预防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全身性反应、局部性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对婴幼儿造成的伤害.

    作者:毛祖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应用临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急救总有效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49%和82.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和6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实施急救护理,能为成功救治提供可靠保证,并可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盛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的观察组(35例);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况、健康感觉、生活质量感受、功能恢复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与心理状况,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良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完全掌握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静脉曲张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阮振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红光治疗护理在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红光治疗护理在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头部供皮烧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红光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头皮愈合时间,护理时间、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头皮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每天对创面护理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治疗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光治疗护理用于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伤处的愈合时间,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及患者治疗费用,同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柯斯奇;张雷;李桂珍;甘晚芳;叶小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尿道下裂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5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在尿道下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尿道下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尿道下裂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并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于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术室规范化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Harris评分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规范化护理配合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提升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并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价值显著.

    作者:吴春梅;陈碧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ICC患者的护理与健康宣教

    目的 探讨对PICC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0例PICC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总结使用情况.结果 患者PICC留置期间,导管使用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PICC患者和家属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是PICC导管得以充分发挥其中长期作用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安荣;杨乐;李惠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提高ICU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满意度,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患者机械性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柯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患者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监护,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包黄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初排胎粪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实施优质护理,能迅速降低其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临床指标,适合推广.

    作者:田维;田细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6年1月—6月期间进行预约挂号的3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排队等待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96.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9%;研究组预约挂号等待时间平均为(45.52±13.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7.68±16.62)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预约挂号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缩短挂号等待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丽莹;柯锦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