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峰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种心电图监测心率失常结果和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和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且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能够帮助对早期心肌缺血进行诊治,且能够及时地诊断心绞痛型、心率失常型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ICU 患者因绝大多数存在高凝、卧床、制动等危险因素,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在大部分医院的ICU 病房里对危重病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都会进行常规的预防治疗.我国专家早在2009 年就制定了《ICU 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以指导ICU 医护人员预防深静脉血栓.在指南中指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肺血栓栓塞症栓子的主要来源为下肢近端深静脉[1].然而,近年来一些观察性研究[2]发现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为47%~79%.而且,研究[3]还发现: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有大部分发展为近端深静脉血栓, 甚至发展为有症状的肺栓塞,特别是当发生血栓的静脉管径大于7mm 时,更易发生肺栓塞[4].因而,加强对ICU 患者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的特点、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雷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依据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单独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CRP、TGF-β1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TGF-β1及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TGF-β1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肺功能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FEV1、FVC及PE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TGF-β1、CRP水平.
作者:孜亚古丽·吾买尔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对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发生喂养困难问题的新生儿,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2组.研究组40例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对比2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胀消失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喂养困难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疗效并不理想,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有助于喂养困难新生儿病情更快、更好地康复.
作者:张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检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比较经腹部B超、阴道超声及二者联检的漏诊率与阳性率.结果 经腹部B超检测的盆腔积液、心搏、胎芽及卵黄囊等阳性检出率低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出39例异位妊娠者,诊断符合率97.5%,漏诊1例(2.5%).结论 采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能显著提升诊断符合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袁红秀;杨小根;陈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甲、乙2组,分别予以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2组入室时(T0)、腰丛阻滞喉罩置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5 min(T1)、麻醉后30 min(T2)、麻醉后2 h(T3)、喉罩拔出(气管拔管)后5 min(T4)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2组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麻醉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T1、T4时SBP、DBP、MAP、HR与T0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乙组在T1时SBP、DBP、MAP、HR下降幅度大于甲组(P<0.05);2组患者在T1时SpO2均较T0时上升(P<0.05).甲组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术后24 h PCA镇痛药的使用量均明显少于乙组(P<0.05),麻醉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乙组(P<0.05).结论 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阻滞、镇痛效果良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患者术后苏醒快,下床活动早,出院早.
作者:王颖;王春光;周安能;骆礼兵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透骨川椒汤在妇科慢性盆腔炎(CPI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4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CPID患者分为中药组62例和西药组56例.中药组口服透骨川椒汤治疗,西药组口服替硝唑及头孢地尼治疗.对比2组疗效差异.结果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8.57%(P<0.05).结论 透骨川椒汤具有化瘀解毒、温化寒湿、清热利湿、益气活血、养阴化瘀等多种功效,治疗妇科CPID的效果优于西药.
作者:马若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然分娩产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人性化组,每组70例.常规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人性化组产妇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 人性化组产妇产程短于常规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产程、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美玲;叶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CT诊断涂阴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涂阳肺结核患者,试验组为涂阴肺结核患者.2组患者均使用CT进行检查,并比较2组患者的CT征象和病灶分布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支气管增厚、多发空洞、单发空洞、肺段以上实变以及磨玻璃影的检查概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检出4种以上活动性CT征象的概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T对涂阴肺结核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浩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4年9月—2017年9月间70例行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复合组(n=35)和全麻组(n=35).复合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全麻组患者行全麻.对比患者认知功能状况.结果复合组患者切皮、手术1 h、术毕时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状况较全麻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马炜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投照体位在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创伤性髌骨骨折的具体投照体位如下:40例患者在通常摄取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片后,且全部摄取髌骨斜位片,其中12例另外加摄髌骨轴位,并进行分析.结果 40例髌骨骨折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40例膝关节前后位显示22例,40例侧位显示28例,12例髌骨轴位显示7例,40例髌骨斜位均能清楚显示.结论 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作为膝部摄影的通常体位,由于斜位显示良好,因而我们把它也作为膝部创伤的常规摄影体位.
作者:徐定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50例不伴有糖尿病的健康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胎儿分娩后的胎儿质量,比较2组胎儿分娩后脐带长度、胎盘重量;比较2组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54%,高于对照组的30%(P<0.05);2组胎儿脐带长度以及胎盘重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胎儿中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轻度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该增加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视,对血糖进行积极控制,降低妊娠糖尿病对婴儿的负面影响,使社会负担降低,大程度保障胎儿健康.
作者:周涛渔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治疗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4周与8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的6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兰索拉唑服用方法及剂量与对照组相同,连续治疗时间为8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率及溃疡面积.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溃疡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溃疡面积均缩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8周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提高溃疡愈合率,缩小溃疡面积.
作者:李文英;刘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早期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70例患者实施胸部X线检查,联合组70例患者实施胸部X片联合CT检查.对比2组检查结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阳性诊断准确率94.3%高于单一组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实变影、磨玻璃样、线样影/磨玻璃样及结节影.结论 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可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后期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练小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54例患者中51例病情得到控制,3例无显著改善后,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率为5.56%;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收缩压、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同时临床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确保通气治疗的效果,降低气管插管率.
作者:肖芳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的86例(128颗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铸造金属桩修复,观察组行玻璃纤维桩核修复.观察2组修复效果与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可提升修复成功率,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状态.
作者:陶立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采用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300例,按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实施酮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药物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酮康唑和克霉唑栓联合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酮康唑更加优越,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进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用于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造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普刀行造口术,术后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疼痛时间、伤口肿痛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瘢痕率、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对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有良好应用价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小秀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诊断中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4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对比、 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不同年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在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作者:余红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2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胰岛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均正确处理后,可有效改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血糖水平,又可提高胰岛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桢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