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投照体位在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徐定元

关键词:髌骨骨折, 诊断, 不同投照体位,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投照体位在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创伤性髌骨骨折的具体投照体位如下:40例患者在通常摄取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片后,且全部摄取髌骨斜位片,其中12例另外加摄髌骨轴位,并进行分析.结果 40例髌骨骨折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40例膝关节前后位显示22例,40例侧位显示28例,12例髌骨轴位显示7例,40例髌骨斜位均能清楚显示.结论 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作为膝部摄影的通常体位,由于斜位显示良好,因而我们把它也作为膝部创伤的常规摄影体位.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联合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影响

    目的 探索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气雾剂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急性老年哮喘患者中选出7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茶碱控释片口服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末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亮;刘德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种心电图监测心率失常结果和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和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且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能够帮助对早期心肌缺血进行诊治,且能够及时地诊断心绞痛型、心率失常型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然分娩产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人性化组,每组70例.常规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人性化组产妇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 人性化组产妇产程短于常规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产程、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美玲;叶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头疼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头疼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头疼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血清hs-CRP水平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疼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缓解患者偏头疼症状,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龙洪波;高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58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置管时间及舒适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今后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戴洁;沈奕新;丁凌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分析妇科慢性盆腔炎经中药透骨川椒汤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透骨川椒汤在妇科慢性盆腔炎(CPI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4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CPID患者分为中药组62例和西药组56例.中药组口服透骨川椒汤治疗,西药组口服替硝唑及头孢地尼治疗.对比2组疗效差异.结果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8.57%(P<0.05).结论 透骨川椒汤具有化瘀解毒、温化寒湿、清热利湿、益气活血、养阴化瘀等多种功效,治疗妇科CPID的效果优于西药.

    作者:马若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大同市2014年—2016年游泳池水质监测状况

    目的 了解大同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改善游泳池水质质量,保障游泳者身体健康,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和提高全市游泳场所卫生质量.方法 收集2014年—2016年大同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2016年检测的118份游泳池水质总体合格率为80.5%,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78.6%,85.0%,77.8%;在检测项目中,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浑浊度(100.0%),pH值(100.0%),大肠菌群(99.2%),细菌总数(98.3%),游离性余氯(83.9%),尿素(76.3%),各指标不同年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同市游泳场所游泳池水质监测指标中游离性余氯和尿素这两项指标合格率明显偏低,需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改善游泳池卫生状况.

    作者:郑殿轼;康守慧;靳爱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各30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住院费用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虽然住院费用较高,但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如若经济条件允许应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但腹腔镜手术有其适应证,对于一些心肺功能差的老年人不适合全麻做腹腔镜,开腹硬膜外小切口对老年人影响小.

    作者:徐仁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pregnancy,CS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间于我院接受入院治疗的CSP患者39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患者临床诊断精准度、CSP声像图、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 39例患者中,孕囊型14例:妊娠囊直径集中于37 mm~52 mm,平均妊娠囊直径为(45.91±6.12)mm;孕囊、前壁浆距离缩短(2.94±1.03)mm.混合包块型25例;妊娠物直径集中于36 mm~52 mm,平均妊娠物直径为(44.58±5.48)mm;与浆膜层距离在(3.77±1.17)mm.同时,手术前后,患者病灶长径[术前(3.13±0.36)cm、术后(3.01±0.26)cm]、病灶宽径[术前(2.27±0.43)cm、术后(2.17±0.32)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RI[术前(0.41±0.11)cm/s、术后(0.69±0.20)cm/s]、肌层厚度[术前(3.77±0.74)cm、术后(7.34±1.26)cm]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CSP疾病诊治工作,具有诊断精准度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晓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热毒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被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氧分压(PaO2)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pH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对症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馨渔;万兴富;吴坤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4年9月—2017年9月间70例行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复合组(n=35)和全麻组(n=35).复合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全麻组患者行全麻.对比患者认知功能状况.结果复合组患者切皮、手术1 h、术毕时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状况较全麻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马炜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择期行髋关节手术的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甲、乙2组,分别予以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2组入室时(T0)、腰丛阻滞喉罩置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5 min(T1)、麻醉后30 min(T2)、麻醉后2 h(T3)、喉罩拔出(气管拔管)后5 min(T4)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2组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麻醉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T1、T4时SBP、DBP、MAP、HR与T0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乙组在T1时SBP、DBP、MAP、HR下降幅度大于甲组(P<0.05);2组患者在T1时SpO2均较T0时上升(P<0.05).甲组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术后24 h PCA镇痛药的使用量均明显少于乙组(P<0.05),麻醉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乙组(P<0.05).结论 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阻滞、镇痛效果良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患者术后苏醒快,下床活动早,出院早.

    作者:王颖;王春光;周安能;骆礼兵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30例分析

    目的 探讨首诊于我科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2月份到—2017年2月首诊于我科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病例30例.结果 本组患儿均于就诊后24 h~96 h内转入普外科或者上级儿童医院外科,随访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结论 对年龄小的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急性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且病史阐述不清、腹痛持续时间较长,查体腹部体征不典型、腹部压痛点不固定,不配合体格检查的,都应予重视,应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且应多次查体,动态观察患儿体征变化,取得患儿配合,必要时镇静查体,降低误诊率.

    作者:崔盖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探讨CT诊断涂阴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CT诊断涂阴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涂阳肺结核患者,试验组为涂阴肺结核患者.2组患者均使用CT进行检查,并比较2组患者的CT征象和病灶分布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支气管增厚、多发空洞、单发空洞、肺段以上实变以及磨玻璃影的检查概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检出4种以上活动性CT征象的概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T对涂阴肺结核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浩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ECT全身骨显像在肿瘤临床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ECT全身骨显像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00例肿瘤相关ECT全身骨显像患者,分析其申请检查目的及结果.结果 400例患者中,174例为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占43.5%;95例为肿瘤的临床分期,占23.8%;131例为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估及随访,占32.8%.结论 ECT全身骨显像在肿瘤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在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临床分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及预后随访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尤其可用于诊断恶性肿瘤的骨转移,也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张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观察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对大脑中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大脑中动脉瘤(MCAA)患者应用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MC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n=41)、乙组(n=41).甲组患者实施手术夹闭治疗,乙组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乙组(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 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MCAA患者治疗中,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的效果相当,前者手术时间更短,6个月复发率更低,而后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为此,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世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5年7月1日—2017年5月30日期间收治的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浆Hcy含量、血压测定结果;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6,9个月时,观察组血浆Hcy含量、收缩压、舒张压测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值和血浆Hcy含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多模式镇痛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MMA)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芬太尼PCIA镇痛,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对比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CD4+/CD8+比例.结果 观察组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72 h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72 h的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可明显缓解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叶海啸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无偿献血人群HTLV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感染情况,并进行因素分析,指导HTLV感染的筛查.方法 选取南平市中心血站2016年2月—2017年10月所有无偿献血者样本共30878份,均进行HTLV检测,筛查阳性者送样本到厦门市中心血站确认.结果 初次筛查阳性46份(1.49%),送卫生计委临床检验中心确认为阳性5份(0.16%).因素分析显示,阳性者女性比重、年龄31岁~55岁比重、有输血经历比重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TL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因分娩输血感染的可能性较高.

    作者:吴守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乳酸菌片,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入乳酸菌片及复方胃蛋白酶散.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肺炎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给予乳酸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