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建荣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2组,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则予以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再次梗死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参照组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对减少并发症、预防再次梗死具有积极作用,还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140例ICU使用导尿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8.57%);观察组情绪状态为(84.92±15.84)分、身体状况为(83.24±17.03)分、认知能力为(90.16±16.9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使用导尿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脑创伤术后脑积水给予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78例给予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的脑创伤术后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脑创伤术后脑积水时, 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谢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出院后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6个月后调查2组遵医行为与血糖指标.结果 干预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血糖能够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疝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 年7 月-2017 年4 月收治的152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疝患者,凭借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2 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在开展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疝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IPSS等指标改善效果确切,可保证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王娣;谢远艳;陈爱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78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高于参照组的76.92%(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参照组的20.51%(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积极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佘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及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1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恶露平均时间、子宫进入盆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感染率为22.9%,观察组产妇感染率为5.6%,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可加快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进程,降低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曾毓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4月-2017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74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则联合实施共情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P<0.05);观察2组住院时间、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可对患者生理、心理等产生积极影响,改善康复速度及康复效果.
作者:卢玉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2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下降,而SF-36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护理后HAMD及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肠外营养在普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普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营养,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入肠外营养.对比2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局部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营养能有效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婷;穆睿华;杨阳;邓立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44例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出院3,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且遵医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遵医依从性.
作者:刘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在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个体化输液护理方案,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436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试验组218例行以常规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方案,对照组218例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静脉输液患者行以个体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减少护理差错,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怡;董艺;朱雯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全方位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问题,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晖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提高骨科新毕业护士医护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科进行轮科的新毕业护士25名,进行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培训,并使用SBAR沟通模式与医生进行医护沟通,比较实施SBAR前后护士的医护沟通能力评分.结果 干预后新毕业护士的医护沟通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新毕业护士的医护沟通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作者:钟金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和常规管理.对比2组危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具有个体化、安全性、全面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管理中,能够降低患者住院风险,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值得推广.
作者:曾梅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护理干预6周,比较2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大便干结、排便费力及便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改善大便干结、排便费力现象,有利于提高患者躯体和生理的舒适度.
作者:顾红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ICU重症护理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82例ICU病房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血糖控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 予以ICU病房患者血糖控制,可优化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蔡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产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分娩方式、剖宫产手术因素影响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88.00%)较对照组(5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选择剖宫产手术受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及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选择剖宫产受社会因素影响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较对照组(8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社会因素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柯柯;周灵虹;郑玲;樊欢;王素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延续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脑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性情绪,还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谢凤菊;刘香莲;邓天芳;陈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析人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临终关怀护理的老年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临终关怀护理,研究组28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会、认知、躯体、角色、情绪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采取人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其临终痛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秀缎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