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卉
目的 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肠外营养在普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普外科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营养,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入肠外营养.对比2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局部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营养能有效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婷;穆睿华;杨阳;邓立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ICU重症护理中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82例ICU病房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血糖控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 予以ICU病房患者血糖控制,可优化预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蔡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预防ICU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行PICC置管的ICU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2组的导管留置时间、PICC置管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经集束化护理干预后,患者PICC置管后的静脉炎、 血栓、 穿刺点异常、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ICC置管留置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护士PICC导管护理水平和导管留置时间,减少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作者:黄素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全方位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问题,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晖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的特点、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方法 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及现状进行深入总结,综合讨论各种优质产科护理模式及管理的效果,总结产科护理工作的改进方法 和措施.结论 应当从产科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服务态度的改善?产科护理模式的优化以及产科护理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从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差错率和纠纷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赵敏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行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应用无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护理,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行关节镜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应用无痛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巩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雯楠;张文怡;董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78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高于参照组的76.92%(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参照组的20.51%(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积极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佘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2组,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则予以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再次梗死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再次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参照组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对减少并发症、预防再次梗死具有积极作用,还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360例艾滋病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各680例.对比2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素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44例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出院3,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且遵医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遵医依从性.
作者:刘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4月-2017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74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则联合实施共情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P<0.05);观察2组住院时间、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可对患者生理、心理等产生积极影响,改善康复速度及康复效果.
作者:卢玉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于我院进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其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检查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差不大(P>0.05);检查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给予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鞠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实施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戴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施行传统助产分娩,观察组产妇施行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比较2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和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满意度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观察组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一对一陪伴全程陪伴分娩能够明显减少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使产妇顺利分娩,是一种有效的分娩护理模式.
作者:金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调整前后2年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调整前1年采用常规服务模式,调整后1年实施优质服务理念模式,分别随机抽查300件无菌器械,检查其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等,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实施优质服务后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服务理念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显著提高服务质量,促使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包装达到满意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祁巨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外科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2年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试验组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脊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肌力改善2 级时间为(12.65±5.20)d,排尿恢复时间为(8.18±4.83)d?自行下地行走时间(17.21±5.37)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3±7.54)d?(11.47±4.26)d?(24.77±6.14)d;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30%?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61%,84.78%;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脊髓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提高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媛媛;鹿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7年1月-5月共接诊100例初产妇,将产妇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心理护理)和对照组(50例,常规基础护理),对2组产妇产后抑郁、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 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EP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促进产后功能恢复.
作者:程开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子宫脱垂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7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待及时、巡视病房、生活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方面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脱垂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竹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阶梯式健康教育对妇科腹部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舒适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80例妇科腹部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传统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阶梯组进行阶梯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舒适度;引流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护理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评分.结果 阶梯组舒适度高于传统组(P<0.05);阶梯组引流知识掌握评分、 自我护理评分、 遵医行为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干预前2组焦虑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阶梯组焦虑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阶梯式健康教育对妇科腹部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舒适度的干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和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行为,减轻焦虑情绪,提高舒适度.
作者:查鸿蕾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