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何香芝

关键词:泌尿系感染, 莫西沙星, 临床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13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左氧氟沙星组66例和莫西沙星组66例).左氧氟沙星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口服,每次200 mg,每天2次;莫西沙星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口服,每次400 mg,每天1次.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细菌学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7 d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莫西沙星组虽然高于左氧氟沙星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莫西沙星组患者细菌学有效率为100%,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92.4%,差异显著(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方便、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在肺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肺癌组)和60例肺部良性病变(良性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糖类抗原125(CAl25)、 糖类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肺癌组患者Cy-fra21-1、CAl25、CA199、CEA、NSE水平与良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诊断的诊断效果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在肺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CAl25、CA199、CEA、NSE联合诊断可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陈贱兰;陈前萍;曾顺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187例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7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和分析其低血糖反应的原因.结果 187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具体原因为:饮食不规律、运动量过大、空腹大量饮酒、胰岛素强化治疗、自行增加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笔使用不当致胰岛素注射过多、院外自购降糖药物、擅自增加降糖药口服剂量、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进餐与用药时间差错、情绪不佳等.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相对较多,因而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等需予以重视并加强配合,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低血糖反应护理干预.

    作者:王秀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国医大师吕景山应用过敏煎经验初探

    过敏是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上将其分为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 前者是机体对致敏原作出异常反应的全身综合征;后者则是过敏累及某特定器官及组织,导致了某种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病、某些皮炎、湿疹、紫癜等,临床上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 第二届国医大师吕景山,为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善于运用对药,笔者有幸跟诊,对吕教授应用过敏煎加减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经验感受颇深.

    作者:李彩萍;吕景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童应用复方氨基比林发生重症药疹2例

    复方氨基比林为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的复方合剂,作为其主要成分的氨基比林,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发挥解热作用,肌注退热效果较好,为基层广泛所应用. 该药过敏反应报道较少,但其过敏所致后果较为严重,可致休克死亡,皮肤过敏症状多见,尤其是重症药疹,现将儿童应用复方氨基比林发生重症药疹 2 例报道如下.

    作者:仝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入常规组(n=25)和治疗组(n=25).给予所有患儿退热、止咳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患儿服用罗红霉素;治疗组患儿口服阿奇霉素,观察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林增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在门诊就诊的102例腹泻患儿大便常规检验结果,分析季节性腹泻中致病菌的分布.结果 致泻性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流行不存在季节性,沙门菌多在夏秋冬季出现,副溶血性弧菌多见于夏秋季;102例患儿行大便镜检发现,大便稀黄,未发现白细胞、红细胞,大便隐血阴性,但脂肪球(+~++++).结论 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诊治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能为了解致病原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乔春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血脂与血糖联合检测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脂与血糖联合检测对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2月间到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2组的血脂与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总胆固酯(T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疑似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血脂与血糖联合检测,可为初步筛查及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卢雪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康复消炎栓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盆腔炎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消炎栓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康复消炎栓塞肛,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康复消炎栓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推广.

    作者:解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提高其自理能力,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春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选择6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基础性支持治疗,改良组患者接受关节置换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疼痛情况得到更好的缓解,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接受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小华;郭九生;管振华;钟章荣;谢秀湘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局部麻醉下切开挂线法治疗婴儿肛周脓肿1例

    肛周脓肿中医称之为肛痈,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1]. 小儿肛周脓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拒按(婴儿则表现为拒按、碰则哭闹不止),无破溃流脓,常伴有体温升高、甚至发热等症状. 目前,手术是佳治疗方案,针对婴幼儿患者,极具中医特色的切开挂线法是首选. 考虑到患儿年龄小、依从性差,为保证疗效,通常于全麻下行手术;虽然局麻下行手术副作用更小,但实际操作难度却远高于前者,因此该法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笔者收集了 1 例婴儿在局部麻醉下行肛周脓肿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案例,疗效甚好,现将其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霏;唐学贵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疗法和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用药4周后评估2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2组患者用药4周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3例发生轻微不良反应,不影响继续治疗,2组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 2 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军;谢林爱;刘姣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目的 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方法 我院自2015年7月起对西药房的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对比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实施前2015年1月—6月以及安全管理实施后2015年7月—10月期间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用药不合理发生率.结果 安全管理实施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为1.00%,2.00%,明显低于安全管理实施前的3.60%,5.00%(P<0.05).结论 通过对西药房的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并分析用药安全性,可有效降低高危药品的用药不合理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西药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陶爱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附属医院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病理学特点.结果 术前诊断中仅有13例患者得到确诊,手术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重要方法,通过病理检查5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均得到确诊.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前利用B超、钼靶片检查的确诊率较低,临床诊断存在较大的难度,进行病理诊断能够保证诊断准确率,更科学地指导患者选择手术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甘慕哲;高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眼底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眼底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蔡卫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ICP-MS法测定鱼样中总汞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鱼样中总汞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科学评价检验结果,提高检验水平.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用ICP-MS法测定鱼样中的总汞含量.全面、系统地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不确定度评估数学模型,计算不确定度分量和扩展不确定度,探讨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结果 鱼样中总汞含量为(14.9±1.2)ng/g,采用本法测定鱼样中总汞含量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样品消解、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样品称量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结论 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简单、全面、系统,可准确计算不确定度,为同类检测不确定度分析提供指导.

    作者:邓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角膜塑形镜患者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角膜塑形镜患者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6月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45例89眼,均按常规流程定制角膜塑形镜,取镜后正常佩戴1周以上,将其随机分成2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组29眼,不滴玻璃酸钠组60眼,每日戴镜时间8 h~10 h,检查戴镜后患者的角膜上皮点染程度,观察角膜有无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果 戴镜后不滴玻璃酸钠组角膜上皮染色阳性数明显增加,分别为9眼(31%,玻璃酸钠组)和28眼(47%,不滴玻璃酸钠组).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有效降低近视度,显著提高裸眼视力;但不能忽视验配带来的风险,应以规范的验配流程、熟练的验配技术提高配戴安全性.摘戴镜前后滴用玻璃酸钠可有效降低角膜上皮点染率,改善眼表干涩不适等症状.

    作者:范宵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24例,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和对照组(24例,胺碘酮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不同时点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9个月、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例数、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治疗前左心房内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华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浓度对比剂对64排CT冠脉成像效果的影响探讨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对64排CT冠脉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64排CT冠脉成像检查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剂注射方案不同分为A组(60 mL造影剂+30 mL生理盐水)和B组(60 mL造影剂+30%造影剂和70%生理盐水的混合物30 mL+生理盐水30 mL)各25例,比较2组CT冠脉成像中各支血管增强值水平.结果 2组主动脉、前降支近段、右冠近段CT强化值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上腔静脉、右心室、回旋支近段CT强化值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不同浓度对比剂对64排CT冠脉成像的效果有明显影响,在团注造影剂之后追加造影剂与生理盐水的混合物,利于提高病变和正常结构的对比度,提升冠脉成像效果与影像数据的精确度.

    作者:钟祖春;张宏;顾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丁咯地尔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

    目的 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丁咯地尔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应用丁咯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咯地尔治疗时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强化治疗效果.

    作者:杨冬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