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宝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结合术后病理结果 ,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进行对比.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9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共发现结节117个,其中良性结节88个,恶性结节29个;在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度上,超声弹性成像要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更好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舒华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桑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观察组150例采用桑寄生汤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其VAS评分、JOA评分以及直腿抬高角度、复发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桑寄生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颜珍;周国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80例,病毒感染组6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做PCT、CRP、WBC检测,比较三项检测指标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PCT、CRP、WBC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秦智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叶酸(FA)、维生素B12(Vit B12)联合检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内科两个病区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97例,根据患者透析情况分为透析组54例和非透析组43例.2组均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FA、Vit B12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透析组第30,90天血清Cys-C、FA、Vit B12含量与非透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组低叶酸血症发生率29.63%,非透析组为4.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血清Cys-C升高,血清FA、Vit B12含量降低.血清Cys-C、FA、Vit B12联合检测是反映慢性肾脏病较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作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作者:卢玉龙;万春泉;鹞国斌;秦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50例.PKRP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TURP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UR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KRP组,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的留置导尿管时间、Qmax、RUV、IPSS评分以及QO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PKR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PKRP和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都具有良好的效果,PK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廖树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长治市6个区的小学以及幼儿园进行抽样,抽样人数共10000例0岁~14岁儿童,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哮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实际调查人数为9927名,检出患有哮喘儿童共103例,患病率为1.03%;男性占54.7%,女性占45.3%;其中0岁~3岁患儿率较多,占患儿总数的59.22%.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哮喘家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呼吸道感染次数、肥胖、父母过敏史、患儿过敏史、患儿荨麻疹史、环境因素为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过敏史、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次数、环境因素为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长治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正在不断上升,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李晓云;马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13年—2015年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Microscan-4细菌鉴定药敏仪及配套试剂对我院2013年—2015年住院及门诊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79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7.51%,革兰阳性菌占12.94%,真菌占9.55%.检出率高的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四环素耐药率较高(>7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较低(<10%).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该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郝娟;张邑雨;段雄波;郝丽娜;赵俊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自动套扎术(RPH)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出血性内痔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7.5 min,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1个月~6个月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100%.结论 RPH对于出血性内痔具有极好的疗效,且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易掌握,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伴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30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5例.予以对照组实施肩峰下局部封闭治疗,予以研究组实施关节镜下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半年等不同时段的VAS评分情况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症状恢复.
作者:李洪波;万星华;万隐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伴随医疗事业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医患双方在社会观念、价值标准、人生追求等不同方面发生了显著分歧,从而导致了医疗纠纷的高发生率.本文从宣传方式,医务工作者等角度,提出预防医疗纠纷的合理方法,以及处理纠纷的有效手段,力求为创建平安稳定的医院环境提供指导,并为医院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作者:陆长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治疗加硫酸镁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疼痛缓解率、排便率、体温降低率、上腹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急诊手术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值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发病24 h内应用硫酸镁的疼痛缓解率(96.0%)高于发病24 h~48 h(7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应用硫酸镁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急诊手术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小华;刘灵梅;饶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骨梗死的MRI表现,探讨骨梗死在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今6例骨梗死患者的MRI检查情况.结果 6例患者共累及15个部位,其中股骨下端8个,胫骨上端6个,肱骨上端1个.结论 骨梗死多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好发于四肢长骨,多见于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和肱骨上端.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早期诊断骨梗死有效的方法,能够了解骨梗死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其特征性表现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作者:林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 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 mg/L的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方法选择因心绞痛6 h~48 h来我院治疗hs-CRP<2 mg/L的患者共12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灵,观察组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预后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hs-CRP<2 mg/L的心绞痛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单独治疗较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对比无差异.
作者:林绍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0月间我院检验科收集到的尿液样本2130例,分别开展尿沉渣和尿常规检验,对检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阴性率与尿沉渣检验的阴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尿常规检验与尿沉渣检验各具优缺点,无法互相替代,若是将两种检验综合应用,对于提高检验的精密度、降低漏检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小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补救措施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0月TURP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53例TURP手术中,转开放手术共计36例,约占总手术例数的2.48%.其中术中大出血镜下止血效果差而转开放手术例数13例(36.11%),术后1周内出血而保守治疗无效行开放手术者9例(25.00%),术中各种原因致膀胱穿孔转开放手术6例(16.67%),合并膀胱结石在膀胱镜下碎石失败转开放者4例(11.11%),麻醉效果不佳、或其他原因致膀胱镜视野不清致镜下操作困难转开放手术2例(5.56%),电凝止血时产生气体爆炸致膀胱爆裂1例(2.78%),电切镜鞘穿破尿道后壁转开放手术1例(2.78%).结论 术中、术后大出血和膀胱穿孔是TURP转开放手术的主要原因,术中止血彻底和手术操作精细规范是TURP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泽民;刘百成;王旺龙;刘晶;段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来氟米特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NS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来氟米特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SCr、BUN、24 h尿蛋白、PT、APTT、D-D以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来氟米联合银杏达莫治疗NS,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高凝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本立;王从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系统评价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6年11月国内外有关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Revman软件上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3.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贝那普利单药治疗,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更能显著地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MD=-1.49,95%CI(-2.89~-0.09),P=0.04],降低血肌酐[MD=-5.02,95%CI(-9.75~-0.29),P=0.04],降低收缩压[MD=-6.12,95%CI(-9.58~-2.67),P=0.0005]和舒张压[MD=-3.24,95%CI(-4.82~-1.67),P<0.0001],提高总有效率[RR=1.30,95%CI(1.15~1.47),P<0.0001],而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血钾、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但鉴于该Meta分析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中等,结论尚需规范的大规模、多中心RCT论证.
作者:杨茜;余兆兰;李雨昕;孙鸿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尿患者尿液70%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强度(P70FSC)和红细胞前向散射光分布宽度(FSCDW)与血液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相关性.方法 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1000例血尿患者的尿液和血液,并按MCV分组,对P70FSC和FSCDW进行比较.结果 按MCV分组,P70FS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CDW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用UF-1000i的P70FSC鉴别血尿类型时,需要考虑血MCV的影响.
作者:林燕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收缩压、 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三项指标均有降低,但观察组各项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9%和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降压及预防合并症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西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作者:徐忠友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