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珍;周国勋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叶酸(FA)、维生素B12(Vit B12)联合检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内科两个病区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97例,根据患者透析情况分为透析组54例和非透析组43例.2组均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FA、Vit B12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透析组第30,90天血清Cys-C、FA、Vit B12含量与非透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组低叶酸血症发生率29.63%,非透析组为4.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血清Cys-C升高,血清FA、Vit B12含量降低.血清Cys-C、FA、Vit B12联合检测是反映慢性肾脏病较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作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作者:卢玉龙;万春泉;鹞国斌;秦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81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近全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组甲状旁腺素、血清钙离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安全性、有效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传培;孙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病毒性感染患儿设为病毒感染组,选取同时期收治的30例细菌性感染患儿设为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3组儿童均进行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统计3组儿童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和检测阳性状况.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与病毒感染组、 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水平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检测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 采取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能有效辅助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包绮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对急腹症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230例急腹症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实施全面的腹部超声检查;并对2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 和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 超声检查时间以及临床诊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符合率95.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8%(P<0.05);观察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急腹症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显著,可使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使误诊与漏诊的情况明显降低.
作者:徐春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及121例肝衰竭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临床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未合并肺部感染血清白蛋白、甲胎蛋白、凝血酶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未合并肺部感染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死率43.06%,肝衰竭患者未合并肺部感染病死率14.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衰竭患者需及时预测肺部感染的发生,防止肺部感染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池宏亮;陈江平;李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止血方案)与观察组(改良B-Lynch缝合术),每组各34例.比较2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较产前的下降值.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较产前的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预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罗瑶;林素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通脉穴贴膏穴位贴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ASOⅡ期(间歇跛行期)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60例,A组单纯予通脉穴贴膏穴位贴敷,双下肢具有治疗痿痹功效的穴位每次选10~12个,交替敷贴,每日换药1次,连续应用40 d为1疗程;B组穴位贴敷同A组,同时予前列地尔(靶向制剂)注射液10μg加生理盐水10 mL静注,每日1次,连用15 d休息10 d,再用前列地尔15 d,治疗40 d为1疗程;C组单纯予前列地尔静注,用量、用法、疗程同B组.治疗1疗程后统计各组治疗结果 .结果A组总有效率78.33%,B组总有效率93.33%,C组总有效率80.00%,B、A组,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脉穴贴膏穴位贴敷治疗ASO具有较好的疗效,通脉穴贴膏穴位贴敷联合前列地尔(靶向制剂)静注治疗ASO疗效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作者:吴建华;鞠振国;王轶;张基栋;杨海燕;马超群;陈立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80例,采用随机方式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儿均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3.3%,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腹痛、大便性状以及腹泻等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较好,在对患儿脾胃进行有效调节的同时,还可以修复肠道黏膜与肠道功能,同时可对肠道菌群平衡进行有效调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在持续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治疗组和前庭康复治疗组,随访6个月,比较其近期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 手法复位治疗组和前庭康复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1.11%和7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复发率手法复位治疗组为33.33%,前庭康复治疗组为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对于持续性BPPV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对预防眩晕复发具有较大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晓东;李忠华;林伟年;廖军;林雯;粘忠柱;林金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自动套扎术(RPH)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出血性内痔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7.5 min,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1个月~6个月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有效率100%.结论 RPH对于出血性内痔具有极好的疗效,且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易掌握,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伴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顾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接收的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和MRI诊断,对比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效果.结果 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中周围型肺癌19例,中央型肺癌27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13例,鳞癌18例.左肺上叶12例,左肺下叶8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16例.CT、MRI诊断均呈阳性,CT检查可观察到肿瘤的边缘形状不规则,外缘表现为毛刺、分叶状,肺门为结节形状,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并存在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征象,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缓慢持续上升型不均匀强化;MRI诊断不仅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而且还可观察到肿瘤累及至胸膜、胸壁与胸椎的状况.结论 CT与MRI对于纵隔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影像学表现有差异,需要时患者可接受联合诊断.
作者:夏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MRI在早期壶腹周围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同类型的壶腹周围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在MRI平扫、MRCP以及e-THRIVE多期动态扫描中的影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壶腹周围癌中,影像诊断胰头癌8例,胆总管远端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壶腹癌4例.术后病理发现,2例术前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病例中术后1例证实为胰腺癌,另1例为壶腹癌.余病例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诊断正确率达90.5%.结论 常规MRI联合MRCP以及e-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可为不同病理类型的壶腹周围癌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对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作者:王改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替格瑞洛为环戊基三唑嘧啶类药物, 是一种直接作用、可逆结合的新型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与氯吡格雷相比,抑制血小板的效果更佳[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东君;刘伟;李博;周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5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平片、CT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为支气管扩张肺段数86个,X线平片检出率34.9%,CT及多层螺旋CT检出率96.5%,差异显著(P<0.01);8 mm~10 mm薄层重建检出支气管扩张肺段数58个(67.4%),1 mm~2 mm薄层重建检出支气管扩张肺段数86个(100%),差异显著(P<0.01).结论 CT及多层螺旋CT检查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与X线平片相比诊断价值更高,且1 mm~2 mm薄层重建支气管扩张肺段检出率明显高于8 mm~10 mm薄层重建.
作者:胡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MD)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68例T2M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FPG)、HbAlc、FINS、HOMA-β、HOMA-I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FINS、HOMA-IR、HbAlc明显低于对照组,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T2MD患者给予瑞格列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延髓梗死(M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对延髓外侧和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延髓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MI患者,31例延髓外侧梗死(LMI),19例延髓内侧梗死(MMI).LMI组和MMI组的发病年龄分别为(57.3±9.3)岁和(61.4±12.6)岁.L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中段28例(90.3%),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头晕或眩晕28例(90.3%),感觉障碍26例(83.9%),构音障碍16例(51.6%),吞咽困难19例(61.3%),共济失调17例(54.8%)等.M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14例(73.7%),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肢体无力17例(89.5%),眩晕13例(68.4%),构音障碍12例(63.2%).LMI组和MMI组梗死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分别为24例(77.4%)和12例(63.1%).50例MI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结论 MMI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LMI患者大,LMI病灶多位于延髓中、 上段,MMI则以延髓上段多见.椎动脉粥样硬化是MI的常见病因.
作者:马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系统评价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6年11月国内外有关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Revman软件上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3.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贝那普利单药治疗,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更能显著地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MD=-1.49,95%CI(-2.89~-0.09),P=0.04],降低血肌酐[MD=-5.02,95%CI(-9.75~-0.29),P=0.04],降低收缩压[MD=-6.12,95%CI(-9.58~-2.67),P=0.0005]和舒张压[MD=-3.24,95%CI(-4.82~-1.67),P<0.0001],提高总有效率[RR=1.30,95%CI(1.15~1.47),P<0.0001],而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血钾、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证据显示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优于单用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但鉴于该Meta分析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中等,结论尚需规范的大规模、多中心RCT论证.
作者:杨茜;余兆兰;李雨昕;孙鸿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病灶检出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在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磨玻璃影、空洞征、病灶内钙化中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薄层重建在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磨玻璃影、空洞征、病灶内钙化中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应用于活动性肺结核的检查中,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相接近的扫描结果,同时显著降低了检查成本,有效减少CT扫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伴随医疗事业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医患双方在社会观念、价值标准、人生追求等不同方面发生了显著分歧,从而导致了医疗纠纷的高发生率.本文从宣传方式,医务工作者等角度,提出预防医疗纠纷的合理方法,以及处理纠纷的有效手段,力求为创建平安稳定的医院环境提供指导,并为医院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作者:陆长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