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照研究

宋晓丽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正清风痛宁, 西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前庭康复训练在持续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在持续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治疗组和前庭康复治疗组,随访6个月,比较其近期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 手法复位治疗组和前庭康复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1.11%和7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复发率手法复位治疗组为33.33%,前庭康复治疗组为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对于持续性BPPV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对预防眩晕复发具有较大的治疗价值.

    作者:张晓东;李忠华;林伟年;廖军;林雯;粘忠柱;林金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桑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桑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予以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观察组150例采用桑寄生汤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其VAS评分、JOA评分以及直腿抬高角度、复发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桑寄生汤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颜珍;周国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衰竭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及121例肝衰竭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临床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未合并肺部感染血清白蛋白、甲胎蛋白、凝血酶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未合并肺部感染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病死率43.06%,肝衰竭患者未合并肺部感染病死率14.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衰竭患者需及时预测肺部感染的发生,防止肺部感染发生,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池宏亮;陈江平;李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胱抑素C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检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叶酸(FA)、维生素B12(Vit B12)联合检测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内科两个病区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97例,根据患者透析情况分为透析组54例和非透析组43例.2组均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FA、Vit B12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透析组第30,90天血清Cys-C、FA、Vit B12含量与非透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组低叶酸血症发生率29.63%,非透析组为4.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血清Cys-C升高,血清FA、Vit B12含量降低.血清Cys-C、FA、Vit B12联合检测是反映慢性肾脏病较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作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作者:卢玉龙;万春泉;鹞国斌;秦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取环术环残留1例报道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 取环是妇产科门诊的一项小手术,正常情况下都能安全、顺利地取出,但是偶尔也会发生环嵌顿、散开、断裂、下移、残留等情况,现将我院门诊治疗中的1例取环术环残留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鲍国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80例,病毒感染组6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做PCT、CRP、WBC检测,比较三项检测指标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PCT、CRP、WBC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秦智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转开放手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补救措施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0月TURP手术中转开放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53例TURP手术中,转开放手术共计36例,约占总手术例数的2.48%.其中术中大出血镜下止血效果差而转开放手术例数13例(36.11%),术后1周内出血而保守治疗无效行开放手术者9例(25.00%),术中各种原因致膀胱穿孔转开放手术6例(16.67%),合并膀胱结石在膀胱镜下碎石失败转开放者4例(11.11%),麻醉效果不佳、或其他原因致膀胱镜视野不清致镜下操作困难转开放手术2例(5.56%),电凝止血时产生气体爆炸致膀胱爆裂1例(2.78%),电切镜鞘穿破尿道后壁转开放手术1例(2.78%).结论 术中、术后大出血和膀胱穿孔是TURP转开放手术的主要原因,术中止血彻底和手术操作精细规范是TURP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泽民;刘百成;王旺龙;刘晶;段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钠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7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收缩压、 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三项指标均有降低,但观察组各项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9%和5.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降压及预防合并症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西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状腺弥散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弥散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130例甲状腺弥散性病变合并可疑结节患者,在超声指引下进行穿刺活检,对超声诊断和病理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13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出135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99个,良性病灶36个;手术病理诊断出142个病灶,其中102个恶性病灶,40个良性病灶,超声检出率为95.07%.结论 在临床治疗甲状腺弥散性疾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过程中应用超声诊断,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为其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以脑梗死为表现的急诊低血糖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脑梗死为表现的急诊低血糖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表现为脑梗死的急性低血糖性脑病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中有明确糖尿病病史10例,服用消渴丸3例,自购中成药2例,应用胰岛素治疗2例,口服其他降糖药3例.临床表现昏迷5例,嗜睡3例;偏瘫6例,四肢瘫痪3例;肌力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2例;有精神症状2例.颅脑CT检查陈旧性脑梗死4例,腔隙性脑梗死3例;血糖水平0.8~2.8 mmol/L,平均(1.90±0.48)mmol/L.明确诊断后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然后予10%葡萄糖静脉滴注,同时进行相应治疗后症状缓解,血糖恢复正常;1例患者低血糖纠正但因高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死亡.结论 应正确认识低血糖性脑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完善急诊相关检查鉴别诊断,并实施相应措施积极治疗.

    作者:邱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试论中医临床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中医教育向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临床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术的重要措施.在现行的中医临床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在于对理论教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不足.为改善目前的中医临床教学现状,需要采取必要的教学对策,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对中医临床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丁宇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KRP和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50例.PKRP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TURP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UR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KRP组,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的留置导尿管时间、Qmax、RUV、IPSS评分以及QO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PKR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PKRP和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都具有良好的效果,PK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廖树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髓梗死50例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延髓梗死(M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对延髓外侧和内侧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延髓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MI患者,31例延髓外侧梗死(LMI),19例延髓内侧梗死(MMI).LMI组和MMI组的发病年龄分别为(57.3±9.3)岁和(61.4±12.6)岁.L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中段28例(90.3%),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头晕或眩晕28例(90.3%),感觉障碍26例(83.9%),构音障碍16例(51.6%),吞咽困难19例(61.3%),共济失调17例(54.8%)等.MMI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14例(73.7%),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肢体无力17例(89.5%),眩晕13例(68.4%),构音障碍12例(63.2%).LMI组和MMI组梗死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分别为24例(77.4%)和12例(63.1%).50例MI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结论 MMI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LMI患者大,LMI病灶多位于延髓中、 上段,MMI则以延髓上段多见.椎动脉粥样硬化是MI的常见病因.

    作者:马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接收的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和MRI诊断,对比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效果.结果 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中周围型肺癌19例,中央型肺癌27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13例,鳞癌18例.左肺上叶12例,左肺下叶8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16例.CT、MRI诊断均呈阳性,CT检查可观察到肿瘤的边缘形状不规则,外缘表现为毛刺、分叶状,肺门为结节形状,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并存在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征象,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缓慢持续上升型不均匀强化;MRI诊断不仅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而且还可观察到肿瘤累及至胸膜、胸壁与胸椎的状况.结论 CT与MRI对于纵隔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影像学表现有差异,需要时患者可接受联合诊断.

    作者:夏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第六讲整体气血论——整体内涵与整体病的表现形式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辨证,是对仲景学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整体气血论和局部证治观,是刘绍武老师的原创性内容,与中医文献及现行主流中医学说多有不同.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治疗加硫酸镁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疼痛缓解率、排便率、体温降低率、上腹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急诊手术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值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发病24 h内应用硫酸镁的疼痛缓解率(96.0%)高于发病24 h~48 h(7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早期应用硫酸镁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急诊手术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小华;刘灵梅;饶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肝动脉EAP栓塞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EAP栓塞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经肝动脉EAP栓塞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经肝动脉EAP栓塞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比较2组血清免疫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清免疫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肝动脉EAP栓塞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唐成祥;石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80例,采用随机方式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儿均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3.3%,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腹痛、大便性状以及腹泻等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较好,在对患儿脾胃进行有效调节的同时,还可以修复肠道黏膜与肠道功能,同时可对肠道菌群平衡进行有效调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凡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替格瑞洛致药物性皮疹1例分析

    替格瑞洛为环戊基三唑嘧啶类药物, 是一种直接作用、可逆结合的新型口服P2Y12受体拮抗剂;与氯吡格雷相比,抑制血小板的效果更佳[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东君;刘伟;李博;周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