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刘海英

关键词:护士长, 人性化管理, 护理质量, 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工作的32名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比较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应用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状况.结果 人性化管理措施应用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操作和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方法 分为2组,对照组根据患儿个体情况给予不同时长的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120 h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4.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手段, 辅助茵栀黄用药能加快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且不良反应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中医骨科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药物布洛芬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VAS和JOA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致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差异探讨

    目的 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5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瑞替普酶组,同时选取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阿替普酶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率、心功能衰竭率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均是临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主要药物,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瑞替普酶相对而言更经济实惠.

    作者:史英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腹腔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疗效、体温、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对照组体温、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效果确切,能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林萍;李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目的 分析理化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总结相应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潜在职业危害,从而制定针对性防护对策.结果 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较多,包括试剂、电离辐射等多个方面,为确保理化检验人员健康,必须给予针对性防护对策.结论 针对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给予相应防护对策,可有效确保该类医务人员的健康.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女性早发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前瞻性统计调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诊治的冠心病女性患者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符合早发冠心病诊断标准(<65周岁),设置为观察组;另抽选我院同期收治的非早发冠心病女性患者60例作为参考组,探讨影响女性患者冠心病早发的高危因素.结果 2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以及伴有高血压疾病者明显多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检查评估女性早发冠心病状况时,可结合患者自身病史、行为习惯以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综合判断,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并通过遏制危险因素来防治女性早发冠心病.

    作者:左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京万红软膏联合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治疗Ⅱ、Ⅲ期肛裂的疗效.方法 将Ⅱ、Ⅲ期肛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和对照组48例(0.2%硝酸甘油软膏),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7%)(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治疗Ⅱ、Ⅲ期肛裂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其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手术方法 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额颞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GOS评分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心绞痛控制以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参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无缝隙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绞痛控制情况和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控制情况和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以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同时提升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氨溴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各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健脾化痰、清肺止咳的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玉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以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护理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提升了糖尿病小组的管理能力.

    作者:樊瑞丽;王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西医认为多数与病毒感染有关,少数合并有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 加之多年来基层医院抗生素及激素的大量滥用,导致小儿体质更加虚弱,单纯西医对症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越来越差. 笔者有感于祖国医学的长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风热感冒颗粒治疗60例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袁兴利;赵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诊断结果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为脂肪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 130例患者中106例(82%)被超声确诊为脂肪瘤.结论 不同类型的脂肪瘤有各自的超声影像特点,其可检测到典型脂肪瘤的纤维组织因而易于诊断,超声检查可作为脂肪瘤诊断的临床辅助检查.

    作者:王芳;高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分析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结果 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 60例患者经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扫描诊断符合57例,诊断符合率95.0%,3例患者误诊.结论 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检查肝脏肿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无创、便捷,能够清晰呈现不同疾病类型影像,为临床准确诊断鉴别肝脏肿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鸿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实施利伐沙班治疗,比较2组DVT、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血小板(PLT)、 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 对照组中DVT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中DVT发生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均未出现伤口血肿和明显的出血;手术前后2组PLT、AL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钙相比,利伐沙班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DVT发生率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师火;夏相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取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胃部烧灼、餐后饱胀感、上腹疼痛、 嗳气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莫才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尿毒症的胸部影像学分析

    目的 探讨尿毒症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生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确诊为尿毒症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结果 肺部改变46例:肺淤血征10例、肺间质性肺水肿34例、肺泡性肺水肿14例、肺间质纤维化4例,34例不同程度心脏增大,心包积液24例,胸腔积液33例,骨改变1例,各种征象常合并存在.结论 深入认识尿毒症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可为临床医生观察病情变化、鉴别诊断提供帮助,进而指导临床有效治疗.

    作者:侯云刚;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105例输液期间发生渗漏的患儿和108例未发生渗漏患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渗漏组患儿年龄、性别、输液天数、疾病类型、穿刺部位、血管状况、留置针使用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组中,患儿过度活动(53.3%,56/105)或家长疏忽(20.0%,21/105)是导致渗漏的主要原因,穿刺或固定不妥等护理处理不当占9.5%(10/105).结论 对于年龄较小、住院时间较长、哭闹好动的男童、下呼吸道感染或新生儿以及长时间使用留置针的患儿,护理人员要重点关注,防止发生输液渗漏.

    作者:余启蓉;张玉;徐小平;许洁;余洪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90名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组,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进行康复治疗.结果 生物反馈治疗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优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张迪;翁静;江孟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水平,本文从目前医学免疫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出发,阐述其存在的弊端,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入手,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李冉辉;赵兰华;文雅婷;游晓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