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探讨

张致军

关键词:中医骨科, 膝骨性关节炎, 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中医骨科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药物布洛芬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VAS和JOA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SH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住的37例SHE患儿作为SHE组,另选同期收住院的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PV)、舒张期大血流速度(DPV)、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及阻力指数(RI)等.结果 SHE组SPV、D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S/D、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SHE患儿28例中,患侧SPV、DPV均明显高于健侧(P<0.05),两侧S/D、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显示SHE患儿早期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SHE.

    作者:李春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90名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组,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组,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组进行康复治疗.结果 生物反馈治疗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优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组(P<0.05).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张迪;翁静;江孟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和《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选择6个病区县,每个县选择3个病区村作为监测点,调查监测村的改水情况,测定水氟含量;检查全部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水氟含量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依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208—2011)进行诊断.结果 16个已改水村中,水氟合格工程9个,占56.25%(9/16),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9.49%(162/831),氟斑牙指数为0.3;水氟超标工程7个,占43.75%(7/16),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0.56%(273/673),氟斑牙指数为0.9;2个未改水村,水氟含量均>2.0 mg/L且≤4.0 mg/L,8岁~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6.32%(49/87),氟斑牙指数为1.4.结论 山西省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比较严重,部分病区流行趋势严峻,需加大防治力度.

    作者:吴赵明;李鹏飞;王正辉;荆玉兰;武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84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治疗的观察组,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症状综合评分,腹痛、腹胀、嗳气症状缓解时间,呕血与便血缓解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2%,远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为9.5%,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胃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嗳气等临床症状,显著减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止血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尿路梗阻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所致尿路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前列腺增生所致尿路梗阻患者,依据手术方法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研究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所致尿路梗阻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且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文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诊断结果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为脂肪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 130例患者中106例(82%)被超声确诊为脂肪瘤.结论 不同类型的脂肪瘤有各自的超声影像特点,其可检测到典型脂肪瘤的纤维组织因而易于诊断,超声检查可作为脂肪瘤诊断的临床辅助检查.

    作者:王芳;高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拜阿司匹灵治疗,观察组采取拜阿司匹灵+氯吡格雷治疗,2组均治疗2周,对比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解青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差异探讨

    目的 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5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瑞替普酶组,同时选取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阿替普酶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率、心功能衰竭率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均是临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主要药物,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瑞替普酶相对而言更经济实惠.

    作者:史英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取8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胃部烧灼、餐后饱胀感、上腹疼痛、 嗳气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莫才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崔桐华治疗月经病特色总结

    妇科病,尤其是功能失调,而无器质性病变,在门诊工作中占了很大比例. 其中很多疾病西医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而依靠中医药调理,效果确切.本篇着重介绍崔桐华医生治疗妇科疾病的用药特色,暂且按照月经的提前或者推后、月经量的多或少、经行腹痛的时间、白带情况来分类,简便易懂,适合中医妇科医生临床尝试.

    作者:段传皓;刘鹏宇;张松青;崔桐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站前社区居民脑卒中预防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站前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预防知识、信念及行为情况培训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干预项目要求,2013年以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站前社区≥40岁的居民作为目标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TIA和卒中人群进行社区规范化干预管理,对社区居民按照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进行健康教育培训.2015年再次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对比干预前后危险因素分级情况,风险控制良好.可控危险因素有所减少,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高危因素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应加强脑卒中健康教育宣传,筛查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董瑞;李金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对心绞痛控制以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参照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无缝隙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绞痛控制情况和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控制情况和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以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控制心绞痛症状,同时提升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秀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两种凝集法检测布鲁菌病抗体的比较

    目的 以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 为标准,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布鲁菌病的抗体检测结果 .方法 按照《布鲁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中规定方法 进行检测.结果 800份血清标本,试管凝集试验检出阳性标本25份,阳性率为3.13%;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出阳性标本46份,阳性率为5.75%.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筛查,阳性样品再用试管凝集试验复核,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工作的32名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比较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应用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状况.结果 人性化管理措施应用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操作和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及笔者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进修时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肠内组与肠外组各42例.肠内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APACHEⅡ评分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肠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康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2015年在我院分娩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产妇仅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2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和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诊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分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改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改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脑梗死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脑梗死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老年患者8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对比分析对2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邹牡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微创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采取内镜微创治疗的7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内镜微创组,同时选取早期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56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内镜微创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7%和2.6%,开腹组分别为91.1%和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微创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黄疸缓解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对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不仅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术后各项指标,该方法 安全可靠.

    作者:吴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4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手术方法 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额颞入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GOS评分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实施利伐沙班治疗,比较2组DVT、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血小板(PLT)、 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 对照组中DVT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中DVT发生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均未出现伤口血肿和明显的出血;手术前后2组PLT、AL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钙相比,利伐沙班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DVT发生率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师火;夏相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