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明敷贴预防管道脱落的临床体会

杜瑶瑶;刘莉;汪丽;陈雪

关键词:
摘要:骨科作为外科的重点科室之一,手术后往往留置较多的管道,而管道的作用在其能为术后的继续治疗,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近几年来术后管道脱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为此我们医院已将管道脱落列为不良事件之一,故此术后观察也成为我们医护人员平时护理工作时的观察重点. 术后常见的管道种类有:镇痛泵、创腔引流管、CVC、尿管、VSD负压引流管、胃管等.我科专门针对性地成立了质控小组,针对管道脱落情况采取相关对策:护理人员根据制定的评分表,按照分值评分. 从首次评分到轻度风险再到中度风险后为重度风险,以此来降低非预期的拔管.以往的固定方式存在固定位置不准确、容易起小水疱、有渗液易掉、而且还有部分患者存在过敏现象,这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造成患者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我们医护人员增加护理的工作量. 通过使用3M透明敷贴,我们发现其具有固定牢靠、防水、安全、抗菌性、透气性、黏性强,易于观察、局部减压,不容易卷边等优势.经过3M透明敷贴在临床上的使用,发现其对管道的保护有显著的作用,现将我科使用透明敷贴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8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余红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31%与10.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79%与25.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德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甲状腺肿物穿刺组织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研究周围型小肺癌应用薄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间诊治的106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均经手术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证实,对病变部位进行薄层CT扫描.结果 通过分析,80例为边缘分叶,82例为毛刺征,60例为血管集束征,69例为胸膜凹陷征,49例为空泡征或细支气管充气征,4例为钙化灶,4例为空洞征,6例为边缘光整结节、密度均匀.结论 薄层螺旋CT扫描能够为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连亚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 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选用中药治疗的患者,根据所用药材的炮制方法 不同分为修制、火制、水制、水火共制4组,每组各30例.观察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不同炮制方法 的4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修制组为83.33%,火制组为93.33%,水制组为93.33%;水火共制组为96.67%,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经过炮制之后均能保证其临床效果,但是不同的炮制方法 对中药产生的效果不同,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药物的性质以及患者的需求,选取合适的炮制方法 用药,以获得佳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 微创组在血肿吸收时间、术后ADL1~2级、术后GC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颅手术相比,采用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助于缩短血肿吸收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适于各级医院开展.

    作者:张春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单侧万向钉棒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

    目的 探讨单侧万向钉棒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患者采用单侧万向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观察分析术前、术后和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结果 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融合率100%,神经功能JOA评分显著改善,无椎弓根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侧万向钉棒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量小,临床疗效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无异,但其手术适应证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熊少华;曾永平;王其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0肩关节脱位患者,均行钩钢板治疗,评价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并分析患者的肩峰类型,测量其第二关节间隙.结果 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7%;5例患者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生率为16.7%;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肩峰-肱骨头的平均距离明显低于未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者(P<0.05).结论 采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较好,在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肩峰类型并测量肩峰下骨性结构数据,以便对钢板充分塑形,将肩锁钩部精确置入,避免术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廖直斌;赖长君;胡园园;严骏;江小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儿感染性疾病SAA hs-CRP CRP检测的早期诊断意义

    目的 讨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2015年—2016年期间360例儿童SAA、hs-CRP、CRP水平,其中儿科住院感染患儿310例(病毒感染组212例,细菌感染组98例)为研究对象,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病毒感染组212例患儿血清SAA显著高于体检对照组(P<0.01);急性期细菌感染组98例患儿血清SAA、CR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毒感染组212例患儿血清CRP及hs-CRP水平与体检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时SAA、hs-CRP、CRP联合监测在诊断中有互补作用,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牛彩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 分层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给予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合并症患者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及低危三种等级,给予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方法 .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得到一定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 根据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高血压,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血压.

    作者:冯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术中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 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探讨

    目的 分析术中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麻醉后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患者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45.38±5.62)min和拔管时间(16.32±1.5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18±11.24)min、(22.89±7.6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能够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松;张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2岁~3岁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需求状况和获取途径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2岁~3岁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状况和获取途径.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2岁~3岁儿童父母300名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其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状况与获取途径.结果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儿童保健知识得分高为(13.2±2.1)分,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越好;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内容的需求状况,前三位依次为常见疾病防治(57.0%)、定期体检(56.3%)、定期智能检查(53.3%);儿童保健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保健门诊咨询(50.7%),其次为媒体途径(42.7%)、医院发放宣传册(33.7%).结论 2岁~3岁儿童父母对儿童的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表现一般,还需要加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提高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扩展获取途径.

    作者:白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胸椎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不同体位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胸椎结核患者前后路联合手术体位护理经验.方法 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前后路联合手术胸椎结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手术体位护理.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用神经病症状评分(NSS)量表测定和比较神经功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86.6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78%(P<0.05);对照组的NSS评分(55.3±2.8)分,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3±2.6)分(P<0.05).结论 手术体位护理恢复术后患者健康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田江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研究组切口感染率(0%)低于常规组(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避免切口感染,加速疾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芸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异位妊娠应用腹腔镜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和保守治疗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 血β-HCG水平变化时间以及再次异位妊情况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宫内妊娠情况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药物保守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各有优点,但是总体来说,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要远高于保守治疗.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分期治疗 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比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分期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诊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甲组3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乙组3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延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甲组恢复良好有32例(91.73%),乙组有20例(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度残疾有3例(8.57%),乙组有9例(3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贫血病因诊断中骨髓细胞学 检验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贫血病因诊断中骨髓细胞学检验的价值.方法 择选40例贫血患者纳入试验,来院就诊时间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征得患者和其家属同意后,均实施骨髓细胞学检验,分析病因.结果 经骨髓细胞学检验,40例患者有33例确诊病因,占比为82.5%,以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和病原微生物感染性贫血为主;7例病因不明,占比为17.5%.结论 骨髓细胞学检验对于贫血原因以及贫血种类的明确具有重要作用,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广霞;高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微创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高体温及腰背痛72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后高体温及腰背痛72 h VAS评分,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和骨折椎体自身Cobb角,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涛;樊秋贵;高琦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4例肺结核复治菌阳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64例实施异烟肼治疗,观察组70例实施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的转阴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效果显著,可提高痰菌转阴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郭风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美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整体舒适护理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实施手术室整体舒适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整体舒适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室预留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采用手术室整体舒适护理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室预留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陈素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