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陈芸

关键词:胆结石, 围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研究组切口感染率(0%)低于常规组(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避免切口感染,加速疾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贝尔面瘫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2组均采用B族维生素、地塞米松抗病毒及理疗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达莫,疗程均为15 d.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按面神经功能House-Braehmann(H-B)分级标准,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面肌电图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贝尔面瘫疗效明显,可以快速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接收的胆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研究组切口感染率(0%)低于常规组(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避免切口感染,加速疾病康复,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芸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8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余红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6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时选取同期心功能正常的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2组研究对象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a比值(E/Ea)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LVDd、LAD、E/Ea等指标与正常组患者比较明显增加,而LVE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不断增加,其LVDd、LAD、E/Ea等指标水平不断增加,而LVEF水平则不断降低.结论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左心衰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崔桐华治疗骨关节病特色总结

    崔桐华老中医长期在基层医院工作, 是一名中医全科医生,对中医学所涉及的各科医理、药性、成方等都有较全面的理解,并能结合患者病症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因此常常收到手到病除的效果,受到医院和患者的高度评价. 现继续介绍崔桐华老中医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经验.

    作者:段传皓;刘鹏宇;李云飞;崔桐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L-C Cys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胱抑素C(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28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为非AS组(n=79)和AS组(n=149),对A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示,非AS组和AS组2组间LDL-C、Cys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年龄、收缩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LDL-C、CysC、年龄及收缩压是T2DM并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DL-C与CysC水平是T2DM并A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春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美托洛尔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小儿重症肺炎 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1例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组21例采用美托洛尔+去乙酰毛花苷治疗.结果 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心率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心脏射血分数提高至目标值时间以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去乙酰毛花苷联合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可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 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骨科进行诊疗的骨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感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34±3.12)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8.34±4.55)d;观察组感染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同时能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李孛;陈峰;朱祖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75例分为2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宫颈病变总有效率97.4%,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HPV转阴率92.1%,高于对照组的67.6%,(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金镇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盐酸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LC术后PONV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行LC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5例.A组不予盐酸托烷司琼,B组予6 mg托烷司琼静推,C组予3 mg加入镇痛泵,并静推3 mg托烷司琼,D组予6 mg托烷司琼加入镇痛泵.观察术后PON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C、B、D组术后各时间点PONV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B组术后12h和D组术后12h、48h PONV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A组比较:C、B、D组术后各时间点PONV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与C组比较:B、D组术后12 h、24 h PONV发生率明显提高,且D组术后48 h PONV发生率高(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方式给予患者盐酸托烷司琼均可减少LC术后PONV发生,其中静脉推注加泵注给药效果更优.

    作者:叶锡高;郑后成;宋慧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单侧万向钉棒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

    目的 探讨单侧万向钉棒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症患者采用单侧万向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观察分析术前、术后和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结果 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融合率100%,神经功能JOA评分显著改善,无椎弓根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侧万向钉棒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量小,临床疗效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无异,但其手术适应证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熊少华;曾永平;王其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综合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预后,降低残疾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巍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单一组64例、治疗组64例.单一组使用蒙脱石散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用微生物制剂治疗,检测用药前后2组患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IL-6、IL-17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单一组(P<0.05).治疗组腹泻改善率为96.9%,明显高于单一组的89.1%(P<0.05).结论 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更佳.

    作者:潘奇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食管癌258例数字胃肠X线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食管癌数字胃肠X线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行数字胃肠X线机检查的258例食管癌患者的X线征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8例食管癌患者中确诊251例,7例可疑癌.髓质型X线征象主要有管壁僵硬、充盈缺损和不规则狭窄;早期癌X线征象多为局部充血和小的糜烂,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中断,局部稍有隆起和点状充血.结论 数字胃肠X线机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应与其他影像学检查项目相结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海军;刘宽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 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6年住进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2组产妇产后SDS评分、婴儿护理知识掌握度、产后护理知识掌握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婴儿护理知识掌握度、产后护理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能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增强产妇的自护能力,改善产后心理状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成燕;童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铁代谢与慢性气道炎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铁代谢与慢性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铁蛋白、白介素8、TNF-α及肺功能,并与20例正常人对比.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AECOPD患者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而铁蛋白、白介素8、TNF-α明显增高(P<0.05),且肺功能的损害程度与白介素8及TNF-α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表明AECOPD患者存在铁代谢障碍及慢性气道炎症,对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华军;刘代顺;何仕琼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2岁~3岁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需求状况和获取途径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2岁~3岁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状况和获取途径.方法 以2016年1月—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2岁~3岁儿童父母300名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分析其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状况与获取途径.结果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儿童保健知识得分高为(13.2±2.1)分,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越好;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内容的需求状况,前三位依次为常见疾病防治(57.0%)、定期体检(56.3%)、定期智能检查(53.3%);儿童保健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保健门诊咨询(50.7%),其次为媒体途径(42.7%)、医院发放宣传册(33.7%).结论 2岁~3岁儿童父母对儿童的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表现一般,还需要加强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采用多元化的形式提高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扩展获取途径.

    作者:白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加强动物实验提高外科学 总论教学质量

    动物外科学是一门既注重理论,也重视操作技能的学科,更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外科学总论动物实验的教学现状,从师资培养、教学方法 以及教具的改进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达到通过加强动物实验提高外科学总论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星火;刘亮;张亚奎;张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分期治疗 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比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分期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诊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甲组3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乙组3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延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甲组恢复良好有32例(91.73%),乙组有20例(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度残疾有3例(8.57%),乙组有9例(3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 微创组在血肿吸收时间、术后ADL1~2级、术后GC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颅手术相比,采用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助于缩短血肿吸收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适于各级医院开展.

    作者:张春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