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为临床提高剖宫产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50例.观察2组产妇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整体护理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下床时间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乳房胀痛和乳汁不足例数少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先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76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身心状态、自我照顾能力、心理健康及精神活动表现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提供早期心理干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预防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随访期间惊厥再发情况,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惊厥再发率为4.44%,对照组的惊厥再发率为51.1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而且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贤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青光眼手术患者使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收集青光眼手术患者44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平均眼压、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平均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平均眼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丽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而且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模式.护理第1个月和第5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别应用Fugl-Meyer评测法、Barthel指数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前,2组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1个月、第5个月,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率,患者出现肢体瘫痪的概率随之得到降低,生活质量也将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作者:吉继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儿100例分为2组,普通组应用普通护理模式,非语言组在普通护理模式基础上强化非语言性沟通.比较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家长疾病认知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服务技术评分,以及护理前后患儿配合情况、SAS评分的差异.结果 非语言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与普通组相比,非语言组家长疾病认知情况更好,住院平均时间更短,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服务技术评分更高(P<0.05).护理前2组配合情况、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非语言组相较于普通组配合情况、SA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儿配合度,改善其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家长疾病认知度、满意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余继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66例于2015年1月—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BRP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与复发率分为别93.94%,9.09%,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与复发率分别为72.73%,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新入感染科护士应通过认真挑选带教老师,对新入科护士首先进行心理层面带教,促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专科护理能力,缩短培养周期,使新入科护士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并很快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积极、合理、有效的心理层面带教对新入科护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研究患者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使患者康复的方法.心理护理是围绕患者开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1];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准则,护理程序为准绳,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护理计划是将护理程序文字化,对护理行为起指导性、计划性作用.
作者:朱宝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恐惧、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创伤性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亿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恙虫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农村老年恙虫病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18例,常规组采取一般心理护理方案,试验组依据患者实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4%与66.67%,试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恙虫病患者依据实际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取得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朱月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另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为观察组,按照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予以急救,对比2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等待治疗时间和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处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等待治疗时间,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氧疗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的氧疗用品样本300个,根据消毒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个.对照组采用各自科室的常规消毒,试验组应用消毒供应室集中消毒,比较2组临床效果、消毒合格率和致病菌的检出率.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和消毒后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致病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氧疗用品进行集中供应室消毒效果优于临床科室的自行消毒,集中消毒可降低消毒后的致病菌检出率,提高消毒后样品的合格率,从而提高消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计划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家长9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给予全面系统的免疫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综合评分水平、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儿童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王燕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全身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病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异常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恢复效果.
作者:陈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将78例难治性癫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蜈蝎藤粉敷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方法简便、经济、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霞;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广义地说, 护理纠纷是因护理问题引起的医患双方的争议;狭义地说,护理纠纷是指发生在护患之间,因患方对医方的护理服务不满,与医方发生的争议[1].现在的人们对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相应对医疗水平和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针对护患纠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相当重要.
作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度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37名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度实施传统带教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4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交流方面作用显著,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还可以促进教师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李燕珍;陈素美;吴亚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医疗机构出现护患纠纷,主要原因在于对医疗护理过程的认识上存在分歧,产生争执或争议,需要相关部门调解分歧、解决问题[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增强、教育普及力度的加大,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对医疗过程中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在儿科表现为显著,如果医疗护理服务和患儿家属期望值存在差距,易于发生纠纷. 现对儿科护理纠纷的影响因素、预防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侯正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