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贤红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离开了医生及护理人员的督促和指导,由于受家庭环境及条件的限制,患者思想上的麻痹大意以及过度的营养补充, 缺乏合理的锻炼等不良因素造成出院后易假体脱位,过早负重引起不适,假体寿命缩短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此,我院就患者出院制定了围出院期的护理规范,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远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医疗机构出现护患纠纷,主要原因在于对医疗护理过程的认识上存在分歧,产生争执或争议,需要相关部门调解分歧、解决问题[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增强、教育普及力度的加大,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对医疗过程中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在儿科表现为显著,如果医疗护理服务和患儿家属期望值存在差距,易于发生纠纷. 现对儿科护理纠纷的影响因素、预防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侯正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常规护理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相关护理的综合护理组(n=40).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积血量、回收自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积血量、回收自体血量均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0.0%(P<0.05);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异位妊娠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综合护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作者:郭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针对性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5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
作者:罗琳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将78例难治性癫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蜈蝎藤粉敷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方法简便、经济、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霞;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孕期及产后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科住院并行母乳喂养的初产妇245例为观察组,同期未参加听课的初产妇24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从建卡(11周左右)到产褥期请孕妇及家属参加健康教育培训,通过集体授课、播放录像、现场示范、模型操作、答疑讨论等形式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的母乳喂养健康知识教育及临床指导.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及产后健康教育对树立正确母乳喂养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效果良好.
作者:吴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咯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全程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咯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明显,护理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96例,将其按照挂号顺序随机分成试验组(n=98)和参照组(n=98).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率、血压以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心绞痛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星;谢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度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37名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度实施传统带教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4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交流方面作用显著,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还可以促进教师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李燕珍;陈素美;吴亚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儿100例分为2组,普通组应用普通护理模式,非语言组在普通护理模式基础上强化非语言性沟通.比较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家长疾病认知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服务技术评分,以及护理前后患儿配合情况、SAS评分的差异.结果 非语言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与普通组相比,非语言组家长疾病认知情况更好,住院平均时间更短,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服务技术评分更高(P<0.05).护理前2组配合情况、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非语言组相较于普通组配合情况、SA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儿配合度,改善其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家长疾病认知度、满意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余继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改善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将72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别为(20.31±3.57)分、(15.67±2.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痹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表现良好,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芳;熊涓;吴菲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类疾病,将时间作为横轴,将入院指导、检查、诊断、治疗、护理、活动和出院计划作为纵轴,制定出护理日程表[1],具有节约资源、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等优点.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本文选择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观察,现汇报如下.
作者:芮爱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接受颈椎保健操模式护理.结果 治疗组研究对象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颈椎保健操模式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在治疗的康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针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对其负性情绪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25例与心理组25例.一般组为患者提供院内基本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心理组在一般组基础上重点进行心理护理工作,观察2组心理状态评分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入院时睡眠、遵医行为及紧张感等指标评分均较低(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心理组上述评分均高于一般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测量结果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再次测量,心理组步行距离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且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
作者:梁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对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予以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甲亢患者的不良情绪,重建患者的心理平衡,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47例及研究组47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一般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普通组护理上重点加强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总结患者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 2组患者术前SAS与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及基础护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措施,患者均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较低,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较好.
作者:卫小娜;张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2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熊拥鹏;闻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2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实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晓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全身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病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异常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恢复效果.
作者:陈端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