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肖萃

关键词:颈椎病, 康复期, 护理, 颈椎保健操
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接受颈椎保健操模式护理.结果 治疗组研究对象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颈椎保健操模式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在治疗的康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与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和干预对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就诊的9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治疗和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前2周开始进行营养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2周的营养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针对性给予术前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维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护理

    目的 讨论在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2组患者均采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手术后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满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蓉;涂长青;曾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骨折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恐惧、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创伤性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亿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减轻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减轻程度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杜幼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全身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病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异常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恢复效果.

    作者:陈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心理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47例及研究组47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一般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普通组护理上重点加强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总结患者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 2组患者术前SAS与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及基础护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措施,患者均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较低,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较好.

    作者:卫小娜;张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肱骨骨折术后患者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 分析老年肱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连续护理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肱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1.1%,对照组为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肱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连续护理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赵夏;况桂英;余春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模式.护理第1个月和第5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别应用Fugl-Meyer评测法、Barthel指数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前,2组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第1个月、第5个月,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率,患者出现肢体瘫痪的概率随之得到降低,生活质量也将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作者:吉继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系统指导在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后功能训练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指导在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后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行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系统护理指导)和对照组(常规指导),每组各16例.观察2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排尿情况,并随访运用调查问卷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术后试验组患者的每次尿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夜间控尿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健康(PCS)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健康(M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社会功能(SF)和心理健康(MH)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膀胱的贮尿、 控尿及排尿功能是影响膀胱全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系统干预能使原位尿流改道患者术后的心理更健康,可能与术后尿量增多及排尿次数减少,特别是控尿功能更好有关.通过术前、术后及出院后进行一系列标准化、可复制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促进躯体健康的恢复.

    作者:王红丹;白丽花;杨燕;资丽芬;丁雄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3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将78例难治性癫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蜈蝎藤粉敷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方法简便、经济、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霞;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肺炎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作者:商云云;李晓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66例于2015年1月—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BRP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RPOS)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与复发率分为别93.94%,9.09%,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与复发率分别为72.73%,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蔡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对预防单纯性热性惊厥再发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预防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随访期间惊厥再发情况,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惊厥再发率为4.44%,对照组的惊厥再发率为51.1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而且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贤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程序化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缓改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家属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1月我院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P<0.05);观察组护理后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玉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肠道准备在肝胆胰脾疾病患者术前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肠道准备在肝胆胰脾疾病患者术前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肝胆胰脾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患者术前采取肠道准备,常规组患者术前未采取肠道准备.结果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49%(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36%(P<0.05).结论 肠道准备作为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术前护理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其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对患者术后身体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佳男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有利于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谢颖;卢映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目标管理教学法对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目标管理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产科55名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实施目标管理教学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妇产科55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对比2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综合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目标管理教学法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75±5.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4±4.85)分(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淑英;蔡霞;黄志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