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观察

吴晓枚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血液透析, 护理流程管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实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4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儿100例分为2组,普通组应用普通护理模式,非语言组在普通护理模式基础上强化非语言性沟通.比较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家长疾病认知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服务技术评分,以及护理前后患儿配合情况、SAS评分的差异.结果 非语言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与普通组相比,非语言组家长疾病认知情况更好,住院平均时间更短,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服务技术评分更高(P<0.05).护理前2组配合情况、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非语言组相较于普通组配合情况、SA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儿配合度,改善其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家长疾病认知度、满意度,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余继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孕期及产后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目的 评价孕期及产后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科住院并行母乳喂养的初产妇245例为观察组,同期未参加听课的初产妇24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从建卡(11周左右)到产褥期请孕妇及家属参加健康教育培训,通过集体授课、播放录像、现场示范、模型操作、答疑讨论等形式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的母乳喂养健康知识教育及临床指导.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及产后健康教育对树立正确母乳喂养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效果良好.

    作者:吴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度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37名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度实施传统带教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4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交流方面作用显著,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还可以促进教师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李燕珍;陈素美;吴亚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心理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47例及研究组47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一般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普通组护理上重点加强心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总结患者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 2组患者术前SAS与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及基础护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提供心理干预措施,患者均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较高,且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较低,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较好.

    作者:卫小娜;张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研究患者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使患者康复的方法.心理护理是围绕患者开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1];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准则,护理程序为准绳,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护理计划是将护理程序文字化,对护理行为起指导性、计划性作用.

    作者:朱宝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程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咯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全程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咯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明显,护理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入感染科护士心理层面的带教体会

    新入感染科护士应通过认真挑选带教老师,对新入科护士首先进行心理层面带教,促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专科护理能力,缩短培养周期,使新入科护士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并很快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积极、合理、有效的心理层面带教对新入科护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另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为观察组,按照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予以急救,对比2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等待治疗时间和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处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等待治疗时间,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2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熊拥鹏;闻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6例留置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63例和B组53例.B组给予一般护理,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服务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总满意率为96.83%,明显高于B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B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留置尿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手段.

    作者:梁小红;唐映莲;黄春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国敏;谭治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程序化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缓改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家属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静推地塞米松引起全身针刺痛症状1例

    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类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抗休克和抑制免疫的作用[1],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防性用药中应用较为普遍.我院发现1例乳腺癌患者在静推地塞米松后即刻自觉全身针刺痛, 经及时给予处理措施和心理疏导,症状缓解.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刁春艳;刘佳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对比在细节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我院医务工作人员对临床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后,医疗器械回收满意度、发放满意度、包装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及服务意识等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杜金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全身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病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异常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恢复效果.

    作者:陈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浅谈如何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广义地说, 护理纠纷是因护理问题引起的医患双方的争议;狭义地说,护理纠纷是指发生在护患之间,因患方对医方的护理服务不满,与医方发生的争议[1].现在的人们对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相应对医疗水平和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针对护患纠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相当重要.

    作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计划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家长9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给予全面系统的免疫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综合评分水平、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儿童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王燕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目标管理教学法对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目标管理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产科55名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实施目标管理教学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妇产科55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对比2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综合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目标管理教学法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实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晓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肿瘤门诊葡萄胎患者HCG复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观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复查表在肿瘤门诊葡萄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葡萄胎清除后在肿瘤门诊随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研究组在肿瘤门诊使用HCG复查表进行随访;对照组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在肿瘤门诊随访.结果研究组葡萄胎患者按时复诊率达96%、按时完成随访计划的患者数48例,HCG复查结果的缺失0例;对照组葡萄胎患者按时复诊率86%、按时完成随访计划的患者数41例,HCG复查结果的缺失11例,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CG复查表应用于肿瘤门诊葡萄胎的复查,可提高患者复诊率,保证复诊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李君芳;刘毅;熊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