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韦国敏;谭治双

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2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96例,将其按照挂号顺序随机分成试验组(n=98)和参照组(n=98).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率、血压以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96%,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心绞痛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星;谢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 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

    作者:黄秀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推行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医院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职工7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3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观察所有职工于管理模式推行前以及推行2年后患者安全文化状况,直接和非直接接触患者职工的认知情况.结果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干预后职工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直接和非直接接触患者职工的认知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患者安全文化影响显著,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刘建平;李凌;俞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另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为观察组,按照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予以急救,对比2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等待治疗时间和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处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等待治疗时间,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国敏;谭治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而且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计划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家长9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给予全面系统的免疫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综合评分水平、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儿童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王燕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研究患者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使患者康复的方法.心理护理是围绕患者开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1];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准则,护理程序为准绳,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护理计划是将护理程序文字化,对护理行为起指导性、计划性作用.

    作者:朱宝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结果静脉给药缺陷率由活动前的16.67%降至活动后的8.0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静脉给药缺陷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薛毓玲;刘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减轻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减轻程度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杜幼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接受颈椎保健操模式护理.结果 治疗组研究对象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颈椎保健操模式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在治疗的康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对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予以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甲亢患者的不良情绪,重建患者的心理平衡,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改善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改善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将72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别为(20.31±3.57)分、(15.67±2.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痹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表现良好,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芳;熊涓;吴菲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肺炎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作者:商云云;李晓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实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晓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PDCA循环应用于静脉采血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5月我院呼吸内科护理组对晨间静脉采集血液标本2663人次共计8530管血进行调查,统计护士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科室对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再对6月—10月共计3256人次13675管血进行调查分析,统计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对比对策实施前后的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静脉采集血液不合格率从1.91%下降到0.74%.结论 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管理中,制定标准化静脉采血流程、细致的工作措施,能有效降低静脉采血不合格率.

    作者:汪明月;吴庆华;和冰;刘华玉;陈卜芬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两种方法用于男性尿失禁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尿套接尿在男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尿失禁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留置尿管组45例和尿套组45例,对比2组尿路感染及皮肤改变情况.结果尿套组尿路感染低于留置尿管组,皮肤改变率低于留置尿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套接尿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明显优于留置导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秀群;吴碧昭;何锦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护理

    目的 讨论在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2组患者均采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手术后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满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蓉;涂长青;曾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对比在细节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我院医务工作人员对临床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后,医疗器械回收满意度、发放满意度、包装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及服务意识等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杜金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