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推地塞米松引起全身针刺痛症状1例

刁春艳;刘佳丽

关键词:
摘要: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类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抗休克和抑制免疫的作用[1],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防性用药中应用较为普遍.我院发现1例乳腺癌患者在静推地塞米松后即刻自觉全身针刺痛, 经及时给予处理措施和心理疏导,症状缓解.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对比在细节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我院医务工作人员对临床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后,医疗器械回收满意度、发放满意度、包装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及服务意识等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杜金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来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75±5.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4±4.85)分(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淑英;蔡霞;黄志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所有患者行关节镜治疗,甲组行普通护理,乙组强化术后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 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护理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显著比甲组好(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方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推行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医院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患者安全文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职工7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3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观察所有职工于管理模式推行前以及推行2年后患者安全文化状况,直接和非直接接触患者职工的认知情况.结果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干预后职工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直接和非直接接触患者职工的认知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患者安全文化影响显著,可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刘建平;李凌;俞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级本科护理学专业25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151人,对照组10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并运用创造力倾向量表对2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试验组学生对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显示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分相对较高;试验组的创造力倾向总分及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等4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采用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杨丽全;郑玉仁;吴秋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2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接受颈椎保健操模式护理.结果 治疗组研究对象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颈椎保健操模式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在治疗的康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 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

    作者:黄秀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医情志护理在改善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改善胸痹患者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将72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别为(20.31±3.57)分、(15.67±2.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痹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表现良好,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芳;熊涓;吴菲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浅谈如何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广义地说, 护理纠纷是因护理问题引起的医患双方的争议;狭义地说,护理纠纷是指发生在护患之间,因患方对医方的护理服务不满,与医方发生的争议[1].现在的人们对健康意识越来越高,相应对医疗水平和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针对护患纠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相当重要.

    作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骨折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恐惧、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创伤性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亿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对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予以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甲亢患者的不良情绪,重建患者的心理平衡,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结果静脉给药缺陷率由活动前的16.67%降至活动后的8.0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静脉给药缺陷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薛毓玲;刘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对预防单纯性热性惊厥再发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预防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随访期间惊厥再发情况,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惊厥再发率为4.44%,对照组的惊厥再发率为51.1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而且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贤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目标管理教学法对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目标管理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产科55名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实施目标管理教学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妇产科55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对比2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综合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目标管理教学法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国敏;谭治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门诊计划接受免疫接种的儿童家长9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家长给予全面系统的免疫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对比2组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综合评分水平、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预防接种的信任度、儿童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作者:王燕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常规护理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相关护理的综合护理组(n=40).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积血量、回收自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中出血量、腹腔积血量、回收自体血量均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0.0%(P<0.05);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异位妊娠腹腔镜微创手术的综合护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作者:郭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全身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病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异常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恢复效果.

    作者:陈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肺炎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作者:商云云;李晓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