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辉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有利于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谢颖;卢映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类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抗休克和抑制免疫的作用[1],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防性用药中应用较为普遍.我院发现1例乳腺癌患者在静推地塞米松后即刻自觉全身针刺痛, 经及时给予处理措施和心理疏导,症状缓解.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刁春艳;刘佳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而且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离开了医生及护理人员的督促和指导,由于受家庭环境及条件的限制,患者思想上的麻痹大意以及过度的营养补充, 缺乏合理的锻炼等不良因素造成出院后易假体脱位,过早负重引起不适,假体寿命缩短等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此,我院就患者出院制定了围出院期的护理规范,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远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孕期及产后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在我科住院并行母乳喂养的初产妇245例为观察组,同期未参加听课的初产妇24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从建卡(11周左右)到产褥期请孕妇及家属参加健康教育培训,通过集体授课、播放录像、现场示范、模型操作、答疑讨论等形式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的母乳喂养健康知识教育及临床指导.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及产后健康教育对树立正确母乳喂养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效果良好.
作者:吴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接受颈椎保健操模式护理.结果 治疗组研究对象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颈椎保健操模式对患有颈椎病的患者在治疗的康复期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肖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度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37名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度实施传统带教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4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交流方面作用显著,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还可以促进教师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李燕珍;陈素美;吴亚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预防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随访期间惊厥再发情况,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的惊厥再发率为4.44%,对照组的惊厥再发率为51.1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而且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贤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全身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病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异常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恢复效果.
作者:陈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肱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连续护理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肱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1.1%,对照组为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肱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接受连续护理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赵夏;况桂英;余春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讨论在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2组患者均采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手术后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满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蓉;涂长青;曾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9%;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国敏;谭治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类疾病,将时间作为横轴,将入院指导、检查、诊断、治疗、护理、活动和出院计划作为纵轴,制定出护理日程表[1],具有节约资源、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等优点.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本文选择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观察,现汇报如下.
作者:芮爱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尿套接尿在男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尿失禁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留置尿管组45例和尿套组45例,对比2组尿路感染及皮肤改变情况.结果尿套组尿路感染低于留置尿管组,皮肤改变率低于留置尿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套接尿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明显优于留置导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秀群;吴碧昭;何锦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代谢综合征人群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62例)与研究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代谢综合征人群实行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克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级本科护理学专业25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151人,对照组10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并运用创造力倾向量表对2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试验组学生对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显示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分相对较高;试验组的创造力倾向总分及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等4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采用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杨丽全;郑玉仁;吴秋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对比在细节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我院医务工作人员对临床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等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后,医疗器械回收满意度、发放满意度、包装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及服务意识等评分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 细节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杜金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将78例难治性癫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蜈蝎藤粉敷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蜈蝎藤粉用于难治性癫痫方法简便、经济、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霞;杨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和干预对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5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就诊的9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治疗和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前2周开始进行营养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2周的营养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针对性给予术前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维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2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的72.5%,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薛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