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杨先艳

关键词:剖宫产, 整体护理干预, 产后康复,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为临床提高剖宫产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50例.观察2组产妇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整体护理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下床时间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乳房胀痛和乳汁不足例数少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有利于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谢颖;卢映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护理

    目的 讨论在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2组患者均采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手术后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的满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蓉;涂长青;曾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92例)和(9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临床护理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尚润;徐春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入感染科护士心理层面的带教体会

    新入感染科护士应通过认真挑选带教老师,对新入科护士首先进行心理层面带教,促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专科护理能力,缩短培养周期,使新入科护士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并很快适应临床工作需要.积极、合理、有效的心理层面带教对新入科护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 对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70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予以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甲亢患者的不良情绪,重建患者的心理平衡,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青光眼手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青光眼手术患者使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收集青光眼手术患者44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平均眼压、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平均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平均眼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丽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肿瘤门诊葡萄胎患者HCG复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观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复查表在肿瘤门诊葡萄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葡萄胎清除后在肿瘤门诊随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研究组在肿瘤门诊使用HCG复查表进行随访;对照组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在肿瘤门诊随访.结果研究组葡萄胎患者按时复诊率达96%、按时完成随访计划的患者数48例,HCG复查结果的缺失0例;对照组葡萄胎患者按时复诊率86%、按时完成随访计划的患者数41例,HCG复查结果的缺失11例,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CG复查表应用于肿瘤门诊葡萄胎的复查,可提高患者复诊率,保证复诊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李君芳;刘毅;熊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骨折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恐惧、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创伤性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黄亿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程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咯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全程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咯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明显,护理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结果静脉给药缺陷率由活动前的16.67%降至活动后的8.0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静脉给药缺陷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薛毓玲;刘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健康教育整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而且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熊琦;黎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所有患者行关节镜治疗,甲组行普通护理,乙组强化术后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 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护理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显著比甲组好(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方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护理流程管理对重症胰腺炎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实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护理流程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晓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16例留置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63例和B组53例.B组给予一般护理,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服务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总满意率为96.83%,明显高于B组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B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留置尿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手段.

    作者:梁小红;唐映莲;黄春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农村老年恙虫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恙虫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农村老年恙虫病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18例,常规组采取一般心理护理方案,试验组依据患者实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4%与66.67%,试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恙虫病患者依据实际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取得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朱月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为临床提高剖宫产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50例.观察2组产妇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整体护理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和下床时间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乳房胀痛和乳汁不足例数少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先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对提高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76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服务,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身心状态、自我照顾能力、心理健康及精神活动表现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提供早期心理干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程序化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缓改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家属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研究患者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通过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使患者康复的方法.心理护理是围绕患者开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1];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准则,护理程序为准绳,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恢复患者健康为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护理计划是将护理程序文字化,对护理行为起指导性、计划性作用.

    作者:朱宝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首轮导师负责制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度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37名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度实施传统带教在我院实习的大专护生4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首轮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师生交流方面作用显著,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还可以促进教师成长,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作者:李燕珍;陈素美;吴亚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