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张小燕
目的 探讨微信多媒体平台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于我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出院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另再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于出院后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克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6例高危妊娠孕妇,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普通组和优质组,每组63例.对普通组孕妇行以常规产前护理,对优质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行以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2组孕妇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孕妇的心理状态.结果 对2组孕妇的状态性焦虑分值(S-AI)、特质性焦虑分值(T-AI)、孕妇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显示优质组孕妇的两项焦虑分值均明显低于普通组,而满意度则显著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了解高危妊娠孕妇的需求,产前提供优质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在生产之前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曹成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肠造口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造口不适感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造口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素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应用护理流程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护理流程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不适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不适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流程管理应用于血液透室护理中,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增强了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香薰按摩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00例住院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香薰按摩护理,观察记录2组手术当天及术后2 d、4 d的疼痛评分、SAS评分、宫底位置、腰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 d、4 d,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宫底位置下降幅度及腰围减少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薰按摩能够有效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 缓解产后焦虑情绪,促进产后排泄,有利于子宫复旧及产后形体恢复,从而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杏;林姗姗;孙舒畅;李向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实施风险管理,通过识别和分析护理风险,加强安全管理,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部分护理指标、护理安全事件情况和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身份识别、护理文书、仪器设备、急救物品、急救药品合格率和患者、医生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事件数量明显减少,上报率明显提高.结论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护士安全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苏梅霞;刘海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内分泌疾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到我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理压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内分泌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侯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后的疼痛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排尿情况.结果 治疗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排气率2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主排尿率73.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剖宫产产妇负性心理,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帮助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肖满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专业人员职业期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使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等手段,对我省基层如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生活和工作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 我省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离职意愿较强,综合能力也不强.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尽量满足当前基层护理人员的职业期望.结论 我省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学历和职称普遍较低、工作任务繁重,对其职业期望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住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的护理专业人员.
作者:郑爱嫆;祝馥兰;王丽净;苗剑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剖宫产产妇的不良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云梅;程继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科NICU 100例早产儿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住院后提供常规护理方法和发展性照顾护理,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平均体重增长速度以及住院天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胃肠耐受性也比对照组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冯建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所共收治8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2组,分别为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相关功能指标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接近正常水平;各项相关功能评分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加以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春华;陈建华;徐洪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适应现代社会救援需要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避免特大灾害后发生医院感染及医院感染暴发.方法分析6·23风灾救治过程中我院医院感染防控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结果我院6·23风灾整个救治过程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也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我院6·23风灾救治工作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能够圆满完成,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医院感染委员会协同指挥以及广大医务人员较强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高度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力;我院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基本适应灾难救治的要求,但还应在应急机制、后勤保障、人才队伍等方面,构建完善、统一院医院感染控体系.
作者:吴正华;袁会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器械图谱结合微课视频在消毒供应中心低年资护士专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2名轮转我科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试验组把手术器械图谱结合微课视频作为教学工具,进行培训.比较2组护士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器械回收、清洗、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度等.结果 2组护士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手术器械包图谱结合微课视频,提高了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同时也搭建教学平台,提高了科室科学化管理水平.
作者:杨梅;胡跃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5年1月—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140例(常规护理组),2016年1月—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140例(风险管理组).常规护理组主要针对普外科患者进行抗感染、疼痛护理等,并且遵医嘱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安全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医患之间风险管理教育,合理配置医护人员,病房服务人性化.结果 风险管理组的护理不良行为1.43%、护理不良事件0.71%,低于常规护理组的7.71%,6.43%(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满意度98.5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92.14%(P<0.05).结论 普外科是护理风险高危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行为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芬;吴小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3年3月—2016年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细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负性认知评分.结果 观察组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与负性认知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张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护理新理念的意义.方法 设定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5年1月—12月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未引入护理新理念;设定从2016年1月—12月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引入护理新理念.对比2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服务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服务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护理新理念可以明显提高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服务满意度等指标,利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良性发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张小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例予以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3例)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消化道症状、活动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营养状况影响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具有自杀危险抑郁症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杀行为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自杀危险,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沈如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邹惠祥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