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贵;叶彩霞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左眼20例,右眼27例,双眼3例)和对照组(50例,左眼18例,右眼12例,双眼2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流泪、畏光、球结膜充血).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术后复发率(0.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树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CT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确诊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分析对比其矽肺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诊断出矽肺患者52例,检出率26%;CT检查诊断出矽肺患者92例,检出率46%,CT矽肺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检查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肺部病变,同时还能够提高矽肺检出率,在矽肺的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造瘘手术,按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措施干预,观察组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再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明显更低,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对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凤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36例哮喘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68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力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哮喘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的疗效明显,刺激性小、用药方便,缩短了患儿的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牙痛在临床很常见,崔桐华在临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分为四型进行治疗,收效良好.
作者:段传皓;李云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在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胎儿胸腔积液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出胎儿胸腔积液的2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超声图像特征,统计胎儿胸腔积液检出时间、胸腔积液部位以及超声图像异常情况,随访了解胎儿预后.结果 中孕期检出胎儿胸腔积液的概率大于中早孕期和晚孕期,双侧胸腔积液概率大于左侧和右侧胸腔积液,合并1种或多种其他异常概率大于单纯胸腔积液概率.10例单纯胸腔积液胎儿中1例胎死宫内,18例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中5例胎死宫内.结论 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查出胎儿是否存在胸腔积液,为后续诊疗提供指导.
作者:徐士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抽查我院2016年3月—6月90例体检志愿人群,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不同采集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不同采集部位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血小板12 h、5 min时间点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血部位的血小板、 血红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等指标水平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标本保存温度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影响血常规检测的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应严格控制检验质量,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卫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毒物质控制效果评价的可行方法.方法 利用有毒物质危害程度分级、有毒作业分级与有毒物质暴露程度分级等方法,对有毒物质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5处位置进行了有毒物质检测,其中无危害作业位置为33处,占比94.28%,有毒物质所占比例较为合理,另外项目中2处位置属于危害作业,占比5.72%,所占比例未超过7%,且分别为轻度与中度危害程度,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结论 有毒物质评价作为建设项目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措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夏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不同体位下颈椎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前屈(前屈组)、中立(中立组)以及后伸(后伸组)三种体位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中立组和前屈组(P<0.05).后伸组治疗有效率为96.0%,略高于中立组的88.0%和前屈组8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0°范围内,患者取后伸位时VAS评分改善效果较前屈组与中立组更为显著,治疗有效率较前屈组与中立组更高,治疗效果优,值得应用.
作者:梅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运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而观察组则运用优化护理流程,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病情掌握率均较高,且护理差错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2组的治疗、静脉用药、静脉采血、心电监护、 分诊评估以及接收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急诊手术患者优化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彭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患者手指末梢血,选择快速血糖仪及时进行血糖测定;并采集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1 h内测定血糖水平.结果快速血糖仪的血糖检测值为(10.04±3.23)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值为(10.91±3.81)mmol/L,两种检测方法血糖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操作却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体积小,容易携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家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DNA(MP-DNA)及血清MP-IgM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MPP并行肺泡灌洗术的患儿69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当天对患儿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收集研究对象的BALF、血清,免疫荧光定量测定BALF中MP-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MP-IgM.结果CPIS≥6分组患儿血清MP-IgM高于CPIS<6分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IS≥6分组、CPIS<6分组患儿BALF中MP-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P患儿血清MP-IgM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BALF中MP-DNA定量不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作者:章伟;王云霞;李贺;谷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的快速分类与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检测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采用试管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吸收放散试验、血型物质测定等实验复查.结果 共29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抗原增多3例,抗体增多7例,抗原、抗体减弱或丢失19例.结论 ABO血型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应用常见原因快速进行分类,同时正确分析原因排除干扰并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测,可提高血型鉴定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从而做到安全输血.
作者:蔡晓晨;王华;徐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肺功能锻炼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2周进行肺功能锻炼,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术后第7天观察2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MVV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排痰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海蓉;徐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心肌生化指标早期监测对于儿童重症肺炎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50例进行研究,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幼儿3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心肌生化指标和预测准确率.结果 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GOT、LDH、CK、HBOH、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组GOT、LDH、CK、HBOH、CK-MB水平高于轻症肺炎组(P<0.05).结论 对儿童重症肺炎患儿予以早期检测心肌酶谱,对cTnT、cTnI水平进行动态复查,有利于对此类患者的及早诊治和预后评估.
作者:郭玉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接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对照组行盐酸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睡眠质量评分为(8.09±1.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1.07)分(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蔡翔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和术后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2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和93.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脑创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92例大量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抚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0例为单侧睾丸病变,1例为双侧睾丸病变,CT表现肿块边缘基本清楚,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MRI表现T1WI呈较均匀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其中1例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均匀强化.11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及精索受累,2例肿瘤浸润附睾,2例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论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雷杜晶;余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