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O正反定型不符快速分类与鉴定

蔡晓晨;王华;徐敏

关键词:ABO血型鉴定, 正反定型, 快速分类, 安全输血
摘要:目的 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的快速分类与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检测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采用试管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吸收放散试验、血型物质测定等实验复查.结果 共29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抗原增多3例,抗体增多7例,抗原、抗体减弱或丢失19例.结论 ABO血型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受到多种原因影响,应用常见原因快速进行分类,同时正确分析原因排除干扰并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测,可提高血型鉴定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从而做到安全输血.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的影响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4年3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335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患牙335颗),所有患牙都进行根管填充治疗.根据根管填充程度的不同分为欠充组95例(95颗),适充组124例(124颗),超充组116例(116颗),对3组患者疗效及疼痛程度进行观察.结果 欠充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95%,适充组为95.97%,超充组为84.48%,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7 d时,适充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超充组与欠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适填充根管治疗效果佳,可降低治疗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家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哮喘患儿128例,随机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患儿咳嗽、气促、喘憋、肺部哮鸣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能促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尽快改善,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加大,值得推广.

    作者:韦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儿童保健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儿童保健意识,流动性儿童保健水平相对较低,不够重视儿童的行为、精神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关注,增强对基层地区儿童保健的投资建设力度,将儿童保健服务作为目标,进行多方位、高质量的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作者:刘小玲;刘志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84例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2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RR、HR、PaCO2、PaO2以及Sa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R、HR、PaCO2、PaO2以及Sa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14%,远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并发症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任辉;杨辅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CT对矽肺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CT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确诊矽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分析对比其矽肺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诊断出矽肺患者52例,检出率26%;CT检查诊断出矽肺患者92例,检出率46%,CT矽肺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检查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肺部病变,同时还能够提高矽肺检出率,在矽肺的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X线造影下34例小肠肿瘤分析

    目的 总结小肠肿瘤的X线造影表现.方法 总结分析X线造影发现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4例小肠肿瘤.结果 34例小肠肿瘤中,原发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10例,转移瘤5例,不确定1例;恶性肿瘤中,淋巴瘤8例,间质瘤6例,小肠癌4例;良性肿瘤中,腺瘤6例,平滑肌瘤2例,脂肪瘤1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 小肠肿瘤中恶性较良性多,恶性肿瘤中淋巴瘤、间质瘤相对较多,良性肿瘤中腺瘤多.

    作者:王建辉;曲智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肺功能锻炼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肺功能锻炼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2周进行肺功能锻炼,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术后第7天观察2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MVV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排痰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拔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林海蓉;徐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接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行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对照组行盐酸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睡眠质量评分为(8.09±1.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1.07)分(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蔡翔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MP-IgM MP-DNA定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DNA(MP-DNA)及血清MP-IgM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MPP并行肺泡灌洗术的患儿69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当天对患儿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收集研究对象的BALF、血清,免疫荧光定量测定BALF中MP-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MP-IgM.结果CPIS≥6分组患儿血清MP-IgM高于CPIS<6分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IS≥6分组、CPIS<6分组患儿BALF中MP-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P患儿血清MP-IgM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BALF中MP-DNA定量不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作者:章伟;王云霞;李贺;谷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2013年—2016年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共12886次输血治疗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886次输血治疗中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7次,发生率为0.52%,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44次、占65.7%,过敏反应21次、占31.3%,循环超负荷2次、占0.30%;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60%,0.47%,0.41%,0%;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7%;去除或灭活白细胞后的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为主,主要由输注红细胞和血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有输血史/妊娠史呈显著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关;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高的患者可使用去除或灭活白细胞的血液制品以保障输血安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异体输血,推广自体输血,可大大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梅;张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吻合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完成的60例开腹毕Ⅰ吻合及65例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应用三角吻合技术吻合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手术的近期疗效.结果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技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易于掌握,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马红钦;王骥;赵文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造瘘手术,按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措施干预,观察组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再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明显更低,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对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凤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诊手术患者优化护理流程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运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而观察组则运用优化护理流程,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病情掌握率均较高,且护理差错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2组的治疗、静脉用药、静脉采血、心电监护、 分诊评估以及接收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急诊手术患者优化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彭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MRI检测方法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不同MRI检测方法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MRI扫描,并将不同检测方法结果与病理结果做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 45例患者中30例病理证实有深肌层浸润,15例无肌层浸润,5种MRI图像检测结果中,T2WI+DWI的检测结果佳,准确性为95.56%,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93.33%.结论 T2WI+DWI的融合图像检测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陈俊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宫角妊娠合并对侧输卵管妊娠1例抢救体会

    异位妊娠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急腹症, 被妇产科医生普遍重视.输卵管妊娠作为一种常见的异位妊娠,往往在早期就能及时得到诊治; 而宫角妊娠作为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因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而极易被延误诊治,子宫破裂、大出血为其严重后果. 虽然两者都分别有较多报道,但两者同时发生的病例少见. 现将我院2015年9月收治的1例宫角妊娠合并对侧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抢救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王琴;何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肌生化指标监测对儿童重症肺炎的预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肌生化指标早期监测对于儿童重症肺炎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50例进行研究,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幼儿3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心肌生化指标和预测准确率.结果 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GOT、LDH、CK、HBOH、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组GOT、LDH、CK、HBOH、CK-MB水平高于轻症肺炎组(P<0.05).结论 对儿童重症肺炎患儿予以早期检测心肌酶谱,对cTnT、cTnI水平进行动态复查,有利于对此类患者的及早诊治和预后评估.

    作者:郭玉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翼状胬肉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0.5%(P<0.05).结论 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可以在大程度上改善散光度.

    作者:彭招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目的 分析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对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睾丸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0例为单侧睾丸病变,1例为双侧睾丸病变,CT表现肿块边缘基本清楚,平扫密度相对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MRI表现T1WI呈较均匀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其中1例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有轻中度均匀强化.11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及精索受累,2例肿瘤浸润附睾,2例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论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雷杜晶;余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胎儿胸腔积液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胎儿胸腔积液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出胎儿胸腔积液的2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超声图像特征,统计胎儿胸腔积液检出时间、胸腔积液部位以及超声图像异常情况,随访了解胎儿预后.结果 中孕期检出胎儿胸腔积液的概率大于中早孕期和晚孕期,双侧胸腔积液概率大于左侧和右侧胸腔积液,合并1种或多种其他异常概率大于单纯胸腔积液概率.10例单纯胸腔积液胎儿中1例胎死宫内,18例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中5例胎死宫内.结论 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查出胎儿是否存在胸腔积液,为后续诊疗提供指导.

    作者:徐士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在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反复化疗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mCRC)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30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检测结果,与3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并于化疗4周期后复查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mCRC患者中化疗有效组化疗后外周血中B细胞、CD4+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同组化疗前水平(11.2%±0.98%vs 6.7%±1.05%,P<0.05;30%±2.01%vs 26%±2.02,P<0.05;10%±1.02%vs 8.9%±0.72%,P<0.05;1.2±0.03 vs 0.9±0.06,P<0.05),而化疗无效组化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组外周血中B细胞、CD4+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0.01%vs 15%±1.10%,P<0.05;8%±0.03%vs 37%±2.10%,P<0.05;4.4%±0.12%vs 25%±1.80%,P<0.05;0.44±0.01 vs 1.23±0.02,P<0.05).结论 NK细胞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价结肠癌化疗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亚荣;贾军梅;李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