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辉;杨辅宝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运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而观察组则运用优化护理流程,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病情掌握率均较高,且护理差错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2组的治疗、静脉用药、静脉采血、心电监护、 分诊评估以及接收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急诊手术患者优化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彭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哮喘患儿128例,随机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患儿咳嗽、气促、喘憋、肺部哮鸣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个月内复发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酮替芬能促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尽快改善,降低疾病复发率,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加大,值得推广.
作者:韦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反复化疗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mCRC)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30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检测结果,与3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并于化疗4周期后复查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mCRC患者中化疗有效组化疗后外周血中B细胞、CD4+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同组化疗前水平(11.2%±0.98%vs 6.7%±1.05%,P<0.05;30%±2.01%vs 26%±2.02,P<0.05;10%±1.02%vs 8.9%±0.72%,P<0.05;1.2±0.03 vs 0.9±0.06,P<0.05),而化疗无效组化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组外周血中B细胞、CD4+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4%±0.01%vs 15%±1.10%,P<0.05;8%±0.03%vs 37%±2.10%,P<0.05;4.4%±0.12%vs 25%±1.80%,P<0.05;0.44±0.01 vs 1.23±0.02,P<0.05).结论 NK细胞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价结肠癌化疗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亚荣;贾军梅;李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造瘘手术,按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措施干预,观察组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全面评估,再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明显更低,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直肠癌结肠造瘘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对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凤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城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例)和观察组(n=7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等基础性干预+血糖监测+口服降糖药(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BG、2 hPG和HbAlc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社区糖尿病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平稳调控血糖,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徐施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4年3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335例牙体牙髓病患者(患牙335颗),所有患牙都进行根管填充治疗.根据根管填充程度的不同分为欠充组95例(95颗),适充组124例(124颗),超充组116例(116颗),对3组患者疗效及疼痛程度进行观察.结果 欠充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95%,适充组为95.97%,超充组为84.48%,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7 d时,适充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超充组与欠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体牙髓病患者接受适填充根管治疗效果佳,可降低治疗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家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抽查我院2016年3月—6月90例体检志愿人群,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不同采集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不同采集部位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血小板12 h、5 min时间点的检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血部位的血小板、 血红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等指标水平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标本保存温度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影响血常规检测的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应严格控制检验质量,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卫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引发心肌损伤,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导致的一组综合征,该病起病较急,病死率较高[1]. 近年来我国CHF患者越来越多,相关调查研究显示:2003年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已高达0.9%[2],CHF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贾亚婧;蔡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损伤行关节镜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关节镜治疗的69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予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贵;叶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小肠肿瘤的X线造影表现.方法 总结分析X线造影发现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4例小肠肿瘤.结果 34例小肠肿瘤中,原发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10例,转移瘤5例,不确定1例;恶性肿瘤中,淋巴瘤8例,间质瘤6例,小肠癌4例;良性肿瘤中,腺瘤6例,平滑肌瘤2例,脂肪瘤1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 小肠肿瘤中恶性较良性多,恶性肿瘤中淋巴瘤、间质瘤相对较多,良性肿瘤中腺瘤多.
作者:王建辉;曲智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患者手指末梢血,选择快速血糖仪及时进行血糖测定;并采集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1 h内测定血糖水平.结果快速血糖仪的血糖检测值为(10.04±3.23)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值为(10.91±3.81)mmol/L,两种检测方法血糖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检测结果与生化分析仪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快速血糖检测仪的操作却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体积小,容易携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家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近年来儿童保健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儿童保健意识,流动性儿童保健水平相对较低,不够重视儿童的行为、精神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关注,增强对基层地区儿童保健的投资建设力度,将儿童保健服务作为目标,进行多方位、高质量的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作者:刘小玲;刘志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36例哮喘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68例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68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力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哮喘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的疗效明显,刺激性小、用药方便,缩短了患儿的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荣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3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92例大量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抚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对比海马戟胶囊及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以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75例与治疗组(给以海马巴戟胶囊治疗)75例,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后,2组精液参数各项指标均比给药前显著改善(P<0.05);2组PR级精子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精子浓度、精液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特发性少弱精症,采用海马巴戟胶囊及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提高精子密度和精液量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作者:陈永艳;杜生荣;林峰;康跃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不同MRI检测方法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MRI扫描,并将不同检测方法结果与病理结果做对比,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 45例患者中30例病理证实有深肌层浸润,15例无肌层浸润,5种MRI图像检测结果中,T2WI+DWI的检测结果佳,准确性为95.56%,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93.33%.结论 T2WI+DWI的融合图像检测在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中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陈俊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及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住院且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16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阴道试产71例为A组,选择再次剖宫产分娩93例为B组;另选取同期初产阴道分娩8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3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A组阴道试产成功率77.46%,C组为88.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阴道助产率9.86%,C组为1.25%,A组明显高于C组(P<0.05);A组试产成功产妇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B组(P<0.01);A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3%,B组为15.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不能作为剖宫产的必然适应证,在严格控制产妇适应证的基础上,应优先选择经阴道自然分娩.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盐城市某高职大一学生蠕形螨感染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3月—6月,使用挤压涂片法和透明胶带法对2015级大一学生进行面部蠕形螨取样,进行蠕形螨观察和统计分析.调查学生人数为368人,男生206人,女生162人.资料分析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检验学生蠕形螨感染的性别差异;另外以皮尔森积差相关探讨年龄、锻炼年龄、每周锻炼时数与蠕形螨感染的关系.结果 男性学生在总量表中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次量表中的卫生习惯显著高于女生(P<0.05);但在健康观念、健康责任、锻炼、营养及压力处理的次量表无性别差异.学生年龄、锻炼年龄与蠕形螨感染皆无相关性(P>0.05).结论 整体而言,男性学生的蠕形螨感染情况优于女生;而学生的年龄、锻炼年龄与整体蠕形螨感染无关,但每周锻炼锻炼时数越长,健康责任则随之增加.
作者:王桢鉴;孙金霞;卢旺;徐冰;杜浩楠;惠梦梦;滕飞翔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DNA(MP-DNA)及血清MP-IgM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MPP并行肺泡灌洗术的患儿69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当天对患儿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收集研究对象的BALF、血清,免疫荧光定量测定BALF中MP-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MP-IgM.结果CPIS≥6分组患儿血清MP-IgM高于CPIS<6分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IS≥6分组、CPIS<6分组患儿BALF中MP-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P患儿血清MP-IgM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BALF中MP-DNA定量不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作者:章伟;王云霞;李贺;谷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胆囊大部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治疗体会.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100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其中93例行胆囊全切除术,7例给予腹腔镜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对该7例腹腔镜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20±9)min,平均出血量(110±8)mL,平均住院时间7 d;无中转开腹,无胆管损伤及术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腹腔镜急性胆囊炎术中运用,可减少术中胆管损伤发生率,降低中转开腹比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志勇;许泽锋;曹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